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大家再理性一点,认真去考虑煤电的发展,不要一味去说三道四、横加指责,煤电也一直是在清洁化道路上发展”。
11月22日,“‘十三五’电力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专家研讨会上,国家能源局官员说道,并建议专家们补充点电力常识。言毕,这位官员“愤然离席”。
恰巧时间赶得紧,讨论就此结束。其中一位专家打趣圆场说,连回应的时间都没有了!但火药味已然明显。
大大小小的能源论坛和活动,除了专门煤炭行业和电力行业的,多数都在谴责煤炭和煤电——脏、污染。煤电成了出气筒,也成了任人指点的行业,仿佛是拼图,说移走就移走。
但如果跟行业内人士坦承交流,又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如果这么简单反倒容易了。在11月22日“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解读的会议上,火药味来了!仿佛期待日久,台下左近的听众甚至为不同的声音喝彩。
什么声音,激起了这么大的反应?
当时,讨论《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的专家们都在集中发表意见:煤电设定的11亿千瓦的目标是不是太高,如何执行以压减掉更多煤电,煤电在“十三五”期间依然留有2亿千瓦的发展空间是不是太多……煤电挤占了清洁能源的空间……煤电就这样在舆论中央,如果我是个煤电人,估计要撞墙。
2005年以来历年1-10月份利用小时情况
会上有专家直言,煤电不是不够用,而是已经过剩,煤电现在4000小时难道说它的能力还不够吗?那再多建2亿千瓦有什么意思?简单的经济账都没有算清楚,就想再多建。本来已经吃撑了,还要再多吃两个馒头?煤电要让路、限制,为清洁能源,也为治理环境。
这时候,有能源局官员站出来了,作出开头的表述,对专家的一味指责不满,并提出以下观点,为煤电说话。
首先,2亿千瓦不是要等着再去建的空间。
截至2016年6月底,规模以上煤电装机规模9.2亿千瓦,按现在已经开工、核准、在建的项目算下来,到“十三五”末,假如不控制就会到12.5亿以上,所以规划里提出来要压控1.5亿千瓦,控制到11亿千瓦以内。
其次,火电利用小时数只是对电量的衡量。
现在大家一谈火电过剩,就拿利用小时数说事,确实,利用小时在下降,电力需求放缓,火电装机潜在的过剩风险逐步显现。按能源局实行的煤电建设规划风险预警机制,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都是红色预警区域。
关键还有电力的衡量。
这名官员甚至直言,我不赞同大家对利用小时数一直这样提,我建议大家再去补充点这方面知识。
他说:“我们能不能允许既拉闸还有装机过剩。拉闸是什么概念,就是电力的缺口。我们火电特别是煤电在承担着电力的保障作用。请问各位专家,西欧的煤电利用小时数是多少,我们云南、四川地区火电利用小时为什么不能发到6000小时,因为它没有这个空间,它得给水电让路,在其他的地区还要给风电让路,去满足这些不可控电源的调峰作用。”
确实,目前在一些地区,特高压直流外送新能源还要同时配套火电特别是煤电,没有煤电建设就不可能送出那么多可再生能源。
再者,现在谈过剩,也不仅只是煤电过剩,而是整体的电力宽裕。所以我们看到电力“十三五”规划中风、光发展目标比此前预计的有了一定下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