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还不能让伊朗放弃核计划,那么,美国人就真的要“掐死”伊朗了!?
2011年12月31日奥巴马一改以往在签署《国防授权法》时的彷徨和焦虑,果断地签署了《2012年度国防授权法》。其中,第1245款就是针对伊朗核危机的。它规定,外国金融机构如故意帮助伊朗中央银行或被美国财政部列入名单的伊朗金融机构从事大宗金融交易,它们将可能被断绝与美国金融体系的直接业务。并在附录中详细规定了该条款的执行条件。
美国意图控制国际石油配额
看似仅是针对伊朗银行等金融机构和与其进行交易的他国银行或金融机构进行的制裁,实际上却是在借用伊朗核危机,使用美国二战后构建并逐步完善起来的全球金融交易、结算、电子信息传输体系等为筹码绑架全球,在强化了对伊制裁联盟的同时,也强化了其在石油市场上的话语权。
如果对第1245款附录的“对购买与石油相关产品实行制裁”一项做个精简解释,那就是,只要其他产油国的原油及其产品能够大部分替代了伊朗的市场份额,就开始对伊朗的银行等金融系统实施制裁。届时,距伊朗被“掐死”的大限也就不远了。所以,就有了笔者为本报连续撰写的评论,《别把伊朗核危机当太大的事》所展示的,国际油价对伊朗威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以及在该海峡连续军演的漠视,以及《别把伊朗核危机不当一回事》所展示的,美国通过其国内政策的调整,完成着将其国内危机转嫁、国际资本流向疏导、通货膨胀控制以及天然气产业结构调整等国内问题的高效外展。
尽管伊朗石油部副部长马哈茂德·莫哈德2月12日宣布,伊朗日前发现了一个拥有可观石油储量的大型油田,但即使再缺能源的国家也不得不考虑进入伊朗市场将面临的风险。
随着奥巴马启动对伊朗金融制裁第一个时间窗口的临近,韩国代表团近日到访美国寻求豁免。没想到,为了达成“掐死”伊朗的终极目标,美国居然以牺牲美元“尊严”,容忍韩国国有银行与伊朗中央银行以韩元在非石油领域进行交易为条件,换取韩国分阶段减少从伊朗进口原油。而欧洲苦主希腊也似乎得到了救命稻草。其石油部发言人2月24日称,鉴于利比亚石油产量正逐步恢复到内战前的水平,利比亚可以填补因欧盟对伊朗实施石油禁运而给希腊造成的供应缺口。
随着制裁的升级,美国开始收割《2012年度国防授权法》的政策红利了。通过升级,一方面,使伊朗大大减少了官方的石油买量。另一方面,通过疏导国际资本大量流入石油期货及其衍生品市场,抬高油价,以刺激和鼓励有富余产能的产油国进场填补伊朗的市场份额,进而彻底改变全球石油市场的供给结构,进而昭告天下:美国,才是国际石油市场份额配给的真正决定者。
随着制裁的深入,伊朗为了维系其国内社会的稳定,而不得不低价甚至是走私出口原油。而原伊朗石油的买家,也会因惧怕遭到美国金融制裁的惩罚,而被迫缩减或停止采购伊朗的石油,进而转向其他海湾产油国,并用不会对美国消费者产生任何影响的、含有更高亚洲溢价的价格完成交易。而其他产油国看似获得了部分伊朗的国际石油市场份额,但中短期油气的超强度开采和资源的异常灭失,将削减其长久的资源优势和竞争力。即使是在伊朗核危机中能以高价从亚洲消费者身上谋得暴利,但长期贬值的美元也依然会以石油美元的形式被美国洗劫。
这一精算结果其实早就被美国智库反复推演过。上世纪9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对伊拉克进行制裁时,就迫使萨达姆以每桶8美元的超低价格走私出口伊拉克的原油,用以维系统治的稳定。而参与走私的、最终获得实物原油的几乎都是美欧金融财团、石油公司的关联方。所以,今天,无非是轻车熟路再玩一趟罢了。国际石油市场不会缺少一滴油,只是伊朗将失去现有国际石油市场的地位,其他海湾产油国将替代部分伊朗的市场份额。而亚洲石油消费者,甚至是欧洲的消费者都将因此付出更高的石油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