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能源资讯 » 能源人物 » 国内能源人物

对话企业家|薛济萍:精细制造 实业报国——创新抓项目 服务促发展

日期:2016-08-05  

能源资讯中心

2016
08/05
14:22
文章二维码

手机看资讯

关键词: 薛济萍 中天科技 能源互联网

未来发展不是光靠

吃苦耐劳就能解决的

企业要创新,包括文化上也要创新

企业发展靠什么?我们以前常说艰苦奋斗,是对的。我们这一代人,不就是比较勤俭、比较勤奋么。但未来的发展,光靠这个不解决问题。现在是“互联网+”的时代,很多东西是颠覆性的,我们过去的一些习惯做法已经跟不上了。包括现在还在倡导的许多东西,搞不好会束缚未来的发展。

我们国家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所谓新常态,对制造业来说,实际上就是产能过剩了,未来的出路是很成问题的。怎么办?不仅别的企业感到困惑,我们也感到很困惑,有危机感。

社会的需求是有限的。比如中天科技所在的电网、通信领域,大规模的建设是具有阶段性的。现在电网就很明显,特高压工程搞得差不多了,建设的步伐、投资的力度肯定要变,这个市场很快会有变化。我们投入这么大的产能,也就能再做这么几年。以后做什么?这直接就是问题啊。这个问题,就不是光靠吃苦耐劳、勤奋就能解决的。

未来的发展,已经不是光靠过去的传统精神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了。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们过去提倡的,未来是不是提倡,很值得思考。如果还是只讲勤俭节约、吃苦耐劳,可能还不够,因为这些在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已不具有根本性的指导作用。所以企业要创新,包括文化上也要创新。

QQ图片20160805142000

工业4.0,要靠年轻人来做

年轻人需要踏实的作风、长期坚持的毅力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个社会的确在变化。我就在想,要不要早一点让年轻人来把这个担子接过去。

现在年轻人可能想得更多的是互联网的东西,是信息化的东西。对这些,我们这一代人了解不多,是弱的。我们平时发个简单的邮件,都是人家帮着设置好的。这种情况下,像工业4.0,我们这一辈人肯定不能做得彻底,要靠年轻人来做。

我们有个周报制度,管理层100多号人,每个人每周都必须写一份工作报告,我要一份份看过去,然后要形成一个周报汇编,列出重要的问题。这个周报,每人只许用一张纸,汇编返回去也只有一张纸,不准用第二张纸。这就很花工夫、很花时间。我就怕我完全退了后,这些踏实的、天天要坚持的事情,年轻人坚持不了。这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毅力。其他方面,年轻人都比我强,起码普通话比我讲得好。

年轻人需要踏实的作风、长期坚持的毅力,特别是做制造业。我要求还是比较严的,年轻人就是要踏实谦卑,不能“老相”(方言,指摆老资格。编者注)。但是不管怎么说,年轻人是企业的未来,长江后浪推前浪,中天的未来也是属于年轻人的。我们的责任是如何让年轻人更好更快地成长起来。

大产业要有大市场

最大的出路在国外,当然走向国际也是有风险的

2015年,我们制定了《中天2025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5年要实现销售收入600亿。有人认为太保守了,要做到1000亿。我觉得,能一步步做到600亿,就很不简单了。做制造业的,真正实打实地做产品,能做到这个规模很不容易。

无论是600亿,还是1000亿,没有几个大的产业撑不住。大产业要有大市场。上周我们搞了一个创新研讨会,根据我们这些年发展的体会,只有做大众市场,量才能上得去。做小众市场,就要像德国人那样,做成单项冠军、小而精,但盘子做不大,即使做成世界第一,也不过几亿、几十亿的份额。

我们考虑,要想做成规模,一定要瞄准大众市场,切入比较大的产业,为最终产品做配套,这样市场才能做大,企业也会长大。中天面临着转型的问题 ,特别是电力这块,去年业绩、今年业绩都很好,但很快就会发生变化。坦率地说,这个方面,我们还是很有担忧的。

最大的出路在国外市场。总书记连续出访“一带一路”国家,就是开拓大市场。

中天这10年扩张很快,已经是国内排头兵,所占的份额已经很大了,不可能再把别人挤掉,在国内市场要保持像前几年的增长,难度很大。所以我们现在主要心思也是盯国际。我们在印度、巴西、乌兹别克斯坦已设厂。在印度的厂,前两年亏损,去年扭亏为盈。在那里我们买了100亩地,一期用了一半,二期准备扩产。还准备到周边的国家去投资。

走向国际风险也是蛮大的。今年国家电网公司接了埃及的一项工程,我们中标了。结果因为铝价上涨,做下来亏损3000多万,但考虑到市场,你只能下决心做,硬着头皮也要做。还有前几天高盛来找我们,说瑞典有一家海缆工厂要出售,要价9到10亿美元。我们负责海外收购的同志很积极,认为这个企业技术水平高,我们不收购就会被同行抢了去。但最终我们没有接盘,因为依中天现在的能力,一次性做50亿人民币的投资还吃不消。如果去收购,表面业绩翻一番都有可能,但搞不好就是一个“大坑”。我认为,中天能长期坚持20%的年增长,是比较稳妥的。

合资的开始就是

学习比赛的开始

学会过程管控,重视过程、关注结果

中天是在向别人学习中成长起来的。南京邮电大学原校长张孝强曾说过,和外国人合资,要么图市场,要么图资金、品牌、技术,大家互补,才能走到一起来。这句话讲得很精辟。我们和日立一起合资搞特种光缆,双方谈判很艰难,日方习惯以技术作价出资,但因为我们自己基本掌握了技术,他们不得不同意拿出真金白银;日方提出“日立”两个字要收钱,我们也提出“中天”品牌在国内光缆市场上同样响当当,也应收费。对方没办法,最终同意双方品牌都对等收费,前后谈了一年多才签订协议,开始合作。

合资的开始,就是学习比赛的开始。记得还有一位行业专家老师曾经说过,合资以后总有散伙的时候,在这个过程中,你能把对方的长处学到了,散伙的时候你自己就强大了。我觉得这话很深刻,所以我们一直坚持合资的开始就是学习和比赛的开始。这些年合作下来,我们就感到日本企业的质量管理十分严格、缜密,细致、操作性强,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日方管理人员就感到中天机制比他们还活,做事效率比他们还高,反过来要向我们学习。比如我们提出,开会必形成纪要、纪要必抓紧落实。我们和大学、研究所或者重要客户洽谈,会议一结束马上就形成纪要,大家签字,有据可查。这本来是我们向日本人学到的东西,但我们比日本人做得还好;过程管控,我们也是向日本人学的,就是重视过程、关注结果。过程不重视,最后形成了坏的结果,后悔有什么用呢?在与日立合作过程中,日立有十大管理办法,中天也有一套管理办法,我们在学习借鉴日立十大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天的《双十管理办法》。这就是双方合资互相学习比赛的效果。

[pagebreak]

这么多年来,我们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也吃了很多亏,走了很多弯路。但我们把每一次合资都当作学习的机会。当年和瑞士一家公司合作,三年不到分手了,但这个过程中,我们熟悉了瑞士人的思维方式、行事理念。与德国人搞的一家合资公司,时间虽然不长,但也学到了德国人严谨、认真、专注的工作态度。

电力、通信是现代化的制造业,技术发展速度很快。我没接受过专门的教育,高深的理论讲不了,但既然进了这一行,就必须学,必须知道它的趋势、方向,了解同行在干什么、用户在想什么,我们有什么长处和短处,否则必然会被淘汰。一方面,我会买些行业上的书,把基本概念搞清楚;另一方面,我们经常请很多专家来讲课。每次讲座,我都是记得很全的,随时随地学习,不懂就问,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我能把专家理论的东西和在实践中理解的东西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几次重要的产品鉴定会以及企业宣传片中关于产品的描述,都是我写的。

新常态下,我们推行精细制造,但员工的素质跟不上,所以这几年我们一直在抓员工素质,培养、培训一直没有停。前些日子报纸上登权威人士写的文章,提出现在的经济是“L”型。我们做制造业的,对此看得比较清楚,经济不可能长期保持高速增长,6.5%的速度持续10年就不简单了。我们的产品要走出去,靠的是员工素质,而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培养出来的。

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

应该感恩这个时代

党的政策、领导关心和员工努力,是中天发展最根本的东西

中天走到今天,我深切地感受到,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

当年我们做砖瓦也是做得很好的,周围的老百姓指名要买我们的砖瓦,日子也是蛮好过的。秦砖汉瓦几千年,老百姓需要,这碗饭还是能吃的。但那时毕竟年轻,每年县里开工业表彰大会,首先是机械、电子、纺织、化工,最后才是建材,当时就觉得这不应该是最后的出路。尤其是我们做砖瓦所需用的泥土资源逐渐枯竭了,加上愿意做砖瓦水泥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少了。那搞什么呢?当时我们也走了不少弯路。首先是到南京联系搞皮线厂,结果竞争不过浙江人,产品卖不掉。后来通过熟人找到上海电缆所,专家介绍说,弄光缆吧。当时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是光缆,不会弄怎么办?又找到中国电子工业部上海23研究所,帮我们搞培训,就这样开始走上这条路。

当时正值邓小平南巡讲话,趁着这股东风,在南通市、如东县很多领导的帮助下,我们与台商成立合资公司,进口关键设备,组织生产。当时正好赶上我国信息产业大发展,电话从四位数、六位数,变成八位数,市场越来越好,我们呼呼地就把光缆弄起来了,企业发展也上去了。所以现在我经常讲,企业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是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我们应该感恩这个时代,感谢众多的专家学者把我们引上了通信产业之路,也绝对不能忘掉各级党政领导的帮助和支持,没有这些,搞不好早就半途夭折了,因为碰到的事情都是生死攸关的。

有一次省委原书记罗志军在南通开企业家座谈会,我在发言中讲感谢党的改革开放好政策。罗书记跟我开玩笑,说我很讲政治。其实我说的都是心里话。我有切身体会。没改制之前我们是乡镇企业,我买一辆“桑塔纳”,有人就说没经过批准同意,你买什么汽车?当时连买个电视机也要申请,集体资产你怎么好这么搞呢?买了汽车要烧油。当时没有加油站,要用油得批条子,一次批半吨,每次开车前都要到特定的地方拎上几桶,再用皮管导到汽车里。所以说,改革开放的政策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这句话是有深刻的含义。年轻人读不出来,我有切身体会。

上次领取“张謇杯”时,我说了三句话,第一句话是感谢党的好政策,第二句话我说的不能忘记各级政府和领导,第三句话是公司员工和班子的努力。这是我的肺腑之言,也是中天最根本的东西。

中天的根在如东、在河口

位卑不敢忘忧国,把企业做好,这是我们的一份责任

我在办厂之前做过生产队会计。现在经常看到我们原来大队的人在中天打工,觉得很亲切。

我出生在这里,小时候就在这里长大,对这块土地非常熟悉,是有感情的。用老百姓的话说,薛港河边,就是我的发祥地。这个地方对我们是得利的、吉祥的,老百姓是支持我们的,地方政府是关心我们的。

现在随便出差多远,周六周日只要有可能,我都会回到河口。经常县里领导给我打电话,问我在不在上海。我哪里在上海啊,我在上海不习惯,在上海睡不着,睡到这里来就踏实了。

各级领导关心中天,经常问我们有什么意见。过去我们见领导,就谈交通,现在交通改善了,我就谈土地指标和生态。我们有能力做的,我们就自己做;我们做不了的,还要请政府关心。大家都知道,河口是如东工业重镇,很重要的是来自于中天的税收。我们还要让周围的老百姓有个好的环境,尽到一份自己的责任。

2015年,那位曾与我们合资的瑞士客人,主动提出回中天看看。当年分开的时候,中天才几个亿的规模,去年来的时候我们已经超过200亿了;当年他在的时候,找个翻译都难,现在我们每个厂接待人员,都用英语直接与他交流。我跟他说,中天的发展就是中国这20年的缩影。他大吃一惊:没想到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我用我们企业的发展告诉我们的老朋友,中国发展了。

在与日本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我感觉日本企业明显地配合他们的政府。特别是钓鱼岛事件后,比如说日立电线与我们的合作,尽管日方高层也承认,在中国十多个合资企业中是最好的、最省心的,尽管合作还没到期,但他们一样坚决撤资,没有任何理由。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有这个基本的政治意识,就是像我们这样的企业,位卑未敢忘忧国。记得香港刚刚回归不久,我到香港去,当地人与我聊,问我对共产党、对大陆的感觉。我脱口而出:儿不嫌母丑。我们确实有很多方面的不足,但我是她的儿女。当时我觉得这句话最能代表我的心,最简洁,其他的话都没有这句话有力。对方没话说了。

所以我觉得,中天就应该“不用扬鞭自奋蹄”,把企业做好,这是我们的一份责任。如果企业萎缩了,对政府的贡献少了,给职工和周边老百姓的收入少了,没法交代。

有梦想的实干家

在南通,中天科技,堪称标杆式的企业。

最新的消息是,中天已由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升级为中国企业500强,向着“世界品牌、百年中天”的目标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相比于企业的“如日中天”,一手缔造“中天传奇”的薛济萍给外界的印象,一以贯之的低调、务实、谦逊。

中天走过了怎样的创业、创新之路?在我市发展实业、做强产业过程中,中天的成功有哪些值得借鉴、给人启发?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天依靠什么实现既定的宏伟蓝图?

带着一系列问题,记者近日走进位于如东县河口镇的中天本部,与薛济萍面对面,进行了一次深入访谈。质朴生动、畅所欲言的讲述,一个有着强烈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的企业家形象,生动、鲜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事逢盛时须警省,境当逆处仍从容”。与我们交流时,薛济萍首先讲的不是中天的成功之道,而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天转型的困惑,是对中天未来发展依靠什么的审思。

[pagebreak]

这种自我警省、低调冷静,伴随企业成长始终,也给了中天持续创新的动力。从上世纪90年代初向光通信领域迈进,由光缆入手,并逐渐进入到光纤、光棒等上游环节,进而涉足电力电缆和海底光缆等特种光缆,其后又进军光伏发电和储能装备制造,中天正形成通信、电网、新能源“三足鼎立”产业格局。

在跟随学习基础上进行创新,薛济萍带领中天走出了一条不断创新的差异化竞争之路,也形成了“精细制造”的独特企业文化。初步统计,中天科技目前拥有140多项标准话语权,开发出600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级新产品与专利,去年跻身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中天是江海大地上成长起来的本土企业,血脉中流淌着江海文化的独特基因。去年10月,薛济萍曾撰文参与本报组织的“江海文化大讨论”,从江海先民创业的成功和业绩中寻找不断精进、不断攀高的“根”:

“南通人深知江海成陆之不易,先辈开疆拓土之艰辛,因此对土地十分珍惜,懂得精耕细作。 中天将这一文化本质延伸到工厂建设,推广精细制造。”

很多人都知道,中天前身是一家乡镇砖瓦厂;但更多人不知道的是,当年薛济萍凭着过硬的产品质量,曾把普通的砖瓦做成部优产品,“周边的老百姓点着名要买我们的砖瓦”。

倡导“精细制造”,不仅仅是薛济萍对江海文化的自觉传承,更是出于对中国制造业责任感使然。面对国人出国“血拼”的现象,他有其观察与思考:好多人到国外买东西,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做制造业的人没有尽到责任,没有造出好东西。从表面上看,是我们生产的东西不如人家好,但骨子里却反映的是我们制造业者的人文精神不如人家好,做事粗枝大叶、马虎了事,缺乏精益求精、精雕细刻、精诚细致的认真态度。

如今,勤奋细致的优良品质已渗入到中天员工的血脉之中,一线工人精细操作,管理人员精细管理,科研人员精细专攻,营销人员精细服务,后勤人员精细保障,精细文化为企业发展提供着不竭动力。

“学习张謇先生,尽最大的责任干好实业,报效祖国!”今年5月23日,南通首个“企业家日”,薛济萍从市委书记陆志鹏手中接过南通史上首座“张謇杯”,成为获得这一市委市政府授予企业家最高荣誉的第一人。

“国非富不强,富非实业不张。”100多年前,先贤张謇践行“实业救国”思想,一生创办数十家企业,堪为中国近代第一实业家。从张謇到薛济萍,浓郁的家国情怀,一脉传承。另一个相同点是,他们都不是只具有远大理想和美好情怀的空想者,而是实实在在、精明能干的企业家。

从薛济萍的会客室望去,数百米外就是他在河口的老宅。但多年以来,他一直吃住在厂里。前几年,河口本部内专门修建了一条跑道,跑道边装上音箱。每天晚饭后跑上几圈、边跑边听《新闻联播》,成为今年已经66岁的薛济萍工作之余的“固定节目”。如今,中天已实现全球布局,拥有如东本部、南通新部、北京总部和上海研发中心,在海外设有40多处办事处,但薛济萍还是喜欢回到河口厂区生活:“这里是我的根,睡在这里踏实。”

今年5月29日,在全国光电缆行业会议上,中天科技向外发布“十三五”和“2025规划”《纲要》,提出到2025年集团的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这是中天新的阶段性梦想。

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的周围从不缺少追梦人,缺少的是实干的梦想家。

薛济萍,就是这样一位有梦想的实干家。

返回 国际能源网资讯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