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随着传统资源要素的比较优势减弱和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传统产业发展动力逐渐减弱,新兴产业正在培育,银川市正处于新旧动能的攻坚期。这就亟待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优势主导产业“枝繁叶茂”,新兴产业“茁壮成长”,促进新旧动力转换,实现换挡不失速、量增质更优的内涵式发展模式。从过去的实施反梯度战略到现在谋篇布局的10+X产业体系来看,我市产业转型升级顶住了经济下行压力,经济结构正在向着“三二一”转变,产业向着中高端迈进,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服务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17年,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677.13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81.27%,现代服务业发展实现了提档升级。2018年一季度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分别高于全国、全区2.9和1.2个百分点,稳居全区第一。服务业占比达到42.6%,上拉GDP4.5个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5.6%,贡献率高于第二产业11.8个百分点,服务业成为经济平稳运行的“压舱石”。同时,商贸物流、全域旅游不断提质增效,物流增加值增长4%,游客、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8.88%、29.74%。实现网络零售交易额38.66亿元,同比增长15.4%。互联网+、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经济发展新活力持续增强。二是工业向着高端化迈进。组建上海交通大学(银川)材料产业研究院、中国电科(银川)军民融合创新中心,形成对10+X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有力支撑。中关村双创园、丝路经济园率先建立企业式管理园区,引进甲骨文、联想等20家创新型企业,“两园三区”转型步伐加快。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8%,共享增材制造、3D打印和铸造产业国家创新中心、石墨烯、新能源汽车等项目稳步实施,产业层次不断提高,产业向着高端化、信息化、智能化迈进。银川高新区、银川经开区先后获评国家级绿色园区,共享集团等4家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发展取得新成果。新产业税收同比增长383.7%。三是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粮食产业种植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粮食作物总面积137.92万亩。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0.08亿元,同比增长2.4%。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净利润3.4亿元,休闲农业经营点达到275个,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势头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