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4日-15日,第三届“
海上风电领袖峰会”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峰会汇聚世界各国
风电精英,探寻海上风电创新方向。14日下午,在峰会举办的“大国重器—海上风电大型机组高峰论坛”上,中国船舶重公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总监张海亚致辞,张总给我们谈了海上风电应用的新潮构想。
以下是张海亚先生致辞: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首先非常抱歉,最近感冒了,可能待会儿会有点影响。大家下午好!我是张海亚。我想大家看到这个上面几个字的时候,大不一样,会有一点感想。
前面专家讲的非常好,我放一下这个是调动大家一些兴趣。
2017年海装新增装机105兆瓦,是全球5MW级别以上海上风电排名第四,2018我们目标加大装机推出前瞻性探索。开发海上风电有很多困惑,有一个问题大家都在讨论,行业也没有定论,大家都在说大,到底是大风轮还是大功率,我是用几分钟抛砖引玉,讲讲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问这个问题的人希望得到一个普遍规律,我也试图从一个普遍的规律上来解释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是第一个层次。3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单机组而言,风轮直径越大,单位千瓦发电量是不是越高,这个很好回答,相信大家有共识,不展开,就拿130MW和120MW结果大家很清楚。
第二个问题,同风轮直径,功率等级越高,单位千瓦发电量是不是越高。拿130和120MW。如果130MW小时数3000,及发电量600万,单位千瓦发电量3000。130-3MW小时2500,即发电量750万,单位千瓦发电量2500。
看第三个问题,在考虑全场容量一定的情况下,同风直径,功率等级越高,是不是单位千瓦发电量越高,这个简单说一下,拿六万风厂来算,那2和3MW计算,大家比较熟悉2MW和3MW。这里纯粹同一个平台比较。如果是2MW的小时数3000,单位千瓦发电量3000。如果3MW,如果小时数2500,单位千瓦发电量2500。所以这个答案性质简单算算,跟第二个答案是一样,这三个问题说明一个什么答案,单位千瓦扫风面积为是越大,单位千瓦发电量越大。这个大家可能会有点疑虑,这是跟行业规律背道而驰,什么问题,就是没有谈成本,只谈发电量不谈成本不靠谱。
第四个问题,全场容量一定的,同风轮直径,功率等级越高,单位千瓦成本是不是越低。这个道理很简单,功率等级低了,成本也高了,怎么破呢?很多人说你算一算就知道了,但是我这里需要得出一个普遍的规律。
第五个问题特定项目,全场容量一定情况下,同风轮直径情况下,功率等级是多少,单位成本发电量最高。过程推导我不展开,如图所示。可以看到随着平均风速的增大,单位千瓦扫风面积,带来单位发电量减少。机位减少,工厂投资建设减少了,抵消了单机发电量。这是什么意思,随着年平均风速增大,同风轮增加,单机额度增加才会使的发电量更高。
在单位成本发电量最高导向指引下,单机功率增大,单位千瓦扫峰面积增大是不可逆的趋势。海上风电而言需要考虑节约用海的问题。这里是我们了解到江苏省情况,平均单位用海下地64%。
所以当前机组驱使下,整机技术,高端为扫红面积,大功率是发展趋势,历史证明了这一点,红色点是风轮增速趋势,蓝色是额定功率的。这个单位扫红面积的风速,都是逐渐增加。
回到最初的疑问到底是大风轮好还是大功率好,貌似我已经回答了,但是各位肯定有疑惑,因为没有量化指标,这个根本想问的是在特定场质,风资源确定了,全场容量一定情况下,功率等级在多少是最合适的,过程不展开,我直接说结论,比如福建地区,按照现有的海上风资源和建设成本,它的安装,海缆等等费用差值2500万,按照30万项目预估,最优单位千瓦成本发电量会和这个机型匹配值大概什么地方,我们算下来2.52。在江苏地区就是4.59左右的机型。高单位的千瓦扫风面积是大兆瓦的机组。这是趋势。风轮直径是多少,额定功率怎么定义,这里不展开了。
在过去十年当中,对于整机会整体设计是这么理解,这么做的。下面看一个短视频。
现在放给大家听一下可以。总结一下我们前面这一段。
知易行难,知道不一样。大家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可靠是设计出来的,可靠性是验证出来的,我的看法就是没有验证过技术只能是PPT。
在子系统方面,除传动系统。
我们还对功率曲线。各项指标也比较优异,下面放一个短视频。
(视频播放)
说一千道一万没有批量数据站在台上还是有点虚心。我念给大家听(念…有稿)171利用率98.81。那么,对于海上风电而言,做到这些,我认为就像刚才友商说了仅仅是刚起步,25年生命周期需要更多强有力组织的保障。现在随便哪一个企业也有真金白银告诉你他也有6MW和8MW,我相信大家都不敢买,所以海上风电,品牌更为重要。
我们集团是中国最大的造船集团,比较知名的有辽宁号。国家七个研发中心幼7个在国家级。17万员工当中是1/3科研人员,掌握核心技术是根治于我们骨子里的信念。海我们充分利用现有军品开发中相似成熟经验,协调创新,实现系统高可靠性。完善的产业链配套体系,高水平技术体系,独立健全的体制机制,为风电保障提供了坚强的支撑,经过十几年积累和沉淀,无论是陆上风电还是海上风电,我们所有机型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包括专项设计能力,与工业连协同设计内能力,以及设计验证等等能力。同时,在去年工信部的绿色制造课题当中,海装企业两家当中一家入围的,下面播放一个短视频。
(视频播放)
需要跟各位汇报的视频里的机器人也是我们研发制造的。
下面我汇报一下浮动式10MW的结构。海装在联合载荷仿真,控制运维等方面开展相关的工作,特别是双,单机协调控制上实现了创新。
该项目在荷兰进行了水池实验…
10MW我们开展了一些工作,这里不展开。这里想说为什么要做10MW,为什么做浮动式,我不知道其他企业怎么想的,海上风电跟陆上分点很不一样。海上的未来只能离岸越来越远,越来越深。……
这里我做一下海装解释…。我们希望建成一系列的海上智慧浮岛群,下面给大家放一个生态鱼场的视频。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局司李鹏提到积极稳妥推进海上风电的发展,我非常同意这个观点,大家知道海上风电不同于陆上风电,风险大。…。
能够自主知识产权整机更少。所以,这里我非常感谢能源集团在7年前海装机会…。
三面前有一篇文章,走向深海,中国拿什么跟西门子竞争。但是有一句话。…
习总书记说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不忘初心掌握核心技术。
谢谢大家。
(根据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