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陈总,这次两会您带来了哪些建议?
陈义龙:我准备了3份建议。包括《关于将生物质能源列入“十三五”重大专项支持的建议》、《关于取消生物质发电厂执行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建议》以及《关于提高生物质发电标杆电价的建议》。
记者:您认为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应上升到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层面,原因是什么?
陈义龙:首先,生物质能源实现了农林业废弃物的高效利用,可消除其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其次,其能源生产过程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可纳入自然界碳循环,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可缓解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充分体现“绿色”和“循环”的特点;此外,种植能源植物还可增加国土绿化面积,改善和修复生态环境。
生物质能源产业根植于城镇及农村,对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现实意义。我国有18亿亩耕地,85亿亩有林地及宜林地,若这些生物质全部投入生物质能源行业,至少每年可贡献50亿吨标准煤的生物质能源,可带动全国近1亿人就业,每年转移支付给他们的利益将超过6万亿元,可带动我国GDP实现十万亿甚至数十万亿的增量,加快了城镇化进程,极大促进了社会公平与正义,对我国经济转型起到强大支撑作用。
记者:这个行业目前面临怎样的问题和挑战?
陈义龙: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开发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但当下仍然面临资源利用率低、重视程度不够、发展体制机制不健全和相关配套政策不到位等问题。
首先,我国生物质资源利用率低。我国可作为能源利用的生物质资源总量每年约为4.6亿吨标准煤,但作为能源工业原料,平均每年只利用了约2200万吨标准煤,不足总量的5%。
其次,我国未将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上升到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层面引起重视。新能源领域,国家对风能、太阳能的支持力度却远大于生物质能源,生物质能源被错误地“边缘化”,错失了两个“五年规划”。
最后,融资、投资机制有待完善。国家的投入还缺乏稳定的、可持续增长的保障;民间资本基于利益考虑,也对投资生物质能源相当谨慎。如何促进社会投资、形成良好的融资条件,对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记者:您对生物质能源行业有怎样的发展建议?
陈义龙:生物质能源产业具有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的特点,可同时带动第一、二、三产业发展,是一个能自主创新又能带动全局性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强烈建议国家将生物质能源产业列入“十三五”重大专项来支持。
一是推动生物质燃油产业化进程,明确其“十三五”具体发展目标。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技术成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尤其是在非粮生物质燃油领域,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万吨级商业化示范生产线,并已具备全面商业化、产业化条件。为充分利用这一技术优势,更快更好地推进其产业化进程,建议国家将其列为重大专项进行支持。
二是合理规划能源林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可开发资源。建议规划能源林基地建设达5亿亩规模,并将我国受重金属严重污染的5000万亩耕地治理工程与能源林基地建设工作结合起来,全面建设我国“绿色油田、气田和煤田”。
三是构建“绿色金融”生态,打造绿色产业引擎。绿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更多的金融支持,需要发展与完善绿色金融系统,包括支持其上市融资,发展绿色银行、债券、保险,推动碳交易市场发展等。在重大专项资金支持的基础上,建议积极鼓励和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多元化和多渠道投融资机制的建立,积极引导和促进地方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以及社会资金的投入,以保证生物质能源产业持续稳健发展。
四是完善产业配套政策,保障产业健康发展。在产业政策支持方面,建议从原料收集、运输、产品生产、销售等各环节入手,以国家战略规划重大专项为依托,完善相关法规、政策和配套服务,加大对生物质能源行业、企业的基础研发和产业化的扶持力度,同时搭建行业发展所必需的法律框架、政策环境和创新平台,建立利益调节机制,调动企业创新积极性,促进企业有序竞争和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