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力生产消费现状
我国电力生产情况。根据中电联统计,截至2017年底,我国(本文中我国数据统计口径均为中国大陆)发电装机容量17.8亿千瓦,人均装机容量为1.3千瓦/人;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6.9亿千瓦,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为38.6%。2017年,我国全口径发电量6.42万亿千瓦时,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量1.9万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比重为30.4%,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2018年一季度,我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1.58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0%。其中,我国规模以上电厂水电、火电发电量分别为1933亿千瓦时、1.21万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2.6%、6.9%,在
电力消费快速增长、水电发电量低速增长影响下,火电发电量实现较快增长,也拉动一季度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同比提高52小时;核电发电量6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6%;全口径并网风电发电量、并网太阳能发电量分别为978亿千瓦时、343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39.1%和66.2%,增速分别超过同期装机容量增速28.9和21.8个百分点,主要在政府及企业多方共同努力下,弃风弃光问题持续得到缓解,一季度风电、太阳能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同比分别提高124小时和14小时。
我国电力消费情况。2015年世界人均用电量为3052千瓦时/人,同年我国人均用电量为4057千瓦时/人,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倍,近两年我国用电量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17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6.3万亿千瓦时,人均生活用电量625千瓦时,人均用电量4538千瓦时,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全社会用电量增长6.6%,增速比2016年提高1.6个百分点。2018年一季度,我国全社会用电量1.5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8%,为2013年三季度以来季度用电量增长最高水平,增速同比提高2.9个百分点。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较快增长是受宏观经济保持平稳增长、低温寒冷天气叠加、年初部分地区天然气供应紧张导致取暖负荷快速增长、电能替代加快拓展等因素共同拉动。其中,宏观经济基本面对电力消费增长提供了最主要支撑,气温因素以及电能替代进一步促进了电力消费增长,其中一季度电能替代的拉动力在3个百分点左右。
我国电力进出口情况
我国大陆与港澳及邻国电网联网情况。当前,电力行业正积极落实“全球能源互联网”倡议,促进与港澳地区及周边国家电网互联。目前,我国内地与香港、澳门联网,为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送电;分别与俄罗斯、蒙古国、越南、缅甸和老挝等国家实现了跨国输电线路互联和电量交易。我国东北电网与俄罗斯远东电网建成了3条输电通道;新疆通过35千伏、内蒙古西部通过220千伏和110千伏输电线路与蒙古国实现一定规模的电力交易。在大湄公河次区域,缅甸电厂以1回500千伏、2回220千伏线路送电我国;我国以3回220千伏、3回110千伏线路供电越南,以1回115千伏线路供电老挝。我国与俄罗斯、蒙古国、越南和缅甸等周边国家跨国电力交易能力超过200万千瓦。
电量进出口情况。2017年,我国进出口电量为25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其中,进口电量5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出口电量19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出口电量占当年我国发电量比重为0.3%。2018年一季度,我国进出口电量为5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5%。其中,进口电量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出口电量4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5%。进口电量中,云南购缅甸电量1.8亿千瓦时,同比下降7.8%;广东购香港电量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出口电量中,广东售澳门1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1%;云南送越南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内蒙古送蒙古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广东送香港28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0%。
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电力生产消费的影响
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电力生产消费带来的影响较小。2018年3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正式签署对华贸易备忘录,可能对从中国进口的6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主要涉及医疗器械、高铁设备、生物医药、新材料、农机装备、工业机器人、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以及航空设备等诸多机械设备仪器制造业行业。中美贸易摩擦当前已对股市带来较大影响,若政策最终实施,短期内将对相关行业的生产带来一定影响,从而导致相关行业的电力消费产生波动,进而影响到发电企业生产、市场营销等环节,但这种冲击相对较小,带来的影响是可控的。
从我国的电力直接进出口来看,我国电力基本上处于自给自足状态,电力出口量较小,所占比重仅为全社会用电量的0.3%左右,而且出口地区主要为周边地区或国家,基本不受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
下面简要分析美国对我国进口的6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对电力生产消费带来的直接影响。
2017年,我国制造业用电量为3.26万亿千瓦时,制造业增加值为24.27万亿元,当年我国的制造业单位增加值电耗为0.134千瓦时/元。按1美元兑换6.3元人民币汇率,600亿美元折算为3780亿元人民币,参照2017年制造业单位增加值电耗水平,考虑在极端情景下600亿美元商品全部停止出口影响到我国的用电量为500亿千瓦时左右。考虑到2017年我国制造业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量占制造业用电量比重为56%,超过一半,而四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不足1/4,大体估算制造业中四大高耗能行业之外的制造业单位增加值电耗为0.075千瓦时/元。美国对我国加征关税的商品大部分为高科技产品,其单位增加值电耗水平应低于四大高耗能行业之外的制造业单位增加值平均水平,即使按照0.075千瓦时/元这一水平测算,600亿美元的商品全部停止出口对我国用电量的影响也仅在280亿千瓦时左右,占我国全年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仅为0.4%左右,对我国电力生产消费造成的影响很小。2018年一季度我国完成的电能替代电量接近500亿千瓦时,可见,即使在600亿美元商品全部停止出口的极端情景下,其影响的用电量也仅为一季度我国完成电能替代电量的一半左右。
上述是假设600亿美元的商品全部停止出口的极端情景下对我国电力生产消费带来的影响。实际上,为了降低贸易战对经济的影响程度,我国政府将可能采取多种措施,其中包括采取扩大内需、增加基建投资、加大“一带一路”建设等稳定经济增长,因此还有可能进一步拉动电力消费增长。且从中长期来看,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持续推进,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逐步扩大,我国对美国出口的受限产品,将有一部分转移到其他国际市场,逐步从其他国际市场得到弥补,对美国出口的受限产品对我国电力生产消费带来的影响将进一步削弱。
结论及有关思考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无论从我国的电力直接进出口,还是从600亿美元的商品出口受限来看,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电力生产消费带来的影响都很小。当前我国年出口电量仅占全社会用电量的0.3%左右;即使在600亿美元的商品全部停止出口的极端情景下,对我国电力消费造成的影响也仅占全年用电量的0.4%左右,而且我国还可以通过扩大内需,以及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寻找替代市场来得到弥补,进一步降低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电力生产消费带来的影响。
上述只是简要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中,最终商品出口减少对电力生产消费带来的直接影响。但商品的实际生产过程,其上下游产业链较长,整个流程包括资源和原材料的采掘、深加工,零部件的制造和生产,各环节的营销、服务等环节,最终商品的出口受限对其配套的上下游产业的生产都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因此,仍需要我们密切关注美国贸易关税政策动向,科学评估贸易政策影响的程度和持续时间,提前做好相关应对方案。
从全球经济的角度来看,自由贸易无疑是最优的选择,各国利用自身的优势,各司其职,能够实现生产的最大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经济最好的实践成果,享受到全球化分工带来的巨大利益。全球化分工和发展是正道,从历史的经验教训来看,贸易保护主义不但加剧国与国之间的矛盾,也会造成国内的经济竞争力下降。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经济全球化进程虽然有曲折和反复,但作为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不以个别人或个别国家的意志为转移,是任何力量都难以改变的。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进一步拓展开放范围和层次,完善开放结构布局和体制机制,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2018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要拓展能源国际合作,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落实《推动“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愿景与行动》;加强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化与相关国家的能源资源合作。因此,电力发展国际化是大势所趋,我们应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两会精神,以及国家有关部门的具体部署,坚持开放发展,加强与“一带一路”周边和沿线国家及地区的能源电力合作,为其他国家带去投资和贸易机会,并推动特高压输电以及核电、火电、水电“走出去”,带动相关装备、技术、标准和管理“走出去”;加快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积极参与全球能源电力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