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所悄然启动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项目中的超导导体生产线建设工程。这意味着,我国正式启动参与“人造太阳”计划的协议任务。
超导导体生产线工程的开工典礼,日前在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所热核聚变国际实验区举行。中科院一位专家向记者介绍,被比作“人造太阳”计划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是当今世界科
技界为解决人类未来能源问题而开展的重大国际合作计划。该计划的目的是,采用类似太阳发光发热的原理,使氘、氚在极高温条件下发生聚变反应产生巨大能量,从而为人类未来利用可持久发展的洁净能源作出科学探索。
据介绍,在高压高温下,太阳从里面到表面都在发生聚变反应,正是这些聚变反应释放出大量能量,使太阳上亿年源源不断发出光和热。然而,太阳上的聚变反应是不可控的。为了让这种能量为人类所用,需要将能量释放过程变成一个稳定、持续并且可控制的过程,“人造太阳”计划研究的就是这些课题。
“人造太阳”计划是中国迄今为止参加的最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由欧盟、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和印度七方签署的ITER条约已于2007年10月24日正式生效,中国承担了ITER国际组的20项协议任务,其中,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所主持承担超导接头、校正场线圈、超导导体等部分的研制和加工生产。已经开工建设的“人造太阳”计划超导导体生产线工程项目是所有加工任务中最重要的部分。
据悉,超导导体生产线工程在热核聚变国际实验区内建设,生产线长约1公里,项目总投资规模预计约1000万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