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电一体化经营的优势似乎很明显,但为何目前并没有积极推行?到底是什么阻碍了煤电企业的联营?钱平凡认为,煤炭企业目前是以煤矿采矿权折价入股参与煤电一体化项目的建设,并没有体现出煤的真正价值,因为按照目前的评估方法评估出的采矿权价格是很低的,煤炭企业难以接受。一句话,资源价格评估缺乏依据这个问题影响了煤电联营的积极推行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研究员钱平凡谈“煤电经营一体化”
煤电一体化经营,是“计划”与“市场”的巧妙结合,是打破垄断的崭新尝试,并有可能催生出若干个占据煤、运、电等整个行业链条的特大型能源集团。这对中国的能源安全、节约,对环境保护和国民经济发展都将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
总是博弈:
“市场煤”,“计划电”
由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对电力的庞大需求,使得近年煤炭生产企业和电力企业的矛盾日渐突出。中国的电力结构中,超过70%是靠煤发电的火电;煤炭产量中,超过60%用来发电。由于煤炭业改革先行一步,市场化程度较高,煤炭企业拥有相对自由的定价权,而电价的升降依然受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导致业界所称的“市场煤”与“计划电”的矛盾愈演愈烈。
钱平凡一针见血地指出,煤电联动的难题属于市场化与非市场化的矛盾,只有价格基础一致才能联动。而一个是市场,一个是垄断,就不能实行完全的联动。理论上,电价随煤价上涨是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但是我国煤价与电价长期以来是割裂的。在煤电问题上,虽说煤价上涨了一些,但还没有涨到让电力企业发不了电的程度,只是利润率没有原来高了。可是电厂一喊发电成本高了,政府就得提高上网电价;上网电价一提高,电网公司的日子不如原来舒服了,于是又喊了起来。这一喊,政府就决定提高销售电价,但最终电价一提高,物价又会上来,政府因此在处理这个问题上陷入了两难境地。
其实这一切都是垄断惹的祸。由于垄断,所以形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现在的问题是,垄断权基本上掌握在政府手中,政府还得小心翼翼地把这碗水端平。然而市场化与非市场化的矛盾是天生的,这碗水注定是端不平的。既然政府无法端平这碗水,还不如早点放下,让市场自己去端。
完全市场化:
煤也难,电也难
钱平凡认为,实施煤电联动只可解燃眉之急,电煤供求双方的拉锯战并不会因此结束,解决煤电矛盾的根本还在于加快煤电行业自身的改革,让电力企业走市场化道路,使电力行业投资多元化。
钱平凡分析说,今年可能出现电煤价格小幅上涨的结局,上涨幅度在10~20%,也就是涨十几元。鉴于供求关系影响价格,预计今年国内煤炭需求21.7亿吨左右,全年煤炭供应将达22亿吨,供略大于求,电煤价格也不会大幅上涨。对电力企业而言,即使电煤价格小幅上涨,他们也完全可自身消化电煤价格上涨增加的成本,并不需要转移到消费者身上。
[page_break] 发电企业同时面临上游和下游两个市场,而对于上游的煤炭企业来说,通过煤电联动,多少可以缓和与之已经略有僵硬的矛盾关系。但煤电联动所带来的影响是给每一方的,电力公司的下游电网企业和最终的用户未必肯痛痛快快地接受发电企业所给的压力。
实行煤电联动的初衷主要是为发电企业解决燃料价格上涨,也就是煤炭价格上涨所带来的成本压力,而一旦电价与燃料价格联动以后,随着煤炭价格的上涨,销售电价也会随之增加,从而导致用电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特别是一些高耗能的行业将受到比较大的影响。对于发电企业的下游,尤其是最终用户,成本变动的不确定性将增加,企业将要承受很大的压力。电价调整的幅度必须要考虑到下游企业的承受能力,有人测算过,一度电调高几分钱,下游工业企业就会为之付出数十亿的电力费用,致使企业成本提高,最终导致国家竞争力降低。
煤电联动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发电企业的压力,但这只是国家为缓解电力紧张采取的暂时措施,其实质是政府通过联动来干预电价,是以牺牲下游企业利益为代价的,要真正解决煤电矛盾,还是要通过煤电行业自身的改革,不能用计划经济的办法解决问题。
电力企业应该从自身找原因,不应该只一味的采用提高电价的方式,而更多的是应该通过降低能耗、提高效率来降低其发电成本。
现在电力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设备投入不足,技术含量低,煤耗较高,设备质量差,导致了火电厂机组出力不足,加上电力体制改革不久,还没有完全摆脱原有体制的弊端:机制不活,体制不顺,人员过多,包袱过重,人员能进不能出,干部能上不能下,工资能高不能低,员工思想观念陈旧等,这些都直接导致了发电成本的上升。改革一是进行彻底的内部改革,把影响企业效益的一切因素甩掉,追求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努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二是提高科技含量,节能降耗,内部挖潜,缓解和消化煤价上涨的压力。在这一点上,钱平凡建议电力行业向汽车行业学习,加快电力企业改革,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向管理要效益,从技术进步上要效益。
改革不仅仅是电力企业一家的事,中国煤炭市场近几年行情看涨,呈持续上升势头,正所谓“一美遮百丑”。此时,由政府出面组建大型煤炭企业基地,将国有煤炭企业联合重组的声音开始强化,而对煤炭企业进行产权改革的声音,则弱了下去。改革处于停滞状态。钱平凡指出,煤炭行业在行情好的时候,最应该做的事情是打破资源垄断,放开行业进入门槛,推进市场化重组。改革的方向应该是煤炭资源商品化。“国家作为整个资源的统一所有者,把资源作为政府的一个公共产品,由政府进行管理;然后根据市场化的原则,建立资源市场,通过资源拍卖的方式,兼顾资源利用率、开采率、安全系数、产能最佳为考察内容,将资源有偿交给有能力的企业去进行开采。”
总之眼下的当务之急是选择一个合适的机会,将煤电彻底推向市场,让企业接受市场的洗礼,在市场中找到生存和发展之路,毕竟,在适应市场方面,企业比行政部门有更高的悟性和更快的适应能力。
煤电经营:
煤也好,电也好
钱平凡建议,解决电煤价格之争的出路有两条:其一,推行长期合同制,煤电企业签订长达二、三十年的战略合同,煤电企业成为战略合同伙伴,双方关系稳定,不会互相损坏利益;其二,煤电一体化,推动煤电公司互相参股,这样发电企业有稳定的供煤渠道,煤炭企业也有固定的销售渠道,不需要国家每年出面进行调节。
[page_break] 如淮南矿业集团就先后与浙江省能源集团;而上海电力公司合资成立了煤电一体化合作项目公司,其与浙江省能源集团公司合资成立的公司同步建设一对年产600万吨煤炭的矿井和一座装机容量为4×60万千瓦的发电厂,其中发电厂所发电量全部供给浙江省;同时淮南矿业集团继续给予浙江省能源集团公司电煤支持;与上海电力公司合资组建的淮沪煤电公司已创办的一矿一厂(丁集矿、田集电厂)系全国首家煤电一体化企业集团,其中田集电厂工程一期建设2×600MW国产超临界燃煤机组,规划容量4 ×600MW燃煤机组并留有扩建余地。项目采用煤电一体化模式,实现产权连接,产业融合,计划到2007年实现双投。配套建设500万吨的丁集矿井,与电厂同步建设、同步投产。田集电厂两台机组2007年投产后的电能全部由上海市购买,电厂投产后,年需燃煤约300万吨,皆由淮南矿业集团供应。过去是从淮南买煤运到沪、浙去发电,现在互相参股,由运煤变成输电,减少了中间的交易。
上海电力的有关人士表示,近期煤价不断上涨,持续高位运行。上海电力作为火力发电厂,燃料成本占公司总成本的60%以上,煤价的快速上涨使发电成本剧增,受到煤炭供给和价格的制约非常大。
在此背景下,与煤炭企业合作投资代表着公司未来的投资方向,在未来实施的项目中,上海电力会积极需求合适的煤炭合作伙伴。业内人士认为,在煤炭价格大幅上涨后,电力企业的成本受到下游煤炭企业的很大影响,双方优势互补的合作方式的优越性会逐渐体现出来,煤电联营的现象会越来越多。钱平凡说,煤电一体化可以达到双赢,电力企业的煤炭供应数量、供应质量不仅可以得到保证,煤炭供应的价格也相对便宜。而煤炭企业则分享了煤电公司合作的投资利润,得到了自己的利益。
某电力企业负责人说,在煤炭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今后煤电合作的现象可能会越来越多。以前电力企业可以比较低的价格购到煤炭,电力行业的盈利能力强,煤炭企业的盈利能力弱,两个企业之间力量不均衡,煤电企业的合作不是很多。在煤炭价格上涨的情况下,电力企业会通过与煤炭企业的合作方式,对下游的煤炭资源抢先占据先机。
另据了解,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草拟的《电力产业发展政策》,将鼓励煤炭企业与电力企业之间通过资产重组,实现煤电一体化经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路德信透露,一体化经营所遵循的原则是“煤电投煤电,电煤投电煤”,即长期靠煤发电的企业要往煤企投资,产煤主要用于发电的公司要向电力企业投资。一体化经营具体内容包括支持煤炭企业、电力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实现一体化经营;在煤矸石丰富的地区建立大型循环流化床,以煤矸石为原料的电厂可优先建设;在大型煤炭基地,满足区域电力优化配置要求和西电东送的大型坑口电厂,或是生产外运煤炭的坑口和煤炭区利用中煤、煤泥等的大中型电厂可以优先建设等。
包括钱平凡研究员在内的许多专家学者都认为,鼓励电力企业投资煤炭业,让煤电经营一体化,是破解煤电矛盾的有效办法之一。能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保证煤、电、油、运的畅通运行,不但需要政府有关部门指导和指令,也需要适当运用市场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