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姜智敏透露,针对部分超能力生产的情况,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煤监局等多部门联合抽查了晋陕蒙三省区违法违规建设生产煤矿,基本摸清了家底,开展了严格治理煤矿超能力生产专项活动。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全国煤炭产量30.45亿吨,同比减少1.14亿吨,下降3.6%。其中10月产量3.17亿吨,下降1.2%,降幅连续收窄,10月降幅已比4月份收窄了6.2个百分点,煤炭产量调控的压力依然较大。
受市场环境和国内煤企降价影响进口煤价格优势的双重影响,前10个月全国共进口煤炭17031万吨,同比下降29.9%;出口454万吨,同比下降6.5%;净进口1.66亿吨,同比减少7232万吨,下降30.4%。
消费同样出现明显下降,前10个月全国煤炭消费约32.3亿吨,同比减少1.6亿吨,下降4.7%,其中,电力行业耗煤15亿吨,下降6.4%;钢铁行业耗煤5.3亿吨,下降3.4%;建材行业耗煤4.3亿吨,下降8.1%;化工行业耗煤2.1亿吨,增长8.7%。截止10月末,全社会存煤已持续46个月超过3亿吨。
受此影响,11月15日,秦皇岛港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平仓价360—370元/吨,比年初降低160元/吨,下降30.5%,相比2011年的高点(860元/吨)下降了58%。炼焦煤价格比年初下降约200元/吨,目前煤炭价格已跌回2004年末水平。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主管业务收入1.85万亿元,同比下降14.4%;利润额287.2亿元,同比下降64.4%(去年同期利润807.5亿元);亏损企业亏损额730.5亿元,同比增长32.9%。
煤炭工业协会经济运行部副主任梁敦仕表示,进口煤炭数量有明显下降,但今年进口预计还要超过2亿吨,“受地域和传统因素影响,现在进口煤越来越集中来自于印尼、印度、澳大利亚等几个国家。总体看进口煤数量大幅下降,一是市场倒逼,二是国内煤企主动降价,进口煤价格优势丧失。《商品煤质量管理办法》也提高了对进口煤质量的要求,有些达不到要求的出现退运、转运情况。现在中间的贸易商越来越少,基本是生产商直接对终端用户。”
内蒙古煤炭交易中心总经理温琳也在现场透露,内蒙古煤炭交易中心自2013年9月以来,累计完成交易量近15553万吨,交易金额近355亿元。未来两到三年要实现煤炭及煤化工产品年交易量3亿吨,以煤炭为基础,相关的油品、LNG、钢材、木材等交易品种也要逐步上线,形成能源的大金融、大数据、大安全平台。
随着国内市场的供大于求,重拾海外市场能否给煤企带来一线生机?一个残酷的现实是全球煤炭消费都在遭遇大滑坡,今年前9个月,全球煤炭消耗量增速同比下降了2.3%至4.6%,相当于全球标煤用量减少了1.8亿吨。但在11月18日举行的第四届中国煤炭企业国际化研讨会上,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梁嘉琨认为,中国在煤炭生产加工利用转化等领域的技术装备不断加强,已实现了从“引进来”到“引进来、走出去同行”、全面参与国际竞争的转变,采煤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能够完成各种复杂地质条件的井工和生产。
商务部原副部长陈建也表示,根据“十三五”规划建议和全球能源发展趋势,煤炭的国际化经营发展是必然趋势。建议认真做好行业规划,有序、有目标地走出去,“煤炭行业在国际市场大有可为,为发展中国家制定煤炭规划、矿山并购投资、高科技领域开展合作等,提到产业链的高端,增加在价值链中的比重。煤炭行业的结构也在这个过程当中得到了有效调整。”
对于走出去的具体策略,中国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副院长申宝宏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以技术为先导,大型集团发挥规模优势,开发沿线国家在清洁利用方面的市场,与火电化工联合走出去。“希望国家做好顶层设计、做好规划,引导企业有计划、有规模、有条件地走出去。”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政治法律等风险必须认真评估,做好前期调研。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大中华地区资深投资专员王恒岩就提醒,中国企业在澳洲投资必须要用中介,找专业的经理人、会计、投行评估。曾经有企业为了省小钱委托个人注册,最后无法拿到煤矿探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