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网讯:“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我国能源结构中长期以来都是以煤炭作为主导性能源和基础能源。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的比重一直在70%左右,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9%)40多个百分点。可见,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相比存在巨大的调整空间。
在“十二五”规划中,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目标是到2015年,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从2009年的70%下降到63%左右,天然气、水电与核能以及其它非化石能源(主要是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的电力消费比重将从3.9%、7.5%和0.8%上升到8.3%、9%和2.6%。这样“一降(煤炭)、一稳(石油)、多升(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的能源结构调整方案,一方面使我国能源结构得到良好改善,实现低碳发展;另一方面也成为了“煤市入冬”的一个主要原因。
自2012年5月起,我国煤炭市场持续低迷,煤炭价格每况愈下,告别了煤炭的“黄金十年”,这是能源结构调整必然会经历的阵痛。其中,受到影响最大的当属以煤炭行业为主的资源型城市。以盛产优质环保煤而闻名的资源型城市榆林为例,当前全市面煤平均价格310元/吨,同比下跌70元/吨;块煤平均价格442元/吨,同比下跌110元/吨。今年前三季度榆林市煤炭产量增速仅为1.8%,而去年同期增速为19.3%,同比回落了17.5个百分点;煤炭销量增速为10.83%,而去年同期增速为20.9%,同比回落了10个百分点。长期以来不愁销路的榆林“环保煤”,也开始销售受阻,逐渐入冬。
面对煤市现状,榆林市委、市政府一方面在“三个转化”(煤向电力转化、煤电向载能工业品转化、煤油气盐向化工产品转化)原则的指导下优化产业结构,助力实现国家能源结构调整的目标。另一方面着力于解决地方经济发展困境,确保当地经济民生稳定。
为了摆脱当地经济发展困境,榆林市委、市政府多措并举,为榆林煤市“寒冬”加温。增添人力,坚持“市场第一,用户至上”的销售理念,组织销售分队,主动拜访市场终端客户,在巩固华北、华东传统市场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中南地区的两湖、江西以及川渝等地煤炭市场。增大运力,维修改善运输平台,提高各运输点运输能力;多方协调增加地方运力,提高外运能力。增加阵地,打通榆林煤炭网络销售通道,搭建良好的沟通、交易平台。减轻压力,削减相应煤炭规费,刺激当地煤炭销售,缓解企业压力;建立期货煤交割仓,缓解仓储压力,方便期货煤交易。
“三增一减”的调整方案已使榆林煤炭产销及价格在第四季度有所回升。榆林市委、市政府面对煤炭市场低谷,分析多年经济发展趋势,总结市场经济基本规律,冷静研判,苦练内功,以市场理念应变煤市低谷时期。在响应能源结构调整的同时,为榆林煤市“寒冬”增温,在一定时期内缓解了榆林煤炭销售不利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