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飞速发展中,中国不可避免地饱受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困扰。目前为止,中国政府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取得了不少成效。但是,如果中国真的想要在2035年让空气质量达到标准,这将需要系统性的改变。
这种系统性改变首先来自中国的汽车行业。再过十年,你会发现整个中国都在行驶在通往蓝天和清新空气的道路上,在主要的城市中心尤为如此。这是因为目前汽车是中国大部分城市最大的污染源,而中国的汽车工业正在迅速转向全电力驱动。 2017年,中国汽车制造商共生产了680,000辆全电动汽车,公共汽车和卡车,超过世界上所有其他地区的总和。中国电动汽车的产能增长速度也超过世界其他国家。
谈到其中最重的空气污染者公共汽车和卡车时,还有更好的消息。去年,中国生产了20多万辆全电动商用车,占世界电动汽车总产量的近5%。 2017年,中国南部的科技中心深圳市已经完成了整个公交车队向电池电动汽车(1BEV)的转换。其他城市也会效仿这一举措。
插电式电池电动汽车(BEV)是唯一真正的全电动汽车。在环保电动汽车方面,他们的主要竞争对手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PHEV)基本上只是带充电线的混合动力车。尽管PHEV早期在美国的电动汽车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而且目前仍占美国所有插电式电动汽车销量的近一半,但BEV已经开始在中国占主导地位。它们在中国商用车领域占据优势地位,而PHEV正在迅速消失。
BEV面临的主要挑战是续航里程。如果没有备用的汽油发动机,BEV只能在车载电池充满电时使用。中国政府通过将补贴转移到
高端电动汽车市场,推动国内汽车制造商开发续航里程更长的BEV。但是对于价格适中的(诸如各种非特斯拉电动汽车)BEV来说,目前单次充电仅可以行驶100英里(160公里),这样也完全可以理解潜在买家对于续航里程问题的担忧。
运营固定路线的大型商业运营商——比如深圳的16,359辆全电动公交车——可以提前计算出他们一次往返需要多少电力,但普通司机需要有更多选择。
这就是中国真正领先的地方。它已率先开展了公共充电桩的大规模开发部署,到2017年底全国已经安装部署了214,000套充电桩,任何人都可以用这些公共充电桩为自己的电动汽车进行充电,此外,电动汽车车主还安装了232,000个私人充电桩。
中国计划在2020年之前安装部署50万个公共充电桩。仅中国国家电网就计划部署120000个,而目前为止中国国家电网仅安装了10000个公共充电桩。其他一些城市正在效仿深圳,在公共停车位试验路边的收费充电桩。私人运营商将会部署更多的充电桩,其中大部分与国家电网合作管理用电负荷。
充电桩模型是将整个地区过渡到BEV汽车生态系统的关键。今天的石油生态系统通过将人们集中到集中式加油站补充燃料,人们在几分钟内就可以将油罐加满。而电动汽车充满电继续行驶需要至少半个小时的时间。因此,电动汽车生态系统不需要类似于加油站那样集中式的停车场,而需要广泛分布的充电点,人们可以在停车时随时插入充电线。
想象一下,未来的餐厅和购物中心停车场都有“高级”停车位,你完全可以在购物时插上电源,这就是我们可以看到的电动汽车未来。一旦有足够的空间可用,许多中国城市可能会实现全电动,完全禁用燃油车。而且这种情况,很可能在2035年之前就会在中国的各大城市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