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国际能源网在线采访《能源财经》专栏特约专家斯坦哈福智库陈强博士,主要议题是当前国际油价的波动及其支配因素分析,仅供参考。
国际能源网问:星期三早上好, 陈强博士。
陈强博士答:各位好。我这边美国休斯顿还是星期二晚上。
国际能源网问:今天的访谈焦点是国际油价。
陈强博士答:国际油价不仅是重要的行业指数,而且是民生攸关的关注点,从股
民、车主到加油站、炼油厂和现货及期货市场的整个产业链和价值链,各环节承受和感受都不一样。所以它是我们团队即斯坦哈福智库的长期跟踪项目课题。
国际能源网问:请简单介绍贵团队该专题项目的工作流程和成果类型。
陈强博士答: 斯坦哈福智库在能源之都美国休斯顿、能源金融中心纽约华尔街、中东能源都市迪拜、亚洲金融中心香港和中国北京等都设有机构或合作者,每星期大家汇总各方信息和分析,为各自的短期、中期和长期能源金融项目服务。对于短期的述评,有一对一的客户专项量化分析咨询服务;也有趋势分析,仅供大众参考自己再深化决策。
国际能源网问:上星期国际油价回落到每桶123美元,而上上星期还在每桶147美元的高位,贵团队如何看待?
陈强博士答:国内外对此已经评论纷纷,有引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分析说会降到每桶70-80美元,有引著名国际投行分析它是短暂波动这个夏天会冲过每桶150美元。我们团队的看法,引用我们为某类客户的咨询服务报告的一句话结论,那就是,“七重因素主导国际油价,未来十八个月高价波动。
国际能源网问:陈博,该结论的前半句“七重因素主导国际油价”能否解释一下?
陈强博士答:当前,全球面临着不同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石油危机那样相对单纯原因的新一轮石油能源危机, 导致全球和区域财富大挪移与经济发展的大幅度波动。其影响因素,据斯坦哈福智库对此课题的长期跟踪分析研究,有如下七个方面:
(1) 、全球和区域的石油储采比降为历史新低;
(2) 、美元的全球贬值和石油美元(结算)被某些区域/国家弃用;
(3) 、由于多种原因石油输出国不愿提高石油产量;
(4) 、亚洲经济快速增长导致的强劲市场需求;
(5) 、地缘政治冲突和恶劣气候灾难的能源风险;
(6) 、全球石油期货市场的唯利是图的金融投机;
(7) 、替代能源发展缓慢, 造成常规能源与新能源青黄不接。
每项因素的分析展开都可以是一篇或几篇专业报告或者新闻报道。
国际能源网问:能否挑其中两个因素给我们再解释一些?例如第二个因素和第五个因素。
陈强博士答:美元相对其它货币和金融储备参照物如黄金等的贬值是事实是大趋势,有其美元体系的根本性问题,导致烽火四起,有的激进的国家干脆弃用美元来做石油贸易结算,有的在使用渐进方式规避一部分美元贬值的风险。具体到油价来说,与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元价值相比,当时每桶原油35-40美元,折合到当今的美元价值,除去其它因素,它就相当于目前每桶原油70-80美元(有专家甚至按其模式说相当于目前每桶原油100-105美元),所以说按美元计算的国际油价,首先是它的基数涨了。再加其它因素,目前有每桶40-60美元的涨幅,加起来就是当前每桶120-140美元的波动水平。
第五个因素是明摆的,CNN最近制作播放的能源前景警示片就是引用沙特炼厂遭恐怖分子袭击和墨西哥湾飓风破坏作为预测明年国际油价飞涨到每桶200美元以上的。更多的这类因素当然CNN有其立场不好讲,但公认的还有伊拉克因素,美国伊朗冲突因素,委内瑞拉向俄罗斯靠拢而产生的新地缘冲突因素等等。
国际能源网问:陈博,您上面说的结论后半句是“未来十八个月高价波动”,我们不想细究量化,但能否略为具体些?
陈强博士答:我们对上述七种因素逐个分析之后,在短期、中短期,中期,中长期四个阶段上有更细的指标和参数去量化。时逢美国大选年,新总统当选头一年到一年半会展示其治国策略和措施,所以我们以这个十八个月为中期,对其关键因素的变化趋势定性后,作了些分析。
笼统地说,上世纪九十年代按每桶50美元是高价的话,当今按每桶80美元不算高价,而是基准价。所以我们分析的高价波动是指超过每桶100美元的层面,其价格波峰可达每桶180-200美元,比较稳定持续的高价区在每桶120-160美元的范围。仅从美国大选年的传统数据分析,今年11月到12月份有一次价格波峰。当然,如果发生地缘政治甚至军事冲突,或者出现类似CNN能源警示片那样的天气或者灾难性事件,价格波峰会象海啸般出现。
国际能源网问:显然,各国经济在这样的高油价会引起通货膨胀、产业经济冷却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有哪些措施作为行业和国家应该重视?
陈强博士答:短期方案如上面第三因素,即推动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增产和投放市场,美国总统面子应该够大的了,但其这方面的努力见效甚微,所以国际和区域集团的利益是维持国际油价高水平的习惯性因素,不常为人所指责罢了。
就中国而言,加大国内石油天然气勘探力度,加快国际资源战略,甚至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吸引国际能源企业来上市等都是积极的措施。每个国家最能自力更生的,就是上面第七个因素所指,即大力发展替代能源。
国际能源网问:替代能源是个热门题材,贵团队有哪些独特的见解?
陈强博士答:这个题材极广,有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责任和各国措施的层面,有区域和国家各行业利益的层面,有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中国的新称谓是科学发展观)层面,更有项目投资和回报及上市公司业绩等层面,针对层面不同,或者说主观谋略不同,同一件替代能源的事情会好坏不一。
从上述四个层面都能接受的角度,我们建议替代能源的两大战略:
1)、能源原料的再认识
经济全球化特别是证劵金融所导致虚拟经济加剧了各国的生存和发展的竞争,因此浮躁的产业发展心态和泡沫式的经济繁荣和上市价值使许多国家吃尽苦头(如美国的电子科技和生物科技),甚至新一轮产业泡沫破灭和金融风暴会再此袭击亚洲包括中国。能源行业的太阳能光伏产业泡沫、生物燃料产业就会首当其冲(已经冲击造成世界粮食危机)。它们占用了极不成比例的产业资源、资本资源等,而能够提供给市场的能源产品基本上不符合经济持续发展的需求。
能源原料的再认识,就是让大家都重视,能源原料的产业链包括:
石油天然气 ---完全石油化的古代生物质或者有机质;
油砂,油页岩 --- 未完全石油化的古代生物质或者有机质;
煤炭和煤层气--- 煤化但没有达到自然界石油化的古代生物质或者有机质;
褐煤和泥炭--- 没有完全煤化的古代生物质或者有机质;
工业和生活垃圾--- 混合古代和现代生物质的未利用的有机质;
C3生物质 --- 传统的生物质作为人类粮食如水稻小麦等,用于生物燃料是对人类社会的亵渎;
C4生物质--- 如玉米,甜高粱,甘蔗等,其果实可以作粮食,其茎枝叶是良好的生物燃料的原料。
诚然,我们大力提倡部分C4生物质如超级杂交甜高粱的生物燃料产业发展,但我们强调的,是探明石油储量几百到几千倍的古代生物质(油砂,油页岩;煤炭和煤层气;褐煤和泥炭)的技术应用和高效能源转化远远做得不够。
例如,煤炭液化是煤产业的价值链高端。如果以煤炭燃烧锅炉获取热量作为煤产业价值链的起点即基础价值, 那么, 煤炭发电就增值约两倍, 煤制甲醇就增值约四倍, 煤液化制油就增值八到十五倍。
2)、先进氢能技术的应用
无论是中国、日本、美国等,近年来纷纷推出新的制氢储氢和加氢(氢化)技术,它们的产业化和商业应用重视得很不够。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温和物理液化法制取氢能煤基油技术”就能源应用来说,包括但不限于:
A)、应用于当今石油炼厂氢化过程和设备,减低成本和减少排放;
B)、应用于煤炭直接液化,即氢化石油,可参考我们上星期发表的“氢化石油,替代能源的首选”;
C)、应用于生物质,可生产乙醇,还可以增加或提高汽柴油产率;
D)、应用于太阳能燃料电池,促进汽油和电动混合汽车的产业;
E)、应用于高温烟气为原料的合成燃料;
F)、应用于塑料和工业废物,生产合成燃料;
G)、应用于可变规模的燃料电池集成的社区电网系统。
国际能源网问:很有见地。这次访谈时间有限,下次再请陈博就替代能源做更详细的解释。
陈强博士答:谢谢。
陈强博士(Dr. Chen, Qiang )介绍: 陈强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获得地质力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78-1985),在《中国科学》、《地质学报》、《地震地质》、《应用数学与力学》等专业刊物上发表过多篇学术文章。陈强于1987年赴美国斯坦福大学深造,获得地球物理硕士和博士学位(1987-1992)。
多年来,陈强博士多次应邀演讲并发表了数篇关于数字地球、数字油田、中国石油安全与战略、国际石油博弈和石油金融体系的文章。在2005年的能源战略论坛上,陈强博士论述了中国能源安全和海外开拓的五重博弈,首次提出石油亚元和亚元信用交易体系。陈强博士和Edwin Ruh博士(哈佛大学毕业,鑫华三融财团董事长) 共同创建了斯坦哈福智库(StanHarvard Institute),致力于中国金融、亚洲金融和世界金融的务实创新,提出中国地缘金融战略、中国地缘能源生命线、区域金融混业体模式等,从事石油战略分析、石油金融创新和石油产业链的行业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