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蓟州东部的于桥水库,是国家重点大型水库之一,始建于1959年,1960年7月完成第一期工程。早期的于桥水库为蓟州人民的农业灌溉和生活用水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毗邻水库的诸多村庄也在客观上造成了水库不同程度的污染,回忆于桥水库的发展变迁,曾经在那里工作过的历振山感慨万千。自1998年以来,蓟州区先后开展了拆除水库网箱、清除鱼池、库区禁游、禁止采砂、沟道治理、林内生活垃圾整治及厕所改造、建设湖滨林带等水库综合治理工程。同时,严格限制水库周边工业企业发展。2013年下半年,在对库区南部居民实施迁移的同时,启动新一轮水源保护工程,通过实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生态文明村建设、畜禽养殖技术改造、水库封网管理等措施,保证天津市民饮水安全。这几年,库区22米高程线以下警戒区内所有鱼塘虾池予以全部清除,并按照“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湿地则湿地”的原则全部植树种草,实施林草湿地工程。白庄子湿地、大巨各庄湿地、淋河湿地等湿地荷花、蒲草、芦苇竞相生长,与烟波浩渺的水库融为一体,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净化水质同时也向人们宣传了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为了改变种植业影响水源地的状况,蓟州区在于桥水库周边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推广金银花、蓝莓、绿色蔬菜、优质核桃四大板块农业,采取统种统管的方式,实行科学管理,目前已经初见成效,生产的蓝莓、金银花饮品、辣椒已经走上市场,进一步推动库区群众增收致富。与此同时,水库南岸的移民迁建和复垦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原来的库区百姓也陆续搬进了新楼房,享受上了城里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