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概念。浙江体育人积极践行,从体育场馆节能减排着手,用实际行动塑造体育人健康、健身、低碳的职业本色,为建设节能型社会、打造“美丽中国”助力,成效明显。
省属体育场馆——黄龙体育中心成为浙江省首批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创建单位;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宁波市小球训练中心室内网球馆,通过节能改造,电费从原先的每年10.1万元到现在只需9600元;新建的海盐县游泳馆450平方米顶楼,全部装上太阳能,使得池水常年恒温,节省燃气费48.96万元;浙大紫金港体育馆建立起能耗监管中心,通过节能灯管、循环水管理系统和循环材料的使用,打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绿色”体育场馆……一组组数据,印证了全省体育场馆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扎实成效。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浙江省共有各级各类体育场馆35869个。“十二五”期间,浙江又迎来了杭州奥体中心、绍兴奥体中心、金华体育中心等新一轮场馆建设的高潮。作为全省公共机构中的能耗大户,体育场馆人员聚集频繁、聚集时段人口密度高,做好这些场所的节能降耗工作,意义重大。浙江省体育局不仅将2013年确定为“体育场馆节能工作推广年”,还积极与浙江省节能办等单位开展合作,利用其主导优势、政策优势和专业优势,运用资金支持、以奖代补等形式推进全省体育场馆的节能降耗工作。
此外,为做好体育场馆的节能降耗工作,浙江省还注重行业管理手段,通过行业引号和自律倡导体育场馆的节能减排工作。作为管理全省3万多座各类体育场馆的社会公益团体——省体育场馆协会在今年年初,就发出了做好节能工作的倡议书,要求全省体育场馆从自身一点一滴做起,引导各场馆控制体育场馆景观照明的使用,承办赛事活动减少一次性用品,场馆建筑的绿化尽量使用雨水或再生水等,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
浙江省体育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初国内多地持续的雾霾天气,让我们不得不深思当前的生存环境。而政府投资兴建的各级各类体育场馆,作为公共机构的重要主体部分,开展好节能降耗减排工作,对全社会的节能意识树立和节能实践,都具有广泛的引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