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德伟的“丰功伟绩”让壳牌董事会对其恋恋不舍,但两年后功臣范德伟终将离开壳牌。种种迹象表明,执掌着天然气和电力业务的琳达·库克极有可能成为范德伟的接班人。
2007年4月26日,荷兰皇家壳牌公司
CEO范德伟表示:“壳牌的下任首席执行官将在公司内部选择,而且我的接班人很有可能是一位女性。”
把壳牌带上快速发展之路的范德伟本打算于2008年6月自己60岁时卸任,但壳牌对这位功臣始终恋恋不舍并一再挽留。2007年3月,壳牌公司表示,范德伟已经与董事会达成共识,他的任期将比原计划延长一年,范德伟“职务交接的合适时间”被延长至2009年6月。
为了表示对范德伟的重视,壳牌董事会曾明确表示,范德伟在任期间,不会宣布继任者的正式人选。但范德伟最近的暗示透露壳牌将迎来有史以来大型国际石油公司的首位女性CEO,而现任壳牌执行董事的琳达·库克将很有可能成为这一人选。
解决储量丑闻危机
范德伟于2004年3月接替菲利普·沃茨担任壳牌皇家荷兰石油公司董事长。当时,公司正处于虚报能源储量丑闻的包围之中。范德伟首先必须解决这次储量虚报丑闻危机。
2004年1月9日,壳牌出人意料地宣布油气储备量降级:将39亿桶油当量的原油和天然气液体产物储备的等级,由“确定”降为“可能”或其他更不确定的等级;将原先已被错误地归为“已探明”类的27亿桶石油和12亿桶天然气,重新划归为“未探明”类或“具有开采前景”类。据分析师测算,壳牌储备量一降级,其已探明油气储量的使用期将减少3年达到刚满10年,大大低于其两家最直接的竞争对手BP与埃克森美孚。后两家石油公司的油气储量使用年限均超过了13.5年。
消息一宣布,壳牌立刻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司法及证券监管部门纷纷介入调查,投资者信心被严重挫伤,公司的市场信誉遭到损害。消息宣布当天,壳牌股价便急跌7%,其市场价值骤减了30亿美元,对整个石油产业类的股票也产生了影响。虚报储量的丑闻导致包括壳牌前董事长沃茨在内的三名公司最高层主管辞职。最严重的后果是,壳牌在英国和欧洲大陆有20%的员工离职。
范德伟意识到,要让壳牌走出丑闻阴霾,并购更多的油气项目可能是最好的选择。因此,上游勘探领域被他定位为壳牌最重要的投资部分。
范德伟提出“更多的上游,更赢利的下游”的口号,被壳牌奉为赚钱魔咒。他实施了“大猫”计划,花费15亿美元用于勘探支出。据苏格兰能源咨询公司统计,这个数字是上游勘探领域业内投资的最高水平。为了应对加大勘探力度带来的更高的花销,范德伟曾计划在2006年卖掉价值150亿美元的资产,目前公司已经出售其在法国和美国的一些炼油厂。此外,范德伟还将向生产部门投入105亿美元。
壳牌探寻石油的身影已经遍布全球各地,一举获得了在叙利亚和澳大利亚的几笔勘探权的大宗交易。据悉,到2015年,壳牌将拥有10个这样的大项目,其中将包括一些“非传统石油”的开发项目。
合并双董事会
储量危机发生以来,许多投资者开始向壳牌复杂的公司结构发难,壳牌古老而沉重的外壳也开始被撼动。
壳牌成立于1897年,它的两个母公司分别是荷兰海牙的皇家荷兰石油公司和英国伦敦的壳牌运输公司,其中前者持有壳牌60%的股权,后者持有40%。两家公司彼此独立,分别在荷兰和英国挂牌上市,可以互相购买对方的股票,拥有各自独立的董事会。
在资产管理公司管理总监艾瑞克·拉埃特和大多数壳牌投资者看来,“壳牌危机的发生,可能与公司荷兰、英国双重所有权有关。这种复杂性结构诱发官僚惰性,造成模糊不清的责任界限”。范德伟则成为响应股东呼声并敢于重组壳牌的第一人。
在投资者的强大压力和范德伟的推动下,壳牌集团2004年10月开始计划将公司转变为单董事会治理架构,由同一个董事会和首席执行官管理。通过雇佣专门的金融机构,范德伟最终实现了两家公司原有资产的分离和最后的合并。2005年7月20日,在两大母公司董事会合并方案获得通过后,荷兰皇家和壳牌运输实现统一。新公司命名为荷兰皇家壳牌有限公司,合并后的公司在英国成立,而总部设在荷兰海牙,从而结束了壳牌具有98年历史的“双董事会”二元化结构。范德伟表示,新结构将具备更大的问责制,以保障不会发生审计问题,而且新结构“更能以业绩为导向”,更富有竞争力。
公司合并后,范德伟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功臣”被任命为首任CEO。但这位在外界看来不愠不火的“守护者”的改革步伐才刚刚开始。
走马上任后,范德伟便开始大刀阔斧地简化公司组织架构,这一组织架构被认为是导致公司这些年来业绩下降的主要因素。简化后的公司架构呈流线型,可以让决策制定机制更顺畅,也对公司未来承担更多的并购项目颇有好处。
但对已经走过一个世纪的壳牌,接受新的组织架构和因此而改变的企业文化谈何容易,公司员工充满了疑惑和压力。范德伟意识到,让员工适应转变才可能实现壳牌真正的转变。因此,他提出“企业第一”的计划。这个计划鼓励员工们在工作时不仅仅只考虑自己所辖的领域,也开始思考自己的工作如何影响公司的其他领域或其他业务。这一计划也呼吁领导层开始审视自己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职责。为了帮助员工们重拾自信,壳牌做了很多看似琐碎的工作—发送电子邮件卡片,播放网站视频,召开远程电信会议等。通过这些方式,员工们开始有机会随时与高级领导者保持沟通。
分析师认为,公司合并是壳牌为在金融市场恢复元气所做出的重大举动,新的公司结构将更有效率。公司合并后,壳牌褪去原本沉重的外壳,以更轻盈的方式迅速开始了在全球石油领域大踏步的发展。2005年,壳牌的总利润达到129.3亿英镑,比2004年的99.3亿英镑增加了近三分之一,创下了英国上市公司历来利润的最高纪录。2006年8月,壳牌以约1912亿欧元市值超过BP,成为欧洲市值最高的石油公司。
而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更是成为壳牌打翻身仗的好地方,在中国石油的产业链条上到处可以见到壳牌巨大的身影。壳牌参与的长北天然气田开发项目、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杭州天然气管网合同、吉林油页岩资源开发以及在江苏和四川等地控股建设加油站等许多大型石油项目都得到了大力的推进。在2007年的第一个工作报告中,范德伟更是确立了中国在壳牌全球下游业务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女性接班人?
简单的公司机制、众多的油田项目和优化的内部管理体系,这些都是范德伟留给其继任者的宝贵财富。
壳牌董事会曾表示,从壳牌内部选出下一任CEO,将会更加符合壳牌自身的文化,更利于壳牌未来的发展。而将极有可能成为国际石油公司第一位女性CEO的琳达·库克,是否带着壳牌的文化符号,符合壳牌的未来发展呢?
1980年,库克在堪萨斯州立大学获得了石油工程学位后加入了壳牌石油公司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一直在壳牌服务至今。虽然期间库克曾短暂离开壳牌到其他公司担任董事,但她始终没有离开石油行业,最终重新回到壳牌的怀抱。
2004年被任命为壳牌执行董事的库克,曾经负责壳牌再生能源公司、壳牌氢公司以及壳牌全球解决方案和研究中心的工作。2003年开始,库克一直是壳牌加拿大分公司的总裁、首席执行官和董事会成员,她在壳牌的经历还包括在壳牌勘探与生产公司全球执行委员会担任董事。
现在,作为壳牌公司价值165亿美元的天然气和电力业务的领军人物,库克管理着这家石油公司增长最快的一块业务。2002年被美国《财富》杂志评选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50位女性之一时,做技术出身的库克说:“我热爱能源行业,因为从事这个行业需要技术上的素养,也需要政治上的技巧,这让我感到兴奋。”
库克的职位离壳牌CEO只有一步之遥。业界认为,她继任壳牌CEO的主要竞争者是壳牌勘探和生产业务主管马博德。这两年来,各大石油公司都到了走马换帅的这个坎上,而BP、道达尔的继任者都主管勘探和生产业务。但显然,日前范德伟“继任者很有可能是一位女性”的表示增加了库克的胜算。
链接
范德伟1971年加入壳牌,曾担任壳牌英国液化气营销经理,壳牌荷兰帕尼斯炼油厂经理,壳牌国际非洲地区协调官、加拿大联络官,壳牌荷兰执行董事,美国壳牌化工总裁和首席执行官等职务。1997年,他开始担任皇家荷兰壳牌执行董事。2000年7月,范德伟成为壳牌总裁。2005年,范德伟担任壳牌实行单一董事会体系以来的首位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