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能源资讯 » 能源资讯 » 中国能源资讯

我国氢能源产业发展取得一定进展 整体投入仍不足

日期:2018-03-16    来源:中国产业网

能源资讯中心

2018
03/16
16:22
文章二维码

手机看资讯

关键词: 燃料电池汽车 氢能源 电动汽车

近日,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苗圩在致辞中提出,我国氢能源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低成本车用氢能供应体系尚未形成。

据悉,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有了一定的基础,首先是在电动汽车和电动驱动系统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电驱动方面所有的关键部件,包括电池、电机、电控和电流元件,已经有了非常坚实的基础,这是可以利用的。另外,整车集成的技术对来说不是空白,关键部件、关键材料领域都有涉足,很多技术在实验室的成熟度不比国外差,但是怎样从实验室跳到产业化这一步,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目前,国内具备了发展燃料电池汽车的基本条件。

苗圩表示,近年来,国家一直高度重视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在2012年国务院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明确指出燃料电池汽车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发展方向,并提出了“燃料电池汽车、车用氢能源产业与国际同步发展”的战略目标。去年发布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也强调“要支持燃料电池全产业链技术攻关”,“逐步扩大燃料电池汽车试点示范范围”。在未来以分布式为主、零排放为特征的能源总体架构中,氢燃料电池汽车会与纯电动汽车长期并存互补,共同满足交通运输和人们出行的需求。

苗圩特别指出,汽车产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十分重视氢能与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日本、美国、欧盟、韩国等都发布了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战略。近几年,为支持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我国在科技专项、创新工程等方面进行了重点布局,在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上也给予了特殊优惠,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我国在基础材料、关键零部件、系统集成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仍然存在不小差距,而且这种差距还有拉大的趋势。主要包括整体投入不足,技术水平差距较大;低成本车用氢能供应体系尚未形成等。

苗圩强调,下一步将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根本出发点,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促进高质量发展,共同推动我国能源产业和汽车产业高质量健康持续发展。一是完善顶层设计。研究制定促进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的工作方案和加氢站建设规划,进一步明确国家战略导向,给予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稳定的政策预期。二是加强技术攻关。支持能源企业、整车企业加大在氢能供给、燃料电池汽车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带动全产业链发展,搭建从材料到系统部件的协同开发平台,促进共性技术突破,加快形成产业化能力,降低成本。三是开展示范运行。选取政府有积极性、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基础较好的地区,开展推广应用试点示范,先期可以商用车为突破口,通过一定规模的应用,打通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与氢能供应链,探索低成本商业运营模式,不断完善相关标准和管理体系。四是优化发展环境。要不断健全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审批和监管体系,创新商业模式,完善加氢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优化财政补贴政策,防止低水平企业以获取补贴为目的、盲目开展低水平重复建设。

返回 国际能源网资讯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