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宣布了15亿人民币进军PE市场之后,身为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电”)旗下的直投机构,长电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电创新投”)的一举一动颇受关注。
一位知情人士则向记者透露,“首期启动资金为15亿,但长电的计划是至少拿出50亿来作PE。”
在此之前的长电2008年度工作会议上,其总经理张诚明确提出,“今年要力争完成湖北能源集团改制上市。”
2007年4月,长电斥资31亿元,收购湖北能源45%的股权。据知情人士估计,湖北能源2008利润预计可达6亿-7亿元,如若今年顺利上市,按20倍的市盈率计算,长电的投资将增值一倍。
这只是长电资本运作的一单个案。
自2004年以来,长电屡屡出手股权投资,其2007年中报显示,2007年上半年33亿利润总额中投资收益就达到13.5亿。
正在积极调兵遣将的长电创新投也同样面临国有PE的困惑:如何在激励机制上靠近行业规则,且仅能达成央企圈内的平衡点。
长电PE之路
“长电投资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将担任新公司老总,主要班底以长电内部人力为主,同时也在考虑对外引进一些专业人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去年年中,长电设立了由公司董事长李永安为组长的战略投资领导小组,该小组下属机构为投资管理办公室,主要任务即是负责长电股权投资运作事宜。“在这之前,长电的对外投资主要由资本运作部负责进行,但考虑到要加强对股权投资专业性,因此专门成立了投资管理办公室。从那时起,长电就已开始谋划成立专业的PE机构。”这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事实上,在正式成立PE之前,长电在股权投资运作上就已经有颇多斩获。
2004年,长电成为建设银行发起人,以20亿元持有其20亿股。随着建设银行2005年登陆香港股市,长电获得超过50亿投资收益。
2006年,长电又参与了中国国航及工商银行IPO前的股权投资,分别持有9800万(参股价格不详,但肯定低于2.8元公开发行价)及3.5亿股(参股价格为每股1.25元)。
2007年,长电还以每股9.5元的成本参与云南铜业定向增发,获得2000万股。
截至2008年3月20日,上述几家公司在A股的股价分别为建设银行6.82元,中国国航15.94元,工商银行5.64元及云南铜业36.1元。
根据记者粗略计算,上述几项投资的总额约为26亿,而收益则超过100亿,平均投资增值3-4倍。
另一方面,长电对与其主业相关的电力企业投资则有更大的手笔。
除上文提到的31亿投资湖北能源集团外,2006年10月,长江电力以10亿元收购广州控股11.189%的股权(约合每股4.6元);
2007年6月15日,又以7亿元收购上海电力10%股份(约合每股4.5元);同年12月再以28.5亿元投资参股皖能集团,获得其约34%的股权。由此,长电分别成为上述四家地方电力集团的第二大股东。
截至2008年3月20日,广州控股与上海电力股价分别报收于11.35元及8.48元,平均投资增值1倍多。
“这些年长电在投资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但毕竟还不够专业化,此次成立的长电创新投资将主要瞄准对非电力行业进行财务投资,而对电力行业的战略投资还是放在公司总部。”上述长电内部人士说。
新成立的长电创新投资主要投资目标设定为传统领域的成熟产业,包括计划进行重组的国有企业、准备股份制改革的拟上市企业及快速发展的民营企业等,“我们不会做风险太大的行业,投资稳健增值是最重要的”。
长电董秘付振邦则向本报记者透露,今后长电对电力行业的投资和对非电力行业的投资比例将基本维持在70%及30%。这基本在国资委对国企向非主业领域投资的限制的范围之内。
“虽然长电创新投资已经定调为非主业投资,但为了控制投资风险,前两三单投资基本上还是考虑选择与电力行业有一定联系的领域,比如煤炭资源开发、煤化工、风机设备制造和生物质能等,务求不能失手。”上述知情人士说,“不过,等公司完全上轨道后,投资将不会局限在某个领域。”
现金流充裕下的资本再利用
对于投资收益对于长电的关键作用,其高层并不讳言。
在长电2008年工作会议上,张诚强调,“在2009年-2012年三峡没有新的机组投产、缺乏利润增长点的情况下,我们迫切需要寻找新的投资渠道和投资项目”;“稳健地开展投资业务,是为公司保持稳定的盈利水平提供有利支撑。”
而能支撑长电资本运作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其现金流相当充足。
“2004年至2006年,长江电力的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均超过50亿元,这种结构造就了长江电力典型的现金牛特质,为其开展对外投资提供了资金支持。”长江证券电力行业分析师邹振松说。
“事实上,近两年受来水不足及没有新机组投产等因素影响,长电的主营业务收入基本停滞不前,这在蓝筹股业绩大爆发的背景下显得比较尴尬,而股权投资收益则对最终业绩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比如,2006年长电的主营业务利润甚至比2005年有所下降,而长电最终通过出售部分建行股份获得的8亿利润使得总的净利润同比略有上升。”王威说。
当然,还有一个不容忽略的因素则是长电母公司三峡总公司的央企身份,这显然也为其能够在众多大项目中分得一杯羹提供了有利条件。
长电内部人士坦承,“一些大项目往往需要母公司领导出面与当地政府高层协调,这时候央企的身份确实能起到不少作用。”
央企PE的机会与考验
事实上,面对波涛汹涌的股权投资机会,有PE冲动的央企决不只长电一家。尤其是在经历了近两年的资本市场牛市之后,许多央企通过旗下的上市公司,都获得了翻番甚至翻几番的市值增长,更随着今年“大小非解禁”(暨股权分置中可以流通的法人股和国家股,经过一定禁售期之后,可以流通交易)高峰潮的接近,将会有一定规模的央企,通过二级市场的流通交易,获得更多的现金,而这些现金的去处,除用于主业投资和上下游拓展之外,很大的一个可能,就转向做投资。
“比如,创业板的推出,对所有的都是个机会,包括国有、民营和外资。”投资界人士普遍认为,央企介入PE投资领域,将会成为一种常态。
比如与长电情况类似的钢铁巨头宝钢,同样也在股权投资领域频频出手。除投资30亿获得建设银行30亿股之外,还进行了多起金融投资。
更令人惊讶的是,在太平洋保险IPO之后,宝钢集团及其关联方合计持股占中国太保总股本的20%,成为其控股股东。而中国太保IPO 也使得宝钢旗下华宝投资有限公司浮出水面。
对此,一位投资界人士认为,“对于现金流充沛的央企来说,对一些比较成熟的拟上市公司进行股权投资,一般来讲是相对比较稳健的获利方式。但由于参与IPO需要较长时间的锁定期,如果项目本身资质一般,这中间如果市场行情发生大的改变,亏本也并非不可能。比如近期在海外上市就有好几单破发的案例。”
“因此,用于做PE的投资一定要是闲置资金,如果一旦亏损将对主业产生较大影响,则要慎重考虑风险。另外,专业的团队非常重要,如果不具备足够的专业投资人才,可以考虑参股股权投资基金。”投资界人士认为。
事实上,从事实业的央企进入PE领域,所需要准备的不只是专业的投资理念,还包括要面对PE行业的管理惯例与其原有体制的冲突。
比如,在引进专业人士方面,长电创新投与到了国有PE普遍遇到的难题:一方面,按照行业的普遍规则,PE也好,VC也好,其合伙人或一定级别以上的管理者,除去年薪收入之外,按照项目的投资收益情况,能获得一定的绩效奖金,这部分奖金往往比年薪要高出许多倍,也是VC,PE人士的主要收入来源;另一方面,控制收入相对平衡,已经成为国有企业管理中的一个议题,收入差距太大,从现实操作层面来讲,似乎并不很可行;
此外,一些基金和投资公司还采用的一些做法是,合伙人或一定级别以上的管理者,可以自己投入一部分资金,或者将绩效奖金投入基金,持有基金或者投资公司的一部分股权,由此将个人与基金做更长期的利益捆绑。
“但这些做法,在国有企业机制之下,很难做到”,一位曾效力于国有PE机构的人士告诉记者。
而一些国际投行人士认为,对于央企PE来说,就当下情况而言,央企在国企改制的重组机会方面,的确是“近水楼台”,但究竟是“机会投资”、“关系网络投资”还是“价值投资”,则需要通过熊市的考验,市场的起伏和波动之后,才知真金。
“我们会更倾向于和这些央企基金合作”,一位国际PE机构的董事总经理告诉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