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双控”与能源变革
2013年“两会”能源热点的追问与思考
编者按:过去一年中,按照“稳中有进”的总基调,我国能源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能源结构调整有新进展,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有新突破,改善民生有新成效,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与此同时,我国能源事业的发展也触碰到了更多深层次的问题。在能源需求不断增加的同时,严峻的环保形势和压力也逐渐成为推动能源领域发展变革的新契机。如何顺利实现能源“双控”目标、推动能源变革,不仅是今年,而且也是今后一段时期能源工作的关键和重点。
共商国是谋发展。“双控”与变革也是今年“两会”绕不开的能源话题,我们希望通过对这一话题的追问、思考与讨论来寻找未来能源的发展脉络。
“双控”目标如何实现
2012年底,严重的雾霾天气席卷我国大部分地区。级级升高的天气预警,让人们开始反思,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对生态环境做最大限度的保护?对我国来说,这已不是治理空气污染的单一命题,还意味着转变发展方式、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性及紧迫性。在此背景下,1月23日正式发布的《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实行能源“双控”,即对能源消费总量和消费强度双控制。
“双控”政策的目的是希望依靠这种倒逼机制,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但是,在我国一次能源仍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以火电为主的能源供给方式并未改变的前提下,在这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博弈中,能源消耗能否扛住40亿吨的“红线”?今年已是“十二五”的第三年,且“双控”目标属于预期性目标,其对地方政府和各家能源企业究竟能产生多少实际的约束力?此外,总量控制目标必须分解到各级地方政府以及各行业,如何分解、怎么落实、是否定量考核……每一个环节都将涉及到中央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与企业、中央企业与中小型企业之间的博弈。
“双控”之路也许会有些艰难,它该如何继续走下去?
能源价格改革如何推动
伴随着又一轮的油价调整,还未消散的能源价改呼声再次在业内掀起波澜,也让人们对一再延迟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多了份期待。在经历了去年的阶梯电价、煤电并轨等改革之后,2013年,能源价改也必将会有新举出现。
一直以来,能源价格改革广为业界关注。改革的进展并不迅速,而问题却日益显现。上网电价无法反映燃料价格变化;成品油调价周期长且波动幅度限定较为严格,使得价格难以贴近市场行情;天然气出厂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在年初出台的《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理顺电价机制、深化油气价格改革”。而未来的能源价格改革,也必将围绕上述两项目标具体开展。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如何发挥价格在能源消费市场中的调节作用,如何根据行业属性的不同、明确各领域各环节的改革方向,又如何在现有管理体制中,剔除“重审批、轻监督”现象?在目前我国的能源禀赋和环保压力下,价格改革可以成为调节市场的新“武器”。
传统能源如何转型
在新能源发展成为趋势之际,传统能源的转型不再是口号,而是必须付诸行动的艰难过程。煤炭已由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页岩气以及各种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对煤炭也会造成巨大冲击。
就石油行业而言,按照《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在产能方面必须按照“稳定东部、加快西部、发展南方、开拓海域”的原则,围绕新油气田规模高效开发和老油气田采收率提高两条主线,降低石油的对外依存度。此外,还应该降低油品的含硫量,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雾霾事件爆发之后,根据中石化的承诺,今年底前有12家下属企业的提高脱硫装置将全部建成投产,从明年起将全面供应国四标准油品,以降低汽车尾气中的颗粒物。期待这样的承诺早日成为现实。
对煤炭行业来说,按照《煤炭产业政策》中的要求,应该在“控制东部、稳定中部、发展西部”的全国布局之下,安全高效开发煤炭,稳步推进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因而,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企业兼并重组,调整优化产能结构就势在必行。从环保角度而言,煤炭行业还必须推动煤炭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
未来,在加大石油、煤炭勘探开发的基础上,加快清洁高效的天然气和水能产业发展,是我国传统能源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发展低碳经济的切入点和现实途径未来的转型。传统能源转型,前景可期。
结构调整如何发力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着力点不在于追求更高的增速,而是以更大的力度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加快推动发展模式向内涵集约、质量效益型转变。面对日益增长的能源消费需求和不断加大的环保压力,要完成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15%的目标,调整能源结构势在必行。
在传统火电仍占我国电源主导地位,且光伏、风电等新兴能源面临暂时性的困难之际,发展水电、核电则是一条必由之路。
去年7月印发的《水电发展“十二五”规划》制订了“十二五”时期“水电新增投产7400万千瓦,开工1.2亿千瓦以上”的发展目标,进一步提升水电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而核电开发也在经历质疑、争议等些许无奈之后重启。四代技术研发取得突破,内陆核电开发却又面临停滞。未来能否全面重启仍存变数,但我国发展清洁高效能源的决心不会改变,步伐也不会停止。
2013年是“十二五”能源规划密集出台后的第一年,也是完成“十二五”发展目标的关键之年,调结构、促发展,水电、核电,当冲锋在前。
新能源发展还需何支持
刚刚过去的一年,对新能源行业来讲是喜忧参半。忧的是市场低迷,相关制造企业走入发展困境,陷入前所未有的泥潭。贸易战席卷光伏及风机塔筒制造业,“双反”的阴云遮蔽了新能源行业发展的广阔蓝天。如何突破发展困境为业界所关注,但新能源的发展趋势却不会因此而减慢。在节能减排的大势之下,短暂的曲折会让这个行业想着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
2012值得新能源领域的从业者们惊醒,渡尽“劫波”之后,顽强生存下来的企业或将在2013年迎来拐点。从去年末至今,一系列支持新能源发展的利好政策不断出台。“十二五”的能源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未来几年新能源的发展目标,相关部门和企业也释放出积极信号,为新能源的发展推波助澜。 寒冬之后是发展的新阶段。如何将利好政策更好的落到实处,这是相关企业关注的重点。此次“两会”,是一个契机,也为相关企业提供了一个发表意见的舞台。政府还会有哪些举措,如何让新能源企业在2013年否极泰来,行业内外都拭目以待。
及至初春,新能源行业渴望更多的阳光照耀。
需反思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
会场内有热烈讨论,会场外有积极关注。4位来自国网能源研究院、有着不同研究领域的年轻研究人员,也在“两会”召开之际与中国电力报编辑记者一起畅谈对当前能源热点话题的感触,及对未来我国能源行业发展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