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发展峰会发表题为《谋共同永续发展 做合作共赢伙伴》的讲话,向世界郑重宣布:中国倡议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这是习近平主席站在世界高度,对传统能源发展观的历史超越和重大创新,是中国政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联合国2015年后发展议程做出的重要倡议,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全球能源互联网从战略构想上升为国家倡议,将带领世界各国加快能源互联互通的步伐。随着蓝图进一步清晰,共识进一步凝聚,全球能源互联网将引领世界各国共同行动,搭建起世界能源转型发展的全新格局,为人类清晰勾勒出一条安全、清洁、可持续的能源发展之路,让人人享有清洁绿色可持续的能源。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方案”,将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行动
美国东部时间9月14日上午,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会见了中国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在交流世界能源发展问题时,刘振亚建议联合国将全球能源互联网作为应对气候变化、保障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方案,共同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创新发展,并向潘基文秘书长赠送了《全球能源互联网》和《特高压交直流电网》英文版。
接过赠书后,潘基文饶有兴致地翻看。“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最紧迫、最严峻的威胁,应对气候变化是联合国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全球能源互联网在应对气候变化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他对刘振亚提出的建议高度重视,当场安排专人负责与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沟通联系,并表示将发挥联合国的重要作用,大力支持和推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共同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这是一年内双方第二次就共推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达成共识。2014年11月,潘基文写来致谢信,感谢刘振亚在联合国气候峰会上代表能源企业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的前瞻性承诺。他在信中表达,期待全球能源互联网构想在未来数月内能够见到切实进展,也期待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在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方面的进一步积极领导和热忱参与。
正如潘基文所期待的,全球能源互联网在从构想变为现实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步伐。作为全球最大的电网企业,国家电网公司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一经提出便引起世界广泛关注。近年来,刘振亚多次受邀参加世界能源大会、全球可持续电力合作组织峰会、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电力与能源协会年会、APEC能源部长与企业家午餐会、联合国气候峰会、国际大电网委员会(CIGRE)中国国家委员会会员代表会议等诸多国际大型会议,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贡献来自中国的智慧与力量。此外,他先后与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特别高级顾问科尔、美国爱迪生电气协会主席库恩、中国常驻联合国特命全权大使刘结一和王民、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等会谈,就共同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达成重要共识。
今年7月,国家电网公司和国际能源署(IEA)联合举办全球能源互联网技术国际研讨会,并宣布双方将共同成立全球能源互联网联合工作组,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创新发展。
几天后,在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电力与能源协会2015年年会上,国家电网公司发起并设立了“全球能源互联网”等4个专题研讨会。与会代表纷纷表示,全球能源互联网理念是解决全球能源问题的必由之路,世界各国在特高压、智能电网和清洁能源发展的创新实践,证明了全球能源互联网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继年初刘振亚的专著《全球能源互联网》出版发行后,9月该书英文版在纽约首发,赢得世界瞩目。在首发式研讨会上,联合国助理秘书长亚诺什·帕斯托尔表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技术方案,有望在今年底于法国巴黎召开的第二十一届联合国气候大会上被采纳。
“这必须要实现,也一定会实现。”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特别高级顾问科尔对此充满信心。欧洲气候议会秘书长邓洛普提出,依托特高压技术发展全球能源互联网,有利于保障能源安全、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并将在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中国为世界能源实现安全、清洁、高效、可持续发展献上的一计良策,获得了世界范围的共鸣与支持。
不可否认,当前,全球能源互联网构想的推进还面临不少现实问题,例如,短期内,风能、太阳能发电综合成本仍然高于化石能源;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和可行商业模式,涉及许多国家间合作等问题。
对此,国家电网公司表示,将发挥特高压、智能电网、新能源发展方面的领先优势,联合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全球能源互联网创新发展。希望加快国际合作,推动有关国际组织、社会团体、能源企业、科研机构共同参与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推动将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方案”,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行动。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创新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顺应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提出“一带一路”建设,构筑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这是党中央在新时期、新阶段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中国面向21世纪、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倡议,对于保障我国战略安全、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促进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和成果,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一带一路”的提出到亚投行的设立,中国正在从国际规则的接受者向国际规则的制定者转变,彰显出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提升。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创新发展。”刘振亚在《人民日报》刊发的署名文章《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推动能源清洁绿色发展》中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在实践中内涵不断丰富。中国倡议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既是贯彻“一带一路”构想的重要举措,也是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升和发展,两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必将有力促进各国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加快“一带一路”建设实施。
[pagebreak]在能源领域,我国资源紧缺和能源环境问题日益凸显,而周边国家能源资源丰富。“一带一路”建设强调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国际能源合作正是“一带一路”的重点。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石泽认为:“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重要一环,能源发展带动经济发展,单一的能源格局在任何国家都是不可取的。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我国要与各国搭建多元化的合作平台,制定合作规程,实现利益共享。”
在第七届中国国际电力合作论坛全球能源互联网专题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徐小杰表示,“一带一路”能源互联网的基本需求是电源、电网和市场开发,然后是互联互通。从电力角度来说,我国在国际产能合作、经济走廊建设等方面大有可为,可以建设大电网和分布式电源、电网,输出长距离电力输送技术(包括特高压),提供产业配套、负荷中心规划和管理。
华北电力大学教授曾鸣认为,全球能源互联网将创造国际能源合作新机遇,需各国和地区紧密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在管理方面,应由相关国际组织牵头,抽调管理专家担任项目人员,组成全球能源互联网项目组;在资源配置方面,应发挥各国能源技术优势,各国负责自身在能源领域的优势项目,共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得出结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目标是建立新的能源利用体系,将推动全球能源产业生产、运输、消费及相关政策措施变革。他建议,我国需抓住这一重要发展契机,积极探索构建我国与东盟、中亚、西亚及北非能源国际合作的新体系。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抓住关键的标志性工程,力争尽早开花结果。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下的电网互联互通,正是这样的标志性工程。它对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10月9日,刘振亚在接受专访时提出,中国电网将在十年内基本实现和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作为以建设和运营电网为核心业务,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能源安全的特大型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国家电网公司在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加快推进与周边国家电网互联互通,实现能源资源更大范围的优化配置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目前,国家电网与周边国家已建成18条互联互通输电线路。公司正积极开展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巴基斯坦等周边国家的电力能源合作,加快推进有关特高压联网工程的规划、前期和建设工作,预计到2025年基本实现与周边国家电网的互联互通。其中,公司与哈萨克斯坦萨姆鲁克—卡泽纳国家主权基金股份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一致同意共同推进电网互联互通,积极研究利用中国特高压等技术实现向中国和其他国家输送电能的目标。
可以预见,十年后,中国和上述几国将建成连接大型能源基地和主要负荷中心的能源大通道,显著提高各国能源协调互济和安全保障水平,此举还将有力促进我国与周边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多领域的深化合作,拉动经济增长、带动产业升级,实现各方共赢。
从世界范围看,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对于推动世界能源、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五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突破资源约束,促进全球能源资源共享;二是推动合作共赢,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带动新兴产业发展,推动技术进步;四是推动全球能源治理,减少环境污染;五是加强国际能源合作,推动世界和平发展。到2050年基本建成全球能源互联网,清洁能源将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80%,累计投资将超过100万亿美元,对拉动全球经济、产业升级的作用十分显著。
从国内实际看,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为落实国际产能合作“抱团出海”提供技术优势。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推进,将创造出巨大的电力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需求。全球能源互联网构想落地后,中国特高压技术和电工装备产品将赢得更广阔的市场前景,带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产品“走出去”。
中国特高压及智能电网的发展,为全球能源互联网提供了现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技术保障
随着全球清洁能源加快发展,电网互联互通加快推进,特高压输电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将是世界电网发展的大方向,也是破解化石能源困局的必然选择。
全球能源互联网并非纸上构想。联合国助理秘书长帕兹托指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理念出自中国并非偶然。作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最重要的基础——特高压技术,在中国已经发展成熟,且具有大批成功实践。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能源环境问题尤为突出。近年来,中国大力推动特高压、智能电网、清洁能源发展,国家电网公司立足中国基本国情和能源资源禀赋,加快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推动能源资源在全国范围优化配置,已经成功掌握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风电并网规模最大、光伏发电增长最快的电网,其电网技术装备和安全运行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已建成“三交四直”7项特高压工程,运行情况稳定良好,解决了各类能源大规模开发、远距离输送的关键难题,产生了重要的经济社会效益,全面验证了特高压输电的安全性、经济型和环境友好性。
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指出,中国特高压以及智能电网的发展,为全球能源互联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提供了现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技术保障。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距离达到1500公里,±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距离可达5000公里,全球各大清洁能源基地与负荷中心之间的距离都在特高压输送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