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德国汽车制造商大众(Volkswagen)承认,公司发现80万辆汽车(包括部分汽油发动机汽车)存在与二氧化碳排放有关的问题,这可能令其付出大约20亿欧元的代价。4日,国际信用评级公司穆迪将大众的评级下调至A3。
因造假丑闻而遭遇巨大危机的公司,大众并非第一个。2001年11月,美国安然公司因为财务造假而申请破产。在此之前,这家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性天然气和电力公司之一。“安然事件”沉重打击了美国资本市场和全球投资人,因为美国资本市场的监管被视为完美无缺,但竟一直未发现安然公司赤裸裸的财务造假行为。
“大众尾气门”对全球汽车行业的震动和伤害不亚于当年的“安然事件”。就德国经济而言,这件丑闻更意味着毁灭性的打击。汽车产业不仅是德国的支柱产业,更是享誉全球的“德国制造”的代名词,汽车业对德国的重要意义不可替代。全球每5辆汽车中就有1辆是德系车,2014年汽车业对德国经济的贡献高达3840亿欧元,几乎是所有行业贡献的20%,汽车出口占德国总出口的比例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0%。
大众汽车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厂商之一,旗下的奥迪等品牌在全球汽车行业的地位举足轻重。在这样一个以品质著称的企业发生如此恶劣的造假丑闻,这对于公众信任的伤害是不言而喻的。目前,除了美国外,已有包括德国、瑞士、意大利、法国和韩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宣布对大众展开调查。这件丑闻甚至震惊了联合国。
大众既然可以在汽车尾气上造假,谁能确保大众不在其他方面造假?如果大众造假,谁又能确保德国其他汽车公司不造假?循此逻辑,几乎所有德国的品牌都会受到质疑。这种对德国品牌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势必会沉重打击雄心勃勃致力于“工业4.0”的德国制造业,这是这个全球制造业强国百年以来遇到的最大信任危机。
对中国消费者来说,在整体维权环境有待改善的情况下,我们能够做的就是“用脚投票”,惩罚不诚信的厂商。大众公司很可能因为其愚蠢的造假丑闻而步美国安然公司的后尘,这对于其他敢于冒险效仿的公司而言,无疑具有极大的警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