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在京对外发布《国家电投2015社会社会责任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是国家电投组建后发布的第一份社会责任报告。《报告》以引领核电发展,奉献绿色能源为主题,从致力清洁发展、铸造中国品牌、珍惜地球资源、建设平安央企、增进员工福祉、共享价值创造六个方面系统披露了2015年国家电投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的履责实践和成效,全面展现了作为集核电、常规电、煤炭、铝业、现代物流业于一体的综合性能源集团在履行责任,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突出成绩。
在经济绩效方面,国家电投在改革重组的同时,保证了经济效益稳步增长,超额完成国资委年度和任期考核目标,取得了改革发展新成绩。全年完成发电量3807.87亿千瓦时,实现利润139.5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8.19亿元,经济增加值28.32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到2015年底,资产总额7738亿元,装机容量1.07亿千瓦,清洁能源比重超过40%。资产和业务分布在全国31个省区市及马耳他、缅甸、日本等36个国家和地区,开始形成以清洁能源为主导的国际化综合能源集团。
在社会绩效方面,国家电投模范履行企业公民的责任和义务,积极回馈社会。2015年,供热设备的可用系数达到100%,全年供热量1.44亿吉焦,确保了电力供应和民生服务。常态化开展公益捐赠、“映山红”爱心助学、爱心志愿服务社区活动,2015年,为社会救灾和公益事业捐赠616万元;服务社区20余万人次;13年累计捐建希望小学12所,捐建爱心书屋38个,资助学生8042人。持续开展定点扶贫,2015年,向河南商城县、四川美姑县、陕西延川县、青海贵南县4个扶贫点投入民生建设资金2579.8万元,制定“十三五”精准扶贫规划。筹资1.1亿元,圆满完成无电区建设任务,解决了青海1市4县(玉树市、囊谦县、杂多县、治多县、称多县)、新疆两区(和田、阿克苏)、西藏林芝察隅县近18万人的生产、生活用电问题。
在环境绩效方面,国家电投以奉献绿色能源,为子孙留下碧水蓝天为使命,努力在发展的同时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发展清洁能源。2015年,国家电投把投资重点放在核电、新能源板块,加快推进新能源建设,当年新能源总装机规模达到1483万千瓦,新能源、水电、核电等清洁能源装机比重超过40%,保持业内第一。煤电产业确保全过程绿色生产,努力降低能耗和排放。“十二五”期间,累计投入节能改造资金近50亿元,供电煤耗从2011年每千瓦时321.77克下降到307.5克,累计下降了14.27克;所有火电机组达到国家新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并对15 台机组进行超低排放改造,改造后污染物排放指标远低于燃机排放标准。水电产业严格执行环评要求,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加强鱼类增殖放流站建设和珍稀特有鱼类人工繁殖与放流工作,保护珍稀古树名木,仅沅水流域水电站每年放流各类鱼种200万余尾,设置人工鱼巢2万余个。煤炭和铝土矿产业加强土地复垦及厂区绿化,改善矿区周边自然环境。就连清洁能源光伏发电产业也在积极探索光伏电站与荒漠化治理和土地综合利用方面的科学研究,创新发展青海龙羊峡水光互补项目、江苏建湖渔光互补项目、江西乐平农(林)光互补项目。其中龙羊峡水光互补项目不仅没有造成当地环境的破坏和草场的退化,反而降低了地表风蚀和蒸发量,使得塔拉滩草原植被得到恢复,草原生产力有所提高。而建湖渔光互补、乐平农(林)光互补项目,不仅为当地提供了绿色能源,并且一地多用促进当地渔、农(林)业增收,提升土地综合利用效率。
“十三五”期间,国家电投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主动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新常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发展,努力实现“弯道超车”,在发展方式上成为创新驱动、清洁低碳的标杆,在经营效益上达到同业领先水平,在体制机制上走在市场化改革前列,形成鲜明的差异化优势,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努力建设成为行业领先的创新型、国际化综合能源集团和现代国有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