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用电量、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等月度先行数据透露中国经济减速的态势仍在延续。过去几个月,“稳增长”即“稳投资”的相关措施不断推出,却因为资金难以到位而变得可望不可及。这不仅拉长了制造业的去库存周期,也让乐观者们关于经济复苏的论断再次落空。
实际上,先期已经公布的8月数据让宏观经济趋势的一只靴子落地,众多研究机构纷纷开始下调对中国经济未来的预期,多数接受本报采访的经济学家表示,中国经济走出“L”形的可能性正在逐步加大。
七上八下的PMI
对于本身已经水深火热的钢材市场,传统的“金九”行情去年没有出现,今年同样没有。
更让人心寒的是,9月第一周钢价又开始加速下跌,以150唐山方坯为例,据兰格钢铁研究中心市场监测,9月初唐山钢坯因需求不足以及钢坯厂商恐慌性抛货,日跌幅70~100元/t,周跌幅甚至达到了220元/t。而该钢坯在8月底的时候周跌幅为60元/t。
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调查数据显示,近900家钢铁贸易企业中,有63%的企业看跌9月市场。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国清预计,9月份难以出现传统“金九银十”钢价持续回升的好行情。“我们不需要关注是否有金九银十,那只是过去的预期或期盼。”河南天地大龙钢铁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冯林海对传统的需求旺季彻底失望。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1-7月,会员钢铁企业盈亏相抵实现利润仅有7亿元,亏损面高达33.8%,扣除投资收益,全行业主营业务整体处于净亏损状态。
工信部9月3日发布的《2012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上半年报告》称,预计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钢铁行业将继续维持这种微利运行态势,钢铁企业可能要勒紧裤腰带过一段苦日子。
同时,该报告还指出,除钢铁行业外,受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萎缩等因素影响,有色、建材和化工在内的原材料工业生产形势低迷,产能过剩问题凸显,部分行业处在行业性整体亏损边缘;而受设备投资周期和出口萎缩等因素影响,装备制造业经济运行进入前所未有的低迷状态;此外以轻纺为主的消费品工业生产形势也不乐观;电子制造业由于外需不确定性增加,生产波动较大。
目前市场关心的是,制造业的这种持续低迷的态势还将持续多久?因为制造业的库存调整直接影响着下一轮宏观经济的企稳回升,库存调整还需要多久?目前可以肯定的是7月份数据所显示出来的回暖迹象只是暂时的,“七上八下”已成事实,经济复苏希望落空。
9月1日公布的8月份中国物流与采购联系会制造业PMI指数(下称中采PMI)陡降至49.2,较7月份大幅下滑0.9个百分点,今年以来首次低于荣枯警戒线。9月3日公布的汇丰PMI数据加剧了市场对制造业下滑幅度的担忧,汇丰8月PMI下降至47.6,是41个月以来新低。
根据以往经验,8月份通常是供需结束季节性收缩,重新进入旺季的下半年起点。从历年数据来看,除 2008年外,以往8月份PMI数据基本都出现不同幅度的回升,这次中采、汇丰PMI数据双双大幅走低,再一次打消了市场对经济快速见底企稳的期盼。
从库存方面看,数据显示产成品库存在8月有小幅反弹,但仍在50%的临界点之下,反映工业企业库存的减少,去库存过程还在持续,但节奏略显放缓。第一创业宏观分析师王皓宇指出,8月份产成品库存指数重新上升0.2个百分点,显示实体经济需求仍十分疲软。中采和汇丰PMI指数均显示出企业在面临订单减少、库存居高不下的情况下,进行产能的收缩。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也表示,8月PMI指数清晰展现了此前“口惠而实不至”式的信心鼓舞政策拉长了去库存周期:因被鼓舞了信心,以为需求会好转,增加产量;事实却是,需求没想的好,结果产成品库存攀升,导致去库存缓慢。“与其如此,还不如告诉企业:现在就是冬天。企业就会果断斩仓,尽快完成去库存过程,经济由此将进入新一轮回升期。”鲁政委说。
不过企业家也正在意识到这一点。“当前现实的情况是"伟大的产能、惨淡的市场、微薄的利润",幻想靠地方政府投资来拉动需求是不现实的。”冯林海表示,断臂求生正在成为他们的唯一选择。
再推迟
除了PMI释放的消极信号,另外一个被经济学家极为看重的先行指标发电量数据也不理想。
电监会9月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月发电量、日均发电量、日最大负荷、日均最大负荷,较7月份环比均有所下降。而且值得注意的是,8月通常还被认为是传统的用电旺季。
在一片萧条的环境中,如果要寻求市场的积极信号,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注意到发改委9月5日下午连发批文,批准全国多个城市共计25个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规划,除两个项目未公布投资额,其余23个项目总投资额超8400亿元。
“近期城轨项目审批数量堪比2009年初政府出台人民币4万亿元刺激方案时的情况,当时有23个城轨项目获批。这则消息显示出财政政策的放松步伐已经加快。”他说。
此外,他还观察到,在9月7日召开的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围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持续发展”主题发表主旨演讲,阐述在当前稳增长、促复苏背景下,中方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看法和主张,介绍中国经济形势及经济政策。对此,张智威表示,未来的1~2个月,基建投资的速度将开始加快,而目前批下来的地铁项目会在四季度开工,那么到明年基础建设投资的效果会更加明显,所以经济调整离底部不会太远,预计2013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长应该还是在8%以上。
不过目前的问题在于,投资资金如何保证,资金能否到位将继续制约投资回升。此前5、6月份也是大批基础建设项目上马,但是经济并没有如预期般的复苏。
瑞银证券在9月7日的一份研报中表示:“真正令我们感到意外的是,在5、6月政策看似集中发力之后,过去两个月里政策力度又有所减弱,迟迟未能出台实质性的措施,而中长期投资项目的资金支持并未到位。尽管基建投资增速回升,但回升势头并不很强,虽然银行新增贷款基本按照全年8万~8.5万亿的计划投放,但中长期贷款份额始终未能上升。尽管地方政府非常迫切地想要增加投资,但并没能得到来自中央政府和银行贷款的一致支持。”
为此,瑞银证券在9月7日下调了对中国经济预测的多项指标,将2012、2013年中国GDP增长预测分别从8%和8.3%下调至7.5%和 7.8%,以及将三季度和四季度GDP同比增长预测分别从8%和8.1%下调至7.3%和7%。
此前,诸多其他券商也纷纷下调对中国未来经济的预期,主要原因在于政策力度弱于预期以及出口需求持续下滑。瑞银认为,未来几个月里政策不会发生显著的改变,但现有政策的执行力度应该得到加强,包括增加对政府基建投资的资金支持等。在房地产建设活动企稳并小幅反弹的推动下,并随着去库存结束,预计经济增长将在今年四季度初步呈现复苏的迹象,并且复苏势头将在明年二季度进一步增强。
不过即便如此,市场比较一致的观点也认为,此次复苏也将是短周期的复苏,也就说短期内,稳增长政策和存货周期还是能够帮助经济增长实现周期性反弹,不过,考虑包括人口红利等其他诸多因素,中国经济走出“L”形的可能性正在逐步加大。“中国的潜在增长率确实可能没有比现在7%~8%的区间高多少,而且我们预计潜在增长率将在2015年以后逐渐放缓至6%-7%。”瑞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