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初,2017英国民用核能展览会在英国伦敦举行。来自中国、英国、中欧和东欧、法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350余名政府、行业和企业代表广泛探讨了包括新核电站建设、核废料处理和退役、核能技术与创新、专业人才培养、项目融资等核项目生命周期中的关键话题。硬实力、前沿科技、产业发展……在这个国际核能行业大会的舞台上,可谓是“百家争鸣”。
而在大会舞台的聚光灯下,中国拥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国企业受到了英国方面的高度关注。纵览这两年来英国民用核能展览会的变化便可领略一二。继中英签署核能大单奠定两国核能合作基础后,2016年第五届英国民用核能展览会首次设置“中国核能行业专场”,让中国企业成为焦点;本次大会更是邀请到由十余家中国核电企业、行业和政府代表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参加,规模空前。这无不彰显出中英双方对开拓民用核能合作给予了极大的信心和期待。
近年来,英国频频释放核电市场利好信号。作为昔日的核能强国,英国从布朗政府(戈登·布朗于2007年6月成为英国第52任首相)后的连续三届政府都将核能置于其能源政策的核心地位,规划在2030年前建成1600万千瓦核电装机。英国国际贸易部的统计数据显示,英国核能行业目前拥有超过40 亿英镑营业额,预计未来10年内有望吸引超过15万亿英镑的额外投资。拥有着“开放姿态”的英国逐渐成为核能企业投资与技术合作的理想选择。而在这一轮核电强国的“逐鹿”下,中国“脱颖而出”——中国核电“造船出海”迈出了历史性一步。
但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巨大的英国核电投资需求下,拥有进军西方核电市场“准入证”的中国核电企业,将面临众多机遇,但同时也不得不面临“初来乍到,人地两生”的挑战。那么,初次走进发达国家的中国核电是否做好了相关准备,未来的中英核能合作将展现怎样的模式?
“中国热度”攀升
中英签署核能大单后,双方由之前英国频频向中国抛出橄榄枝变成了2017英国民用核能展览会的 “中英蜜月行”。
在“中英新建核电站供应链研讨会”上,数十位中国核能行业代表和英国民用核能及供应链企业汇聚一堂,对新建核电站供应链合作涉及的多个方面展开了开放而具体的交流,如核电管理结构和流程、供应链的条件和标准、如何构建双赢合作、核能技术发展等,为未来更多、更深入的协作打开了新机遇之门。
事实上,整个核能展上出现最多的关键词就是“合作”,几乎所有受访的英国公司都或多或少地与中国的核电企业建立了联系,在核电站设计建造、退役处理、废弃物管理等方面开展了合作。
英国驻华大使馆能源参赞柯林娜(Catriona Knox)表示:“我们很高兴中国代表团积极参加此次民用核能展,并进行了诸多有建设性的合作讨论。中英两国核能行业有着各自突出优势,我们期待与中方强强联手,构建互利共赢的协作模式,共同布局核工业全产业链,引领全球核电复兴。”
英方企业代表罗尔斯·罗伊斯公司中国民用核能商务拓展主管朱利安·麦克科马克表示:“从核能展中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带着本土技术参展,技术输出和国际化战略变革成为中国参与国际核能合作的新趋势,展现了中国核能发展水平及整个核能市场的发展和提升。”
核能展上,“中国热度”持续升温。而攀升的“热度”里不仅有“中国热度”,还有全球“核能温度”。一位中国代表团参会者表示:“今年的核能展在新建核能与核退役领域都释放了积极的信号,让大家看到了市场复苏的可能性。”
近些年来,尽管各方积极推进,但世界核电发展仍显乏力。而与之相反的是,中国核电始终稳步前行:从自主三代核电积极“走出去”,到小型堆工程建设、先进核能系统研发快速跟进,中国核电的紧凑步伐以及巨大市场,正为世界核电复兴注入活力。“中国热度”并非一时之幸。可以说,中国核电用30多年来接续发展的实力与活力熔铸着“中国热度”。
“软”“硬”实力兼顾
英国大规模开发核电的决心并非一时兴起。相关资料显示,到2030年前后,目前英国在运的核电机组将全部面临退役,而这部分机组的发电量约占英国用电量的近17%。同时,英国的火电厂将在2025年前后全部关闭。为补齐电力供应缺口以及实现能源供应结构的低碳化转变,英国新建核电项目的刚需可谓十分迫切。但由于缺乏自主核反应堆技术,英国不得不以开放的姿态接受他国核电企业前来“淘金”。
2013年10月,英、法、中达成协议签署的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不仅开启了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核电复兴的大门,同时也成为中英核能合作的历史性突破。
罗尔斯·罗伊斯公司核能高级副总裁大卫·奥尔(David Orr)认为,中英双方在核能领域具有各自不同的优势。从规模上讲,中国核能市场为全世界最大,这给中国的公司带来包括连续性、技能、规模等优势。而英国市场是少数的几个规模化发展核能的西方市场。“英国的弱点是近30年没有新建核电站,但英国的强项是在整个核周期上,包括安全、关键系统、核电站退役和废物管理等领域。”奥尔说,“中英企业可在不同的领域为对方增加价值。”
互惠互利、互学相长不必多言。但作为“走出去”企业,作为首次走进发达国家的中国核电企业而言,无疑需要更多的修炼—— “软硬实力兼顾提升”。
英国作为老牌核电大国,尽管曾停滞多年,但其核电发展市场依旧保持着完整的燃料循环体系和供应链体系,并奉行着世界上最为严苛的核电技术审核制度。许多大型英国本土企业不仅拥有良好的技术、运营经验,同时熟知英国市场的制度运行体系,又深谙当地市场的商业规则。英国企业代表保罗指出,中英企业的合作,对中国企业更高效进入英国市场意义重大。中国企业通过投资英国核供应链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实施企业并购重组等,将实现在本土及第三方市场的合作发展,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上海市核电办公室副主任金玉敏表示,“许多中国企业进入英国市场,往往缺乏对标准、规划、政策、法规等等的了解,有了本地企业的‘带路’就能更快地融入当地市场。”
而在Amec Foster Wheeler商务拓展经理智升科看来,中国核电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特别是走向英国市场时,软实力方面还需努力。“在英国充分竞争的自由市场经济中,中企能否快速适应市场机制、进行有效决策的挑战性很大。” Amec Foster Wheeler是一家全球范围内非常重要的工程公司,全球排名中常年排在前十位。
智升科说:“中国核电‘出海’大多采用融资项目工程总承包模式(EPC+F),若在英国布拉德韦尔B项目上取得成功,将成为中国在海外不靠资金垫付、仅凭技术优势实现的核电项目,全球市场范围内将更具有说服力。”
打造合作典范
无疑,中英合作将给世界核能产业发展带来信心。
“核电是一个真正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行业。”英国一位政府官员称,“现今全球31个国家拥有447个商用核反应堆,这能够满足全球11%的电力需求。目前全球有60个反应堆正在建设中。”而在他看来,这仅是一个开始,未来还将有更多的新建核电计划出现。他预测,在未来20年,全球民用核能投资将超过9300亿英镑(约合8.03万亿元人民币)。
巨大的市场,让中英看到了可期的未来,事实上,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逐渐推进,我国核电作为 “国家名片”,正积极推进 “走出去”。而英国市场是“突破”、“挑战”,同样也是“跳板”,我国将以英国市场为切入口和发展平台,最终实现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在西方发达国家落地,进而进军第三方市场。
发展的潜力、未来的可期,让英国看到中国的实力所在,也让中英合作呈现出更为双向的互惠互利趋势。打造“合作典范”,开启“中英合作时代”,将成为新一轮全球核能战略布局的亮点。而双方的互补性和共同利益构成了中英合作的“黄金时代”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