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炉具能效,推广应用清洁能源
专家:我国节能炉具减排空间很大
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正在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1月底已结束。针对该草案的修订和未来对我国节能炉具行业发展的影响,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节能炉具专业委员会近日组织行业人士进行了专题研讨。
农村生活、生产用能现状:
仍大量使用低效炉具和劣质烟煤
据中国炉具网市场调研,目前我国农村炊事用能出现多元化,炊事家电产品普及较快,但是采暖和生产使用的低效炉具、土暖气、小锅炉现象仍普遍,而且以燃烧廉价劣质烟煤为主,由此造成的浪费和污染严重。尤其是北方农村的冬季采暖大多以燃煤为主,虽然农村户均采暖燃煤量不多,但是量大面广,用户分散,治理管理难度大。
河北省开展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燃煤采暖导致的污染已超过城市。城市PM2.5污染的一半来自城区以外,其中很大比重来自于中小型燃煤锅炉和生物质燃烧。据官方披露的北京PM2.5成因:其中煤炭燃烧占将近17%。业界专家指出,农村地区低效燃煤和生物质产生的污染物排放占雾霾主要组成物总量25%以上,是造成雾霾天气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节能炉具专业委员会主任郝芳洲认为,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强调源头治理,强化污染排放总量和浓度控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推广节能环保型炉灶,鼓励和支持采用先进或者适用技术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这与节能炉具行业倡导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通过提高炉具能效,配套使用洁净型煤和生物质成型燃料,可以实现减煤代煤,从源头上改善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提出,企业应当优先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减少大气污染物的产生。4月25日至26日即将在河北廊坊举办的第九届中国节能炉具博览会,将以“清洁生产,清洁产品,清洁空气”为主题,集中展示国内外优秀的节能环保炊事炉、采暖炉、小型锅炉、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设备、相关配件、材料,以及焊烟净化、自动焊接等清洁化生产机械设备等全产业链产品。
提高炉具能效,实现减煤和减排
郝芳洲主任表示,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大,能源资源分布不同,发展农村能源应遵循“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方针,走“以煤减煤,以柴代煤”路子。
“以煤减煤”指在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推广使用高效低排放半气化燃煤炉具,淘汰低效直燃式高污染炉具,通过提高热效率,减少用煤量,从而实现减煤。
“以柴代煤”指在薪柴、秸秆等生物质资源丰富的地区,推广使用高效低排放半气化生物质炉具,淘汰低效直燃式生物质炉具,并配套使用薪柴、秸秆成型燃料等生物质,替代煤炭,此举还可以减少因焚烧秸秆导致的污染,变废为宝,增收节支,一举多得。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曾成功实施省柴节煤炉灶炕改造项目,节能减排成效获得国际上广泛认可。事实证明,提高炉具热效率,节能减排效果明显。新一轮省柴节煤炉灶炕升级换代工程已被列入《“十二五”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若启动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农村节能减排工程。
推动技术创新,引导消费市场
《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提出,要以开源、节流、减排为重点,着力优化能源结构,把发展清洁低碳能源作为调整能源结构的主攻方向。坚持发展非化石能源与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并举,形成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科学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大幅减少能源消费排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短期内我国农村采暖用煤的现状无法改变,因此,煤炭高效利用是最现实的需求。
目前,我国农村采暖用煤,主要有无烟煤和烟煤。其中,无烟煤污染相对较低但是价格高,产量少。烟煤污染大,但是价格便宜。烟煤仍是广大农村散户使用最多的煤种。据调查,烟煤在农村的使用量占到七成以上,而且有相当数量是劣质烟煤。因此,如何将煤利用好,特别是将烟煤利用好,做到燃烧不冒黑烟,是今后炉具产品技术创新重点。
2014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环保部、国家能源局等七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印发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作为民用炉具行业如何实现“节能环保综合提升”,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节能炉具专委会目前正在开展“节能炉具(锅炉)检测和评估”活动,目的就是鼓励创新,引导企业提升产品能效,实现节能减排。该活动通过组织一批新产品,配套燃烧洁净煤或生物质成型燃料进行性能测试,筛选出一批节能减排性能优异的产品,列入《节能环保炉具(锅炉)推荐目录》,并将在第九届中国节能炉具博览会上发布,向社会公开推荐,引导消费市场,逐步淘汰低效高污染炉具。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冬季需要采暖人口超过7亿,其中至少有2亿人相对分散居住,中国能源结构和经济发展等现实情况决定了燃煤中小型锅炉将长期存在。由于中小型燃煤锅炉大多缺乏专业管理,存在设备和系统设计不科学、运行情况复杂而不稳定、燃煤混乱多变等问题,其高污染、低效率和安全隐患较多的问题十分严重。专家介绍,全国分散居住的2亿人,保守估算也有6500万户,若都替换为高效低排放炉具,户均一年可节约0.5吨标准煤,全国一年就可节约标准煤325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8450万吨、二氧化硫78万吨、氮氧化物22.75万吨。由此可见,提高炉具能效,节能减排的空间很大。
修订后的行业标准GB16154-2005《民用水暖煤炉通用技术条件》,规定炉具热效率≥60%,而从目前开展的“节能炉具(锅炉)检测和评估”活动检测数据来看,热效率实际上都高于行业标准,企业通过技术提升,产品热效率平均再提高5个百分点不成问题。该行业标准也正在被修订,我国民用炉具行业的节能减排空间仍然很大。
配套使用洁净能源,减排才更好
郝芳洲主任指出,解决农村生活、生产用能导致的污染,只靠炉具技术创新达不到,必须配套使用相适应的洁净煤或生物质成型燃料。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要加大对“一低两高”(低热值、高硫分、高灰分)劣质煤流通销售的控制,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减少劣质煤及散煤在农村的使用。
国家2014年出台《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这将推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珠三角限制销售和使用高灰分、高硫分的散煤。京津冀地区已开展试点示范。2013年,北京市开始实施“减煤换煤,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用5年时间淘汰低效高污染炉具,配套使用洁净型煤;河北省截止2014年累计推广民用清洁燃烧炉具130万台,配套使用洁净型煤和生物质成型燃料;天津市近日启动“农村地区推广先进民用炉具(无烟煤炉具)实施方案”,到2017年计划推广120万台无烟煤炉具。
《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将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作为主要任务之一。京津冀地区通过推广高效炉具,配套使用相适应的洁净型煤改善雾霾污染,减排效果已显现。
郝芳洲主任表示,提升炉具能效,配套推广使用相适应的洁净燃料,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煤炭消费减量替代,这应是今后我国城乡农村采暖行业的发展方向。
多举措提高生物质能产品占比
为了减少秸秆焚烧污染,扩大秸秆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国家多个部门先后出台一系列扶持、鼓励发展生物质能政策。据悉,“十二五”期间,我国生物质成型燃料产量将达5000万吨,这将大大带动生物质炉具、锅炉等应用产品的市场规模。
农业部通过在西部藏区实施《一灶一炉》温暖工程,辽宁、河北、江苏、四川、青海、贵州等省,通过连续多年实施高效低排放生物质炉具试点示范项目,都取得了明显节能减排成效。目前,我国生物质能产品推广应用,已延伸到民用、商用、工业等多个领域,专业从事生物质能产品开发的企业越来越多,形成一个新产业链。这从近几年中国节能炉具博览会参展产品类别就可以看出来,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设备及配套炉具、燃料器等应用产品,一年比一年丰富,已成为每年炉博会一个亮点。在一些禁止燃煤地区,生物质锅炉已被广泛应用到服装加工、化工、食品等行业,以及农村养殖、种植业等领域;一些小区集中供热、工厂供热供气实现合同能源管理,用生物质成型燃料替代燃煤。
生物质成型燃料及配套燃烧炉具、锅炉等,是国家鼓励发展的新能源产品,前景好,市场大,但是目前也面临一些问题。由于生物质成型燃料属于涉农产品,产业链长,资源分散,从原料的收贮运,到成型燃料的加工、使用,成本高、利润薄,需要国家在财政、税收、电费、秸秆收贮运,以及燃料加工、销售等环节,给予多方面的支持或补贴,出台多项举措来扶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