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哪种模式,光伏扶贫的初始建设投入都较大。以户用光伏发电扶贫模式为例,每户的一次性投入在3万元左右,假设给一个自然村50户安装,总投入就要在150万元,其中贫困户负担40万元左右。如果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那么贫困户难以承担。”谈及光伏扶贫中存在的问题,汉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李河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表示。
据了解,截至目前,李河君所掌舵的汉能已在国内签约20个光伏扶贫项目,装机容量约20MW。其中,在建及已并网发电项目13个,遍布安徽、云南、贵州、山西、陕西、江苏、甘肃、广东、湖南、湖北和河北等十一个省区。
而也就是在加速进行光伏扶贫工作的过程,李河君发觉当前的光伏扶贫工作存在着一些难题破解。
光伏扶贫步入正轨
“光伏扶贫”第一次正式见诸于中央级官方文件,公开渠道能够查询到的是在2014年10月11日。当天,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工作方案》,决定利用6年时间组织实施光伏扶贫工程。
当时出台这样的政策,其目的是,通过支持相关贫困户,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增加贫困人口基本生活收入;除此之外,因地制宜,利用贫困地区荒山荒坡、农业大棚或设施农业等建设光伏电站,直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
紧随而来,2014年11月5日,国家能源局与国务院扶贫办进一步明确了安徽、河北、山西、宁夏、甘肃、青海等六省区成为开展光伏扶贫试点地区。
至此,中国的光伏扶贫开始步入轨道。
以试点省份之一的安徽省为例。位于大别山区的金寨县,是安徽省政府列出的光伏扶贫工程试点县之一,在光伏扶贫工作开始后不久就已经有2000多座光伏电站屹立在金寨县贫困户的房顶上,并全部接入了大电网。
“过去家里每月用电200度左右,电费100多元,现在不但用电不用再花一分钱,电站还能赚钱。屋顶架起了光伏电站,一年相当于有了多养两头猪的收入。”提起光伏扶贫的好处,金寨县全军乡村民方荣军这样回答。
时间到了2015年,在当年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攻坚“特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一场攻坚拔寨的光伏扶贫战役,在中国已然打响。
“光伏扶贫作为国务院扶贫办2015年确定实施的‘十大精准扶贫工程’之一,充分利用了贫困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开发太阳能资源,连续25年产生的稳定收益,实现了扶贫开发和新能源利用、节能减排相结合。”在李河君看来,光伏扶贫对于精准扶贫的意义不容忽视。
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光伏精准扶贫试点建设规模达1836兆瓦,年均收益22.6亿元,投资收益率接近13.72%;近43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增收,其中包括8.8万户失能贫困户,解决了956个贫困村无集体收入的问题。
如何破解冲刺路上的难题
然而,进入到冲刺期的中国光伏扶贫,也同样遭遇到了一些难题。
除了李河君提及到的光伏扶贫的启动资金缺口较大外,还由于许多光伏扶贫项目小、分散广、施工企业多、资质参差不齐等特点,银行贷款和地方政府管理难度较大,后期运维也难以保障。
此外,部分承接光伏扶贫项目的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实力和服务网络问题,使未来25年的运维和售后服务得不到保障。不仅如此,李河君提出,“在部分地区还出现了低价承接光伏扶贫项目的现象,难以保证项目质量、国家扶贫资金效益和贫困户收益。”
对于如何解决光伏扶贫所存在的难题,李河君表示:“首先,非常希望银监会指导金融机构出台光伏扶贫金融政策,由承建企业统一对接金融机构,解决资金缺口问题。”
此外,李河君还建议希望国务院扶贫办选择一批有实力、有经验、有社会责任感的大型光伏企业,以行政区划为单位,统一规划管理,统一包干实施,以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后期运维。
“第三,希望电网、国土等部门简化光伏扶贫项目流程、加快并网和补贴发放。解决土地、林业、电力等部门相关规划或文件不统一等问题,实现有效衔接、配合顺畅,促进光伏扶贫项目顺利实施。”李河君说。
除了上述建议外,李河君还表示;中国应该积极推广新的光伏扶贫模式。比如说,可大力推广令多方受益的‘光伏大棚扶贫’模式,贫困户除了获得土地租金外,还可被雇佣进棚务工以获得工资性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