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武隆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征求重庆市武隆区“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区政府有关部门:
根据武隆县委办公室《关于印发“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委办发〔2014〕76号)的文件精神,结合武隆区实际,我委牵头编制了《重庆市武隆区“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先后两次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了专题讨论和意见征求,结合各部门的意见建议对《规划》进行了修改完善,形成了《规划》(意见征求稿),现将意见征求稿下发各相关单位再次进行意见征求。
请各单位结合工作实际进行认真研究,并以书面形式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无意见也要反馈),交由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签字盖章后,于2017年4月28日(星期五)16:00之前传真至我委,同时将电子档发送至邮箱。传真号码:77722377,邮箱:654596042@qq.com。
重庆市武隆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7年4月26日
重庆市武隆区“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
(2016年—2020年)
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政府
二О一六年十月
目 录
第一章 发展基础
一、发展基础
(一)能源供应能力不断提升
(二)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三)节能降耗工作成效突出
(四)城乡居民生活用能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面临形势和挑战
三、供需分析
(一)能源消费需求分析
(二)能源供应能力分析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主要目标
第三章 主要任务
一、绿色低碳,转变能源消费方式
(一)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减排工作
(二)加强工业污染源治理
(三)加快完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
(四)大力推广车(船)天然气应用
(五)积极探索利用分布式能源
二、多元发展,调整能源供给结构
(一)化解淘汰落后产能
三、完善输配体系,促进能源供给互连互通
(一)合理布局区域内外输电通道
(二)进一步完善油气供应保障
四、惠民利民,实现能源共享发展
(一)加大能源帮扶实施力度
(二)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
(三)大力发展农村清洁能源
五、积极探索,深化能源体制改革
(一)积极承接国家能源体制改革
(二)扩大开放强化区域能源合作
六、完善保障措施,确保规划实施
(一)抓好规划衔接
(二)加强项目管理
(三)完善政策体系
(四)强化安全保障
(五)完善协调机制
重庆市武隆区“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
能源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动力,能源供应和能源安全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为更好地适应武隆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需要,进一步提高能源供应保障能力,持续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显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根据《重庆市“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和《武隆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等文件精神,结合武隆区实际,制定本规划。
《武隆区“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是武隆区“十三五”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武隆区“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的具体细化和重要支撑,是制定我区能源发展相关政策、规划和安排重点项目建设及投资的主要依据。是未来五年指导全区能源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本规划基期为2015年,规划期限为2016年—2020年。
第一章 发展基础
一、发展基础
“十二五”时期,武隆区能源供需总量持续增长,能源保障供应能力不断加强,能源结构初步优化,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能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不断提高。
(一)能源供应能力不断提升
电源保障能力方面:电源项目陆续投产,全区电力装机规模达到120万千瓦,比2010年48万千瓦翻了2.5倍,年平均发电量可达47亿千瓦时。2015年全区全社会用电量达到4.933亿千瓦时,较2010年增长51.08%。配电网建设方面。“十二五”期间大力实施农网升级改造、城网改造等项目,电网建设与改造成效显著。建成220千伏、110千伏、35千伏等线路128.26 km,建成5座110千伏变电站,10座110千伏以下变电站,电源装机容量达到111.446万千瓦,较2010年增加90.67万千瓦。天然气供应方面。到“十二五”末,全区天然气居民用户达4.8万户,工商户270户,城市配气管网总长度达到332.3公里,天然气消费量从2010年的155万立方米提高到2015年的1066万立方米,年均增长42.51%。天然气化率达到33%。煤炭方面:根据去产能要求,全区煤矿数量由2010年底的16座(不含市属煤矿和央企),2015年累计关闭7座,淘汰落后产能18.33万吨/年,全区煤炭规模以上产能由2010年93.23万吨/年减少至2015年74.90万吨/年。比2010年下降19.66%。
(二)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2015年全区能源消费总量中非石化能源比重、天然气消费比重、煤炭消费比重分别达到13%、11%和65%。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截止2015年底,已建成清洁能源项目145处,总装机容量119.845万千瓦,其中:装机64.5万千瓦的乌江银盘电站、装机4.675万千瓦的四眼坪风电场实现并网发电;启动了装机13.5万千瓦的浩口电站,并于2015年11月成功截流;顺利启动了装机10万千瓦罗州坝电站建设。启动了页岩气勘探开发建设,拉开了我区经济发展新引擎的序幕;装机52.5万千瓦乌江白马电航枢纽、铁矿大梁子风电、接龙分散式风电、武陵山天然气管线工程等项目前期有序推进。
(三)节能降耗工作成效突出
严把生态效益关,积极淘汰落后产能,“十二五”期间万元GDP能耗降低至0.96吨标煤,“十二五”期间累计下降15%,顺利完成节能降耗任务。能量转换效率进一步提升,煤炭等低效率能耗占比下降,工业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0.7万吨标准煤,累计下降25.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取水总量172.13万立方米,累计下降65.1%,高耗能行业对规模工业经济增长的影响逐渐削弱。
(四)城乡居民生活用能水平进一步提高
通过农网升级改造35千伏农村电网线路38.2公里,改造率达到43.6%;改造10千伏农村电网线路593公里,改造率达到28.97%;完成了9个弃管小区电力设施改造,居民“低电压”状况得到根本扭转,用能质量得到根本好转;农村户用沼气全部实施完成并实现全覆盖,受益农户达到4.5万户;养殖场沼气工程达到10处;太阳能安装受益农户达到1.2万户,农村居住环境得到有效改善。2015年,全社会用电量、天然气消费量、居民人均生活用电量分别达到4.933亿千瓦时,1066万立方米,423.45千瓦时,分别比2010年增长32.97%,587.74%,30.34%。
二、面临形势和挑战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落实五大功能区域战略的关键时期,是武隆实施“绿色崛起、富民强区”战略,建成国际知名旅游胜地、生态工业经济强区、生态文明示范区、山水园林旅游新城,推动武隆建设成为我市“清洁能源保障基地”关键时期,对能源发展提出了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更高要求。当前,武隆能源发展进入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能源供需形势从紧缺逐步转向宽松,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入,清洁能源大区战略的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等为我区能源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但我区总体仍处于“双欠”阶段,仍将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能源需求将持续增长,能源供应保障任务更加艰巨,能源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一)能源结构单一
水电占据全区能源结构的主导地位,由于境内小水电大多是径流式电站,丰枯期发电量悬殊较大,调峰能力不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外部能源资源高度依赖,化石能源主要依靠外部输入,页岩气资源的开采权、调拨权、使用权均由中石化、中石油进行统一调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较低,与常规能源系统的融合程度不高,重点区域资源开发力度不够。
(二)电网设施需进一步加强
输变电设备容量不足,骨架电网需进一步完善加强,220千伏电网覆盖面小,容载比低,断面潮流过大,供电可靠性有待加强。110千伏电网大多为一环二分支,35千伏变电站布点不足,10千伏导线截面偏小,配电变压器容量不足,供电质量有待提高,偏远地区农村电网设施薄弱,农村用电增长较快,电力供给难以满足用电需求,部分区域网架线路陈旧,供电半径长,电能损耗高,配变容量不足,安全稳定水平差。
(三)天然气管网基础设施不完善
我区天然气管道在“十二五”期间,尚未实现“县县通”,现城区天然气经营企业都是用槽车运输到县城后中转,进行二次供气,运营成本高,工业和居民用气价格高于周边几个区县的用气价格。目前,城区居民用气3.1元/立方,商业用气3.96元/立方,车用气(CNG)4.61元/立方,成为了制约我区工业发展、保障民生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瓶颈问题。
(四)节能减排压力日益凸显
随着我区产业转型升级、城镇化进程加速、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重大项目的推进,将推动能源需求持续较快增长,能源总量和强度“双控”任务艰巨,节能减排对工业等行业用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能源发展面临环境承载力不足的重大挑战。
(五)电网和燃气管网线路走廊选址困难
武隆是典型的山区地貌,地形复杂,用地环境、用地条件差,导致电网和燃气管网线路走廊站址选择十分困难。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建设外部环境也日趋复杂。
三、供需分析
(一)能源消费需求分析
“十三五”时期,我区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和城镇快速推进阶段,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人均用能需求持续增加,经济增速、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将成为影响能源消费的主要因素。
1.万元GDP能耗及能源消费总量
“十二五”末,全区GDP总量为131.4亿元,万元GDP能耗为0.411吨/万元。按照武隆区“十三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纲要GDP总量年均增长和能耗下降目标,“十三五”期间全区GDP总量年均增长11%以上,单位GDP综合能耗降低率累积降低15%,据此推算,2020年全区GDP总量为225亿元(以2010年可比价推算),万元GDP能耗降为0.349吨/万元。
2.主要能源品种消费分析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用能需求及供应安排,预测主要能源品种“十三五”期间需求分别为:
天然气:全区2020年天然气用量为7.61万立方/天和全年2776万立方。
电力:根据电力需求现状、经济发展现状和经济发展规划等,结合规划新建工业项目的新增电力需求进行预测,到2020年全区全网负荷将达到177.2MW,电量达到9.9亿千瓦时。
石油成品油:2015年全区成品油年销售量为6.2万吨。考虑到宏观经济规划和人口增长、石油利用效率、交通运输模式、新能源汽车普及工作的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等因素,预计“十三五”期间成品油销售量将以15%的速度递增。以此推算,到2020年销售量将达到12.47万吨。
(二)能源供应能力分析
1.电力供应能力
(1)水电供应能力
“十三五”期间,罗洲坝电站、芙蓉江浩口电站将实现投产发电,乌江白马电航枢纽项目加速推进,预计到2020年全区水电装机总容量达到138.5万千瓦。
(2)风电供应能力
铁矿大梁子山风电项目和接龙分散式风电项目即将建成发电,九重坪风电、火炉风电、关山风电等项目加快推进。预计到2020年全区风能装机总容量达到13.795万千瓦。
2.天然气(页岩气)供应能力
按照国家、重庆市相关页岩气及天然气管道布局规划,作为页岩气重要基地,“十三五”时期,涪陵至湖南(武隆段)天然气管网、武隆仙女山至南川水江天然气管网、白马至武隆城区天然气管网等武隆重要天然气管网工程将全面建成,现有天然气支线网络和城市管网建设也将得以延伸和改造,通过采用CNG、LNG等措施,我区天然气输送、调度和供应的能力将得到大幅提高。
3.油料供应能力
“十三五”期间,武隆油料供应主要依靠区外调拨,所需要的油料总量将受到市场、政策、交通运输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相关单位应加强与中石油、中石化等公司的资源统筹与协调力度,周密组织调运,确保油料供应充足。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能源发展“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战略思想,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紧围绕“绿色崛起、富民强区”战略,进一步强化能源支撑保障能力,优化能源生产消费结构,着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着力解决能源发展薄弱环节,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加快构建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能源供应和消费体系。加快推进重庆市清洁能源生产基地建设,为武隆建成“国际知名旅游胜地、生态工业经济强区、生态文明示范名区和山水园林旅游新城”提供坚实的能源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转换动力,创新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能源体制机制、电力、油气等重点领域和能源价格改革等,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增强发展活力,促进能源持续健康发展。
(二)提高效能,协调发展。积极落实和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合理用能、鼓励节约用能、限制过度用能,全方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效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能源的合理需求。
(三)清洁低碳,绿色发展。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加大力度推进能源行业升级改造和淘汰落后产能,逐步降低煤炭消费比重,提高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有序开发可再生能源,最大限度减少能源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碳排放,实现能源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高度融合。
(四)开放发展,多元互补。加强电力、天然气等能源输送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利用区内外各种能源资源,建立多渠道共同保障、互为补充的能源供应体系。
(五)服务民生,共享发展。统筹能源需求和供应、总量和结构、能源点建设和配套网络布局等各方面关系。把保障和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用能放在首要位置,加强民生能源工程和农村能源建设,提高能源普遍服务水平。
三、主要目标
按照“十三五”规划《纲要》总体要求,综合考虑安全、资源、环境、技术、经济等因素,2020年能源发展主要目标是:
——能源消费总量。全区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36万吨标准煤以内,天然气消费量达到2776万立方米,全社会用电量9.9亿千瓦时左右。
——能源消费结构。非化石能源占消费总量比重达到15%以上,区域天然气气化率达到40%。
——能源环保低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完成市下达的目标任务。清洁能源总装机超过200万元千瓦。
——节能减耗。到2020年,单位GDP综合能耗降低率达到1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率、完成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第三章 主要任务
一、绿色低碳,转变能源消费方式
坚持能源节约与开发并重,突出节能优先,注重环境保护,推进节能降耗和需求侧管理工作,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水平。
(一)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减排工作
全面完成全区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公共机构尤其是国家机关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确保到2020年末全区公共机构年度能源消费总量在1.35万吨标煤以内,人均综合能耗和单位面积能耗比2015年分别下降15%。
(二)加强工业污染源治理
深入贯彻落实全市五大功能分区发展战略,发展循环经济,工业增加值能耗降至0.8吨标煤/万元,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100%,废水、废气达标处理率达100%,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和全市相关规定。
(三)加快完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
强化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的规划设计,坚持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协同发展,重点围绕成熟景区、景点沿线、行政事业单位和公共交通服务布局建设充电基础设施,加大市场开放力度,以车带网、以网促车,构建车桩相随、适度超前、智能高效的充电基设施体系。到“十三五”末,建成充电站21个,充电桩1000个,基本实现全区区域内电动车的互联互通,成为“新能源汽车推广示范区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示范区”。
(四)大力推广车(船)天然气应用
结合全市统一规划,积极推进CNG、LNG车辆(船舶)在交通领域的推进应用,综合考虑地理位置、未来市场需求、气源情况等,有序推进CNG、LNG站点的规划布局,建设CNG加注站1个,规划布局车用LNG加注站2座、船用LNG码头加注站2座,企业或工业园区LNG储备站1座。
(五)积极探索利用分布式能源
鼓励天然气在分布式能源领域的应用,支持各类市场主体结合全区天然气资源优势,参与天然气分布式供能系统建设,充分发挥对电力和天然气供应的双重削峰填谷作用,增加能源供应安全性。力争到“十三五”末建设1-2座蒸汽联合循环的分布式能源站。
二、多元发展,调整能源供给结构
以保障安全稳定供应为前提,优化化石能源供给结构,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因地制宜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形成多能互补、系统融合的能源供给网络。
(一)化解淘汰落后产能
到2020年,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下降到55%以下。2017年,全面完成生产能力在9万吨/年及以下的煤矿的关闭退出;2020年前全面淘汰10蒸吨/小时及以下的燃煤锅炉。
(二)有序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坚持生态优先、统筹规划、梯级开发、有效利用。加快推进白马电航枢纽工程前期,2017年实现项目核准,力争实现开工建设;加快建设江口罗州坝电站、芙蓉江浩口电站建设,2017年实现并网发电;稳步推进大梁子风电、接龙分散式风电,力争2017年实现并网发电;根据市发改委统一安排部署,加快风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风电项目储备,确保九重坪风电场顺利纳入全市风电场规划三期工程;因地制宜发展光伏发电,探索利用城市垃圾、大型养殖场废弃特建设沼气或发电项目。到2020年,全区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总装机达到205万千瓦。
(三)加快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步伐
立足于我区页岩气资源禀赋现状,立足于全区页岩气资源禀赋现状,依托中国石化技术优势和前期地质勘探成果,以及涪陵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的引领作用,在有条件的乡镇加大勘探开采和综合利用力度。力争2017年实现商业试采,到2020年,页岩气产能规模25亿方,实现年产值40亿元。将我区建成“重庆重要页岩气基地、开发建设主战场”。
三、完善输配体系,促进能源供给互连互通
构建与周边区县互连互通的能源战略通道,推进源输入输出多元化、多极化,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和布局,统筹能源协调发展,为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安全高效能源保障。
(一) 合理布局区域内外输电通道
1.完善各级配输电网络结构。积极论证推进各级电网互联工程建设,构建多方向、多途径区域间调剂电力通道,提升我区电网工程安全可靠的输电水平。到2020年,新建110千伏线路9条,新建总长度173.2公里;新增110千伏变电站3座,即长途河变电站、土坎变电站和胜利变电站,新增主变4台,新增主变容量200兆伏安,新增10千伏间隔36个;改造110千伏木棕河变电站1座,新增主变容量7.5兆伏安;110千伏网架基本实现以220千伏武隆变电站和沙台变电站为支撑点的分区分片供电。“十三五”期间共新建35千伏线路13条,新建总长度218.2公里;新增35千伏变电站4座,新增主变9台,主变容量90兆伏安,新增10千伏间隔58个;改造35千伏变电站2座,新增主变容量7.4兆伏安。
2.进一步改造提升城乡配电网。结合新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城乡配电网建设改造,进一步优化城镇配电网网架结构,满足城区、工业园区、城镇发展对电能的需求,提高供电质量和可靠性,缩小城乡供电服务差距。“十三五”期间,新建10千伏配电变压器585台,容量73.35兆伏安,改造变压器338台,改造容量48.36兆伏安,净增容量37.135兆伏安。新建或改造线路77条,总长度388千米。
3.加快推进电源输配体系建设。结合我区电力需求和电源发电能力,积极推进黔电入渝、浩口电站、罗洲坝电站等重点水电工程以及大梁子、接龙分散式等风电工程的并网接入工程建设。
(二)进一步完善油气供应保障
1.加快推进天然气长输管网建设。加快推进涪陵白涛—武隆—彭水—黔江—酉阳的武陵山天然气管线工程建设,推进南川水江—武隆天然气联络线项目前期,实现我区天然气管道供气,在着力提升武隆区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的同时,也保障了渝东南、贵州等地区用气需求。
2.加快推进“镇镇通”管网建设。借助天然气“县县通”,就近利用天然气管道阀室开口或建设压缩天然气接收站的方式向白马镇、羊角镇、长坝镇、和顺镇、鸭江镇、庙娅乡、风来乡、火炉镇、江口镇、土坎镇、双河镇、土地乡、沧沟乡等沿线乡镇居民及工业供气。大力建设压缩天然气接收站,稳步推进天然气支干线管网和城镇燃气管网建设,新建天然气城镇管网约200公里,进一步补齐乡镇天然气供应能力短板,实现天然气“镇镇通”。
3.不断完善城乡成品油销售网点。强化与中石油、中石化的主供应渠道作用,争取两大企业在成品油保障方面给予更大的支持。进一步优化区域内加油站布局,不断完善城乡成品油销售网点,优先保障新增道路沿线及主城区居民加油不便地段等供应薄弱环节的加油站建设。推进农村加油站建设,解决农村车辆、建设项目、乡村旅游等用油需求,保障农村生、生活用油安全。引导成品油经营企业加快建立企业储备,提高成品油市场应急保障能力。到2020年,新规划加油站15座。
四、惠民利民,实现能源共享发展
(一)加大能源帮扶实施力度
围绕全区脱贫攻坚计划,以高山生态扶贫安置点、高海拔地区学校、边远贫困地区、中心村(小城镇)为重点,加强能源规划布局,提高户均配变容量,提高供电可靠性,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造血功能”。
(二)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
加快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加强农村电网建设力度,保障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用电质量,确保电网建设与农村现代化建设匹配。到2020年,基本建成结构合理、运行可靠、经济高效等水平显著提升的配电网,基本实现农村地区稳定可靠的供电服务全覆盖。
(三)大力发展农村清洁能源
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农村地区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通过小水电代燃料、电气化等项目的实施,积极合理使用清洁能源如液化气、电能等,积极推广使用太阳能,逐步替代薪柴、煤炭、桔杆等生活燃料,实现农村能源供应方式多元化,推进绿色能源乡村建设。
五、积极探索,深化能源体制改革
(一)积极承接国家能源体制改革
依托重庆市清洁能源供应区县,进一步抢抓机遇,密切关注国家、市的改革举措,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推动能源消费、供给、技术、体制革命,承接、落实好电力、石油天然气等重点领域的体制改革;推进电力、油气等能源价格改革,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为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二)扩大开放强化区域能源合作
随着我区区域优势的不断凸显,进一步加强政府及企业间合作机制,充分发挥我区区位、资源等优势,支持央企在武企业快速建设及发展,地企协同拓展发展空间,开拓国内市场。
六、完善保障措施,确保规划实施
(一)抓好规划衔接
及时了解把握各类规划的重点和方向,做好与国家、市能源规划的衔接,积极争取重点能源建设项目纳入国家、市能源规划。进一步完善规划衔接协调机制,加强能源发展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乡镇规划、生态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的衔接。建立规划实施推进机制,明确有关部门在规划推进工作中的任务分工。进一步加强规划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指导。确保我区能源发展总体战略与重大任务贯彻落实。按照规划确定的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任务,统筹安排项目建设。对列入规划的能源项目,视进度纳入年度计划,并严格执行;对未列入规划的能源项目,原则上不予核准或审批。
(二)加强项目管理
加强行业准入管理,严格按照禁投清单,对列入淘汰名录的高污染、高耗能生产工艺和设施,有关部门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和我市产业政策,依法予以淘汰,不能办理相关手续。突出重大能源项目对规划实施的支撑作用,对“十三五”能源建设项目实施动态管理,推进条件成熟的项目开工建设,尽快形成产能,加快开展策划项目前期工作,做好项目策划和储备。开展项目实施情况动态监测和中期评估,按规定程序适时进行中期调整。强化项目推进。加强能源重大项目要素保障和政策协调。加大项目建设的土地、环境等要素保障力度,及时协调解决征地拆迁、移民安置、政策处理等问题。进一步完善能源项目建设协调推进机制,加强协调、督导和服务。
(三)完善政策体系
贯彻落实国家和市制定的各项能源政策和规划,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效发挥政府组织协调和投资引导作用,积极利用好国家有关能源发展的激励政策,综合运用投资、财政、税收、土地、价格、信贷等经济政策手段,引导和规范能源利用和开发行为。积极申报中央和市级预算内和专项建设基金,探索建立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专项发展基金。采取投资补助、贷款贴息、上网电价补贴等多种方式,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参与能源基础设施投资,支持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在能源领域推广应用,拓宽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落实引导发展清洁能源的政策。加大对能源尤其是可再生能源、充电站等的用地政策支持力度,适当增加能源发展用地。
(四)强化安全保障
牢固树立能源发展安全意识,切实落实能源发展安全责任。强化能源供应安全运行和可靠供应。加强对能源需求和供应信息的跟踪监控,确保能源供应安全。加强对电力设施、油气管道等能源基础设施的保护,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进一步强化能源应急管理,制定和完善电力、成品油、天然气、页岩气等基础设施保护方案和应急预案,及时高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强化应急演练,提高安全生产急救援能力。
(五)完善协调机制
进一步发挥政府在能源重大工程项目和重大事项的统筹协调作用,建立责任明确、协调有力、运转高效的能源运行和重大项目协调机制。加强重点领域专题协调,切实解决能源设施建设、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积极整合部门、企业资源,健全完善信息互通和工作协调联动机制。落实行业管理部门和企业主体责任,强化属地能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