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主办的《中国的
能源安全》新书发布会暨中国能源安全热点问题研讨会在京举行。该书由社科院研究生院院长黄晓勇主编,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组织撰写,深入探索了世界能源发展动向,并尝试解答中国如何安全、稳定,并以可接受的价格获得有效的能源供应。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院长、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黄晓勇,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副局长武家奉,中国社科院边疆研究所所长邢广程,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史丹,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党组书记赵芮,中海油首席研究员陈卫东,以及来自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的专家学者20多人与会。
与会代表就乌克兰危机与中国的能源对外合作、中国的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中国的能源结构调整,以及美国的页岩气革命等热点展开了充分讨论,为中国能源安全战略提出了许多积极对策和建议。
黄晓勇院长在会上表示,作为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的油气来源已形成多方位、多渠道的格局,其中包括海上LNG、中缅管道,还包括土库曼斯坦和俄罗斯的天然气等进口渠道,实现了能源供给多元化。但是,我国能源安全仍面临不少“内忧外患”。“内忧”主要是能源需求增长和消费结构堪忧,能源消费需求总量增长过快且煤炭占比过高,同时能源生产消费造成的环境问题严重。“外患”则是能源供给方面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能源运输方面受到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制约,价格方面受到国际能源供需结构、能源市场、能源贸易等影响。
据介绍,2013年,虽然我国一次能源对外依存度的综合计算结果只有11%,但其中石油对外依存度近60%、天然气对外依存度约30%且增长迅速。由于不同种类能源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能源安全状况往往取决于其中的“短板”。
对此,《中国的能源安全》提出,中国必须重新审视当前能源安全的实质,摆脱能源安全等于加大供应的传统理念,树立供求双方科学协调的理念,将能源的高效利用作为实现能源安全的重要环节,实现能源生产、利用与环境保护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