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实践,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成绩显著。东北师范大学资源型城市研究中心主任支大林指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正处于关键的攻坚阶段,这既需要国家持续的财力支持,更需要尽快建立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从2001年阜新确定为全国第一个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城市,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纳入国家议事日程。到2013年国务院颁布《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资源型城市在经济转型、产业转型、社会转型、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就。
支大林指出,各地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多元化趋势明显,“一业独大”局面正在改变。2008-2012年,前两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速高于全国3.5个百分点。社会民生事业取得重要进展,社会矛盾明显缓解。2008-2012年,前两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0847元增加到15080元,年均递增11.6%.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
但支大林也分析指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仍然困难重重,面临多重矛盾。首先为保证资源、能源的刚性需求和国家战略安全,资源型城市仍然需要继续承担供给资源、能源的责任和压力。而在开采技术水平不能迅速提高的条件下,资源和能源生产粗放型模式又很难改变,这必然就会伴生生态环境的继续恶化,从而导致资源型城市谋求转型多元化发展的战略目标难以实现,资源型城市很难兼顾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经济增长和生态保护。
同时,资源型产业的 “自强机制”,使得其他生产要素成为资源优势的附属,从而制约资源型产业向非资源型产业的转型,使经济要素的流动方向与配置方式发生扭曲,技术创新活动被抑制,最终使经济走向低迷,陷入“资源诅咒”。资源开发的短期效应,资源型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不利于创新环境和创新体系的形成。
另外,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尚未完善,还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现行体制以及国家的援助政策对资源型城市转型仍存在较多障碍和局限性。特别是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带有较强的政府主导色彩,其扶持资金主要用于棚户区改造,“输血式”特征明显,“造血式”功能不强;项目支持则是“植入式”、“嵌入式”色彩鲜明,缺乏本土化基础,带动民间资本参与转型发展的能力不强。
“资源型城市与率先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城市不在一个起跑线上,只依靠市场经济的办法不可能完成资源型城市的成功转型,国家应该从资金和政策上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支大林说。但他也指出,不能过分强调政府的作用,也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和市场的作用不可偏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