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火了“互联网+”。业内普遍认为,将环境要素信息与互联网结合是中国环保领域的一大趋势。
环境监测成最佳入口环保互联网打造领域新蓝海
在“互联网+”的大时代背景下,如何利用互联网平台,将信息通信技术与传统行业相结合是环保领域面临的新挑战。从目前实践经验来看,环境监测体系和生活垃圾回收处理领域将率先成为“环保互联网”的发力点。
业内普遍认为,将环境要素信息与互联网结合是中国环保领域的一大趋势,通过互联网实现各种环境要素的信息共享、全面整体的呈现环境要素变化情况,进而解决环境问题。为实现上述规划,中国环保领域也已展开多项实践。去年APEC会议前期,环保部对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等6省(区、市)的24个重点地市空气质量保障方案落实情况进行了第一阶段督察并取得良好成效,无人机与大数据平台就是此次督察的主要工具。
环境监测板块成环保互联网最佳入口
目前各地环保部门正积极建设环境信息数据中心,通过信息化建设推动跨地域、跨部门的信息互动和资源共享。通过对雾霾、扬尘、机动车尾气、地下水水位等多项指标的在线监测,推进区域大气环境评估预警、饮用水源风险预估、网络化全过程监管执法等环境管理措施。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机动车排放污染监管平台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3月中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内蒙古六省区市正式搭建机动车排污信息共享平台,率先在全国实现跨区域机动车排放超标处罚、机动车排放监管数据共享、新车环保一致性区域联合抽查等,尝试突破省区市限制,互传违法违规车辆信息,进行跨区域的机动车超标处罚联合执法。
互联网时代的垃圾收运拥有更大空间
生活垃圾收运与处理是目前环保领域推进大数据信息化建设的另一个重要板块。已推行垃圾分类多年的杭州市近日再有新举措,运用互联网手段强化垃圾监管。
杭州部分城区已开始试点实行“一户一码”,即每户家庭都会收到特定的二维码贴纸,分为“厨余”和“其他”两种。居民在垃圾袋上需粘贴相应的二维码贴纸,在垃圾房前通过扫描二维码才能打开相应的垃圾房门进行垃圾投放。杭州市还计划在试点基础上进一步推广智能回收平台,真正实现垃圾减量这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