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查塔姆宫-Chatham House)的中国能源政策专家菲利普·安德鲁斯-斯皮德(Philip Andrews-Speed)在接受俄罗斯《生意人报》记者亚历山大·加布耶夫专访时表示,中国与俄罗斯签署能源合作合同后占有优势地位。以下为采访全文:
问:为什么莫斯科和北京那么久时间内未能就铺设直通的石油天然气管道达成一致?
答:这有两个原因。首先,这与弗拉基米尔·普京上台导致2000年之后俄罗斯能源战略的改变有关。政权更替后放弃了叶利钦时代的观点。最重要的因素包括提高国家对能源资源和能源公司的控制,以及必须由天然气工业公司参与所有天然气出口业务的规定。北京和莫斯科之所以进行长期谈判的第二个原因是价格分歧。
问:为什么俄罗斯石油公司和中石油2008年能够这么快就商定建设石油管道?这是经济金融危机的影响吗?
答:我不认为整个过程能够称作快。谈判过程总是被拖延,特别是俄罗斯方面,包括建设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和中国支线期间。俄罗斯最终决定完成项目的的确确可能与经济危机期间俄罗斯公司需要资金有关。
问:在莫斯科同北京就石油和天然气价格进行争论的时候,中国建成了从土库曼斯坦经整个中亚的天然气管道,并签署了采购液化天然气的合同。这些行动能否影响中国准备向俄罗斯支付的天然气价格?
答:就像同签署石油合同一样,俄罗斯就与中国签署供气合同的问题长期犹豫不决,这促使北京决定寻找替代方案。因此出现了管道项目和液化气供应。目前中国不仅以交易所价格购买液化气,还以比天然气工业公司的愿望更低的价格购买土库曼斯坦天然气。俄罗斯未来应该吸取教训:买家比卖家对价格有更大的影响力。中国的选择比俄罗斯多得多。
问:中国在同俄罗斯谈判时有对能源安全的考量?北京是否认为陆地管道比海上运输更加安全?
答:陆地管道保证中国拥有海上运输通道之外的石油天然气运输线路,并有助于其进口来源多元化。从俄罗斯到中国的油气管道不会经过第三国,这同中土天然气管道不同,也不会经过不稳定的新疆地区。尽管很多情况取决于西线天然气管道如何铺设。当然,我认为,这一决定存在一些负面的因素。炸毁管道比封锁海上路线更加容易,而俄罗斯,按照其在欧洲市场的行为,并不是世界上最可靠的能源供应国。尽管从整体上这些管道,毫无疑问,将提高中国在天然气进口方面的能源安全。
问:考虑到俄罗斯同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天然气战争,北京是否认为天然气工业公司是可靠的供应商?
答:中国很早之前就知道俄罗斯作为供应国的不可靠。在很大程度上这与莫斯科在石油天然气管道谈判期间立场先后不一有关。中国也非常明确告诉俄罗斯方面,希望避免将蒙古作为过境运输国。我相信,中国将努力限制对俄罗斯的依赖,并努力寻找尽可能多的替代性天然气供应商。
问:中国天然气市场的发展前景如何?如果有那么多的供应商,是否还有天然气工业公司的位置?
答:中国政府在其最新的预测中表示,2015年中国的天然气消费量将达到2600亿立方米,比2011年翻一番。从另一方面,所有向中国出口天然气的供应商都面临实际销量低于预期的风险。从长期前景看,中国能够接受任何数量的天然气。但在中期前景,天然气的供应量可能超过中国的实际需求。其原因在于缺乏已有的天然气分配网络和天然气消费基础设施,中国的天然气行业存在大量类似矛盾。如果中国开始顺利开采大量非传统的天然气矿藏,对于供应商来说,这一问题可能还加剧。
问:除了建设通往中国的管道,为了开发西伯利亚和远东的天然气田,俄罗斯是否还有其他选择?
答:是的。建设液化天然气工厂使俄罗斯拥有更大的灵活性,并能够降低对中国的依赖。建设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管道的出海口也起到这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