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上午,安徽省政府举办“回眸‘十二五’展望‘十三五’”系列新闻发布会,委王庆山副主任就安徽工业“十二五”发展情况及“十三五”工作思路进行了发布,并就有关问题接受了安徽电视台的专访。新华社安徽分社、中国工业报、中国企业报、安徽电视台、安徽日报、安徽广播电台、中安在线等省内外20余家媒体参加了发布会。
以“五大理念”为统领加快实施“调转促”奋力推进安徽工业迈向新高端
一、“十二五”安徽工业发展情况
“十二五”以来,安徽省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积极抢抓发展机遇,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全省工业呈现出有规模、有速度、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良好发展态势。
一是综合实力持续提升。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9817.1亿元,比2010年增长93.2%,年均增长14.1%;预计全部工业增加值跃升万亿元台阶,比2010年的5400亿元总量接近翻一番。2015年末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969户,五年年均增加数居中部第2、全国前列;五年间工业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达56%,冰箱、空调、彩电、洗衣机、水泥、汽车等优势产品产量稳居全国前列。
二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十二五”期间,安徽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装备工业、电子信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总量均比2010年翻一番。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比由2010年的29.8%提高到2015年的35.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由2010年的29%提高到2015年的36.9%,六大高耗能产业增加值占比由2010年的28.5%下降到2015年的26.2%;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由2011年的16.4%提高到2015年的22.4%。累计淘汰关闭落后和低效产能:炼铁245万吨、炼钢348万吨、焦炭120万吨、铁合金0.38万吨、电石4.5万吨、铜冶炼1.2万吨、铅冶炼44.3万吨、水泥(熟料及磨机)2212.1万吨、造纸129.9万吨、酒精7.5万吨、柠檬酸3万吨、制革138万标张、印染8720万米、铅蓄电池(含极板及组装)521.1万千伏安时、煤炭977万吨、电力13.7万千瓦,超额完成国家下达安徽省“十二五”目标任务。
三是发展质量持续提升。“十二五”期间,安徽省工业效益显著提高,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852.7亿元,增长4.2%,好于全国(为下降2.3%),增幅居全国第9、中部第1位,比2010年增长28%。工业节能降耗取得重大进展, “十二五”期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36.6%,超额完成 “十二五”下降18%的目标。两化融合水平不断进位,发展总指数由2010年的55.7提升为2014年的77,排名由全国第14位提升为第9位。
四是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十二五”期间,安徽省滚动实施技改项目8189个,完成技改投资2.2万亿元,其中年度技改投资由2010年的2470亿元提升至2015年的5757.7亿元,总量翻了一番多,技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0%左右;实施技术创新项目4094项,开发省级新产品2181个,预计新产品产值由2010年的1980亿元提升至2015年的6400亿元,翻了一番半;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发展到2015年底的931家,其中国家级57家,数量居全国第8;高新技术企业数由2010年的1116家增至2015年的3157家;全省区域创新能力提升至全国第9、中部第1。
五是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十二五”期间,全省民营企业数量由2010年的22.9万户增至2015年的57.42万户,数量翻一番多;产值超10亿元企业由2010年的120户提升至2015年的483户,数量翻两番多。截至2015年,全省共建成101个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11个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安徽省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水泥、家电、汽车、机械等传统优势产业得到改造提升,焕发新的活力。以江淮汽车、合力叉车、海螺水泥为代表的一批皖企,成为各自行业的佼佼者;一大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蓬勃发展,增强了安徽工业的活力和创新能力。
五年以来,我们紧密结合安徽工业发展实际,抢抓国家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的机遇,突出抓好一批事关当前、影响长远的重点工作,聚焦聚力推进安徽工业不断迈向新高端。
1.精准调控定向发力。坚持问题导向、靶向治疗,力促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一是聚智献计献策。开展“我为‘调转促’献一策”征文评选活动以及“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主题演讲等系列活动,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和准确把握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结合实际进行思考谋划,汇集全委干部职工的智慧,为加快推进“调转促”行动计划的实施献计献策。二是科学谋划调度。坚持经济运行月调度、季分析,运行监测直报企业扩展至2500户,每月召开联席会议会商分析,关注重点行业、企业、区域分化情况,摸清退规、停产、半停产企业底数,不断提升运行研判、监测、预警能力。三是精准帮扶企业。省政府成立了由省长任组长的省属企业帮扶领导小组,省政府领导分工负责一对一指导大企业提质增效;省经信委结合“百名干部进千企”活动,组建精准帮扶工作组,对民营企业分类指导,用1/3干部、1/3时间,深入企业,找准“问题清单”,制订“措施清单”和“责任清单”,2015年协调解决难题4500余个。四是有效拓展市场。坚持政府搭建平台、平台服务企业,持续开展皖产名品“全国行、江淮行、网上行”活动,每年举办钢铁、装备制造、工业机器人、家博会等产销对接活动10场次以上,年签约额近400亿元。五是用足用活政策。推动省政府连续4年出台促进经济平稳发展意见。建立企业微信群、开通96871热线,开展涉企政策“进园区、进基层、进企业”宣贯活动,组织重大决策部署落实专项督查,借助第三方力量开展政策落实评估,确保稳增长调结构各项政策落地见效。
2.调整结构增强实力。坚持进退并举,综合施策,着力构建产业新体系。一是改造传统产业调存量。制定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程》,设立产业转型升级基金,省级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由每年的8000万元扩大至5亿元,每年滚动实施1000项亿元以上重大技改项目,突出技术改造在开发新产品中的重要作用,引导支持企业运用新技术、新设备,不断开发新产品,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达到15%。二是培育新兴产业优增量。2014年以来,我们着眼抢占新一轮产业发展制高点,谋划了加快十大高成长性产业发展的意见。我们整合力量、集聚资源、聚焦重点、分业调度,深入推进新型显示、智能语音等十大高成长产业发展。目前,中国(合肥)智能语音产业园投入使用,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近3万辆,京东方8.5代线满产运行,芜湖机器人产业园加快建设,总投资525亿元的京东方10.5代线及配套项目等正式开工,安徽国家级新型显示、工业机器人产业集聚试点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节能环保产业2015年实现产值1623.3亿元,同比增长13.8%。2015年9月,省委省政府召开了2万多人规模的“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动员大会,实施“调转促4105行动计划”、“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三是淘汰落后产能做减量。强化技术、能耗、环保、安全等标准约束,通过兼并重组、破产清算,重点推进钢铁、水泥、煤炭、非煤矿山等领域化解过剩产能和淘汰落后工作,水泥产能置换和跨市交易试点取得明显成效,超额完成“十二五”淘汰落后目标任务。勇挑重担、主动作为,依法依规开展小煤矿整顿关闭工作,47处30万吨/年以下小煤矿全部关闭到位。
3.降本增效深挖潜力。坚持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一是降低融资成本。省政府每年安排33亿元充实国有担保机构资本金,设立10亿元续贷过桥资金,全面推广“税融通”业务,构建“4321”新型政银担合作机制,着力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省经信委主动加强与银行、担保机构合作,探索成立省小额票据贴现中心,建立优质中小企业间接融资评价体系,推动设立5亿元规模的省级融资担保风险补偿基金,放大使用8000万元产业集群专业镇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着力解决小额票据贴现难、融资信息甄别难、过桥贷款倒贷难、担保代偿风险释放难、小微企业增信难等“五难”问题。二是降低税费成本。在全国率先建立涉企收费清单制度,实施结构性减税和普遍降费,年减轻企业负担近400亿元,安徽成为全国企业负担最轻的省份之一。三是降低运营成本。开展机器换人“十百千”行动,分行业召开推介现场会,2015年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2000多台;通过“电商换市”,引导企业营销模式向电子商务、B2C、O2O转变;注重管理换效益,推出优秀企业管理创新100例,引导企业加强内部管控,挖掘潜力、开源节流。四是降低能耗成本。启动节能环保“五个一百”专项行动,开展低碳工业园建设试点,积极推广工业节能环保新技术、新装备和新产品,开展重点设备能效提升行动,支持重点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实现能源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降低工商业用电价格0.0276元/度;2015年扩大电力直接交易试点,为76家电力用户增加年收益6.2亿元。
4.融合创新增添动力。坚持创新驱动,融合发展,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一是构建制造业创新体系。落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加快政产学研用深度合作,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组建3D打印、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首批认定智能制造、智能家电等6家行业技术中心;2015年13家企业技术中心晋升为国家级,数量居全国第一位。二是打造安徽工业精品。坚持创新创造供给、供给引领需求,每年培育认定省级新产品300项以上、信息消费新产品100项。实施“安徽工业精品三年行动计划”,首批推出“安徽工业精品”105项;连续举办两届“江淮杯”工业设计大赛,创建省级工业设计中心56家,获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2家。三是促进两化深度融合。深入实施两化融合专项行动,开展智能制造示范工程,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技术和装备,加快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全柴动力等5个项目进入国家智能制造专项名单。开展“百企达标,万企对标”活动, 14家企业通过国家首批全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达标,通过数居于全国第四、中部第一。建成“智慧企业”12006家。四是推动创业创新。大力推动“互联网+”创业创新,实施“创业江淮”行动计划,打造“服务淘宝”,培育创客空间、创业孵化基地等600多个,认定省级以上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108个。注重激发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家才能,积极营造尊重、爱护、服务、成就企业家的浓厚氛围。
5.改革开放激发活力。坚持放管并重、改调结合,全面深化改革,大力营造创业创新、开放合作的良好环境。一是放管并重。力推简政放权,实现权力、收费、责任“三项清单”省市县全覆盖,省级权力事项精简68.3%;省经信委主动取消、下放系统集成资质行政审批、煤炭安全生产“三证”认证等行政权力50项,精简率达53%。二是改调结合。改革财政资金分配方式,建立“三会一审”制度,单体项目扶持资金提高至50万元以上,技改专项提高至100万元。直面难题、敢于担当,在全省率先推进委属事业单位整合改革,委属单位数由64个精简为43个,上缴事业编制351名,实现了机构和编制的“双减”、职能和结构“双优”的目标。三是开放合作。深化与全国知名民企合作,近5年签约项目3613个,完成投资8375亿元;面向全球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推动产业、产能、产品、技术立体输出,促进国际产能合作,70多家境外世界500强入皖投资,460多家皖企在海外100多个国家、地区“开疆拓土”。
二、关于“十三五”安徽工业发展的总体考虑
“十三五”期间,我们将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瞄准做大做优做强目标,以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和“调转促”行动计划为总抓手,以创新驱动为第一动力,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产业迈向中高端为方向,以两化深度融合和智能制造为切入点,坚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与新兴产业发展并举、产业链向研发设计和制造服务两端延伸并举、企业品牌建设和核心竞争力提升并举,着力构建新型产业体系,力争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左右,加快向制造业大省强省迈进。
(一)坚持转型发展,构建产业新体系。围绕“调整存量、优化增量、做大总量、提升质量”,坚持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两手抓,打造工业经济发展双动力。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坚持龙头带动、项目支撑、创新驱动,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加快培育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装备、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农机和工程机械、航空航天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智能电网和新能源装备等十二个高端制造业领域,力争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达到万亿元。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推动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深化国际产能和技术合作,运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推行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改造提升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纺织、食品、电力、煤炭等八个传统产业,每年滚动实施亿元以上技改项目1000项,支持企业瞄准国际同行业标杆推进技术改造,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等水平,力争到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全覆盖。
(二)坚持创新发展,培育增长新动力。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聚合市场、技术、资本、人才“四种要素”,建设一批政产学研用产业创新联盟、创新中心、行业技术中心以及企业技术中心,搭建一批促进工业协同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集中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推动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升质量品牌,继续深入开展“安徽工业精品三年行动计划”,推广先进质量管理办法,实施标准化战略,提升创新设计能力,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培育一批皖产名品、名企、名牌、名家。力争到2020年,认定省级新产品2000个、树立质量标杆企业200户、打造安徽工业精品500个。增强核心竞争力,支持中小企业走“高专精特新”之路,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开办新企业、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形成若干骨干企业龙头带动、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示范引领、铺天盖地的中小微企业竞相发展的格局。力争到2020年,培育形成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企业3-5户、超百亿元企业50户、全国民营500强企业5户、“高专精特新”企业2000户、规模以上企业2.5万户。
(三)坚持绿色发展,培育生产新方式。坚持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建设相结合,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致力节能降耗,加强高能耗行业能耗管控,全面推进钢铁、有色、化工、建材、轻工、纺织等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实施清洁生产水平提升工程,引导企业加大节能技改力度,加快推动工业节能减排和大气污染防治。大力发展再生资源和再制造产业,推行工业生产循环化,促进企业、园区、行业间链接共生、原料互供、资源共享。力争到2020年,全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8%。致力产业发展,继续实施节能环保“五个一百”专项行动,培育绿色经济增长点,引导和鼓励企业生产绿色产品,发展绿色产业。力争到2020年,全省规上工业节能环保产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
(四)坚持融合发展,打造竞争新优势。把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作为主攻方向。瞄准智能制造结合点,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促进制造方式向智能化、网络化、柔性化转变,力争到2020年,建设一批智能示范工厂和数字化车间,规模以上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75%以上、关键工序数控化率55%。瞄准两化融合制高点,开展两化深度融合八大行动,深入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培育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达标企业100家以上,两化融合综合指数达90。实施信息消费八大工程,力争到2020年,信息消费年规模达600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瞄准制造业服务化,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支持企业发展网络精准营销、在线支持、总集成总承包、整体解决方案等服务,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五)坚持集聚发展,拓展发展新空间。突出“高新优特”产业导向,打造一批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集聚平台。加快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大力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发展工程”,按照“龙头企业-重大项目-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模式,力争2020年,培育20个左右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基地,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新材料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为主导产业。打造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按照“创新引领、特色鲜明、集约高效、生态环保”的要求,加快推进合肥电子信息、蚌埠硅基新材料、滁州家电等11个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新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示范基地。促进特色产业集聚。大力实施民营经济提升工程,以省级产业集群专业示范镇、小微企业创业基地为抓手,优化“互联网+”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环境,提升集聚承载能力,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加强区域品牌建设,着力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