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网讯: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能源短缺、气候变化等问题日益突出。今年以来,我国频繁发生严重雾霾,引起全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高度关注,以及对我国能源发展方式的深刻反思。创新能源消费理念,构建与能源发展方式转变和能源战略转型相适应的绿色能源消费模式,成为能源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近年来,化石能源在全球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持续下降,而电能比重大幅提高。在我国,煤炭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偏高、能源资源与生产力逆向分布两大问题将长期并存。过度依赖输煤的能源配置方式和就地平衡的消费模式,在运输过程中产生大量损耗,经济性差,增加铁路、公路运输压力,使煤电运矛盾反复出现,增加社会用能成本;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分散燃烧,治理排放成本高、效果差,且大量温室气体和污染物都排放在东中部人口稠密地区,恶化当地环境。我国东中部地区频繁出现的雾霾天气,就是这种能源发展方式不合理、结构性矛盾长期积累的集中爆发。现有的能源配置与消费方式亟待转型。
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做出郑重承诺:要在2020年把非化石能源的比重提高到15%,单位GDP能耗下降40%到45%。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能源需求仍将保持刚性增长,能源资源消耗还将持续增加。受制于当前发展阶段和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远高于发达国家,能效水平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中国未来将进入强制减排发展阶段,传统的能源配置方式和就地平衡的消费模式难以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人类历史先后经历过用煤炭替代薪柴,用石油、天然气替代煤炭的过程,目前正在逐步进入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阶段,无论从发展趋势、现实要求,还是从技术条件分析,电能替代都是终端能源替代的重要趋势,以电气化提高和电能替代为主要方向推进终端能源替代,符合我国基本国情。
我国国内能源资源与地区经济发展呈逆向分布,油气消费严重依赖进口,决定我国将长期保持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相对于传统的输煤至负荷中心、再将煤转化为电能的就地平衡发展方式,在煤炭基地将煤就地转换成电能并通过特高压电网输送至负荷中心的发展方式,具有明显的损耗低、效率高、更环保等优势,即使考虑线损,西部、北部低价电送到京津冀和长三角等负荷中心仍具有经济性。同时,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大规模、集约化发展,客观要求我国必须实现能源资源的大范围、高效率优化配置。建设特高压电网,把西部、北部廉价的火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和西南水电远距离、大规模输送到东部,在能源终端消费环节实施以电代煤、以电代油(气),解决东中部地区能源消费瓶颈问题,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可靠供应的必然选择。
研究表明,直燃煤(油)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PM2.5中50%~60%源于燃煤,20%~30%来自燃油)。电能作为二次能源,在终端应用环节不产生污染排放,虽然火力发电在生产过程中仍需燃烧煤炭,排放污染物,但通过采取各种技术措施集中规模化处理,污染物排放强度和治理成本都大大低于传统分散燃烧方式。同时,随着近年来可再生能源迅速发展,清洁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发电量的比重逐年提高,进一步提高了电能清洁性。根据研究,中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可下降4%.在人口聚集的城市实施电能替代,提高能源消费终端的电气化水平,实现能源消费从低效高碳到高效低碳的转变,可以有效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缓解雾霾困扰。
电能相对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具有更加便捷、安全和清洁的优势,而且可以较为方便地转换为机械能、热能等其他形式的能源并实现精密控制。随着能源价格比对关系逐步趋于合理,石油、天然气价格将不断上涨,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市场的竞争力会进一步增强,将使电能替代项目具有更加显著的经济效益。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国务院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电网是电能传输、资源配置、市场交易、客户服务的基本载体,在保障能源安全、高效、清洁发展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国家电网公司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实施“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发展战略,一方面大力支持清洁能源发展,加快建设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的坚强智能电网,把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远距离输送到负荷中心;另一方面,在终端用能环节大力实施电能替代,推动减少城市污染物排放,改善生活环境。
以电代煤,主要是把工业锅炉、居民取暖厨炊等用煤改为用电,减少东中部地区直燃煤和污染排放总量。以电代油,主要是发展电动汽车、农村电力灌溉,减少石油依赖。电从远方来,就是把西部、北部的火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和西南水电大规模、远距离、高效率输送到东中部,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促进能源结构优化,改善生态环境。“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战略,对于构建以安全发展、高效发展、清洁发展为目标的现代能源保障体系,全面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到2017年全国PM10浓度普降10%,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的PM2.5浓度分别下降25%、20%和15%左右的目标,明确要求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加快推进集中供热、“煤改电”工程建设。为充分发挥电能便捷、安全、清洁、高效等优势,国家电网公司全面启动电能替代工作,力争到2015年累计实现替代电量1000亿千瓦时;随着支持政策逐步到位,到2020年,累计替代电量达到10000亿千瓦时,显著减少直燃煤,降低二氧化硫、重金属、灰渣排放,综合防治大气、土壤和水污染,最终实现城市雾霾明显改善,能源开发和利用效率显著提升。
电力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电力发展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紧密关联。国家电网公司将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坚定信心,面向终端能源消费市场,积极倡导“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的能源消费新模式,不断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推动社会节能减排,缓解城市雾霾困扰,促进我国能源和电力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各界携手共建一个安全发展、高效发展、清洁发展的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