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8-20日,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举办“ESIE2019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19)”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开幕。ESIE2019沿袭“会、展、赛”3+N融合互动的形式,以“技术应用双创新,规模储能新起点”为主题,通过组织主题演讲、高层对话、展览展示、专题研讨、项目考察、新品发布、技术交流、媒体推广等多种活动,多维度精准对接全球储能市场与应用,助力中国储能企业与国际接轨,为储能企业搭建与政策制定者、规划者、电网管理者、电力公司、能源服务商等交流互动平台。会上,Amber Kinetics公司大中华区经理曹子维对储能产业的发展做出肯定,他指出:“我们飞轮储能的充放电效率目前可以很自信的告诉大家是86%以上,DC-DC,循环寿命是11000次,觉得有信心可以做到,这个也是我们相对于传统锂电现在市面上的主流优势之一。还有一点就是说我们可能相对于刚才几位介绍的飞轮运用,我们偏中低速,我们的速度比较低,所以在热的这一方面可能需要做的工作没有那么多,所以我们在Hbeck这边其实不需要任何外加的辅助。”
,Amber Kinetics公司大中华区经理 曹子维
致辞原文:
过去这几个报告技术性都比较强,我技术性没那么强,首先我有个问题,就是咱们在座多少人看过最新有个纪录片叫做《我们的星球》?是美国银背影业公司公司过去五年里面拍的一个关于地球的纪录片,叫做《我们的星球》我那天出差就在那儿看,其中有一个镜头是说俄罗斯、北极极地其中有一片地方原来是海洋,因为气候变化现在变成了礁石,陆地就露出来了,但是这帮海象,成千上万的海象它们不知道,它们还以为还是海洋,所以它们该去那儿迁徙还是去那儿迁徙,造成交通拥挤,整个地面上挤的全是海象。因为实在太拥挤了,其中有些海象没办法,就必须爬到非常高的悬崖上,这样就不那么挤了,但是存在一个吃饭问题,就是说到了捕食的阶段它们就没办法,发现自己已经在非常非常高的地方,这时候出现了一个令人非常心痛的画面,就是这些海象居然直接就跳下去了,直接就摔死了。就在那一瞬间,我忽然觉得在我们日常的这些琐碎的事情,我们身为一个做技术的人员,想把技术做得完美,想把这个技术做得经济性更强一些,这些我们成天头疼的事情,我们是为什么?那一瞬间忽然觉得我做的事情其实还挺有意义,说不定可以帮到气候变化这个事情。一点题外话。
给大家介绍我们公司,叫Amber Kinetics,这是我们的产品,大家看到现在就是我们标准产品的一个规格书,右侧蓝色部分就是飞轮本体,直径1.3m,高也1.3m,中间金属部分就是转子部分,现在也是低碳钢,跟刚才一些同行们他们的技术估计有类似之处,这个转子本身大概2t,整个飞轮大概4.7t接近5t,功率是8千瓦,32千瓦时,所以为什么我的标题立的是另辟蹊径,因为我们的确还跟刚才几位介绍的飞轮的应用还不太一样。
我们的充放电效率目前可以很自信的告诉大家是86%以上,DC-DC,循环寿命是11000次,觉得有信心可以做到,这个也是我们相对于传统锂电现在市面上的主流优势之一。还有一点就是说我们可能相对于刚才几位介绍的飞轮运用,我们偏中低速,我们的速度比较低,所以在热的这一方面可能需要做的工作没有那么多,所以我们在Hbeck这边其实不需要任何外加的辅助。
简单介绍一下这个系统的概观,其实跟现在主流的锂电池系统基本上拓扑结构非常像,左边就是现在飞轮本体,我们目前默认的安装方式是地下安装,外壳有一个钢制的罐子,先挖进去然后把飞轮吊装下去。为什么在地下,跟刚才好几位提到的原因一样,就是安全的问题。橙色就是电,直流电出去,DC-AC逆变器就是非常常见的电池储能系统的逆变器,连接到电网。底下这个深蓝色部分更多的是数据和控制部分,我们有一个电池管理系统BMS,我们叫飞轮管理系统,稍微有点不一样可能是我们的功能范围比BMS更大一点,因为我们不仅对飞轮有控制,而且对外面客户的系统进行直接的数据互换和控制。这边就是很典型的一些新能源整合的一些东西,大家都很熟了。
为什么做这件事情,我本人其实之前做了六七年锂电,铅酸,对电池还比较熟,大概是两年前我跳到这个公司。我也是看中他们有一些他们自己的技术上的一些特点,相对于锂电池来说还是有一些技术上的优势。
刚才有同行提到安全问题,我觉得咱们储能行业2018年号称在中国是储能元年,但现在真的是要重新好好的考虑这个问题,就是关于安全,据我所知韩国前一阵子有政府强行的让储能系统大面积地停机,就是因为出了很多安全事故,就在我刚从美国前几周回来之前,美国亚利桑那州又着了一次火,所以还是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一般给我们客户强调的是环保性还有高回收,因为95%的材料都是钢,所以等系统退役以后还是有很多经济性的残值给客户。
在去年2018年6月份我们在拉萨做了一个示范性的项目,业主是运高(音)新能源,我们在他60兆瓦的光伏厂里面做了两套一个系统,大概的一个安装流程就是这样,从1-5,中间那个穿蓝色衣服的是我。
跟光伏其实非常类似,就是你如果要做大功率,比较大的系统的话,要有一个矩阵在,大概效果图就是这样,可能大家也注意到占地面积的这个事情,这是大概一百台,两亩半的地,如果你做到4兆瓦时的话大概需要三亩地,这也是我们目前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用地的问题,我们自己也有一些想法,说看能不能跟光伏用地相结合这样优化一些。
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公司,我们是一个年轻的老公司,为什么这么说?就是成立非常早,2009年,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硅谷的公司,我们的很年轻的总裁叫焦勇,他碰到加州伯克利的一个教授他们两个联合成立的,后来拿了一些美国能源部的钱财做了一些科研,大概在2016、2017年我们算是产品定型,现在正处于量产爬坡阶段。这就是我刚才说的两位创始人。
这个是夏威夷电力,这个项目也是我亲自做的,我们在2018年1月份完工的,夏威夷大家也知道,这基本上就是美国储能的新建厂,有什么新技术,新想法先在夏威夷试一遍。今年年初我们也跟台湾电力也有合作,在他们台湾电力综合研究所也做了一些示范性项目。
谢谢大家!有什么问题欢迎问。
提问环节:
主持人:有什么问题吗?
听众:我问一下您刚才说假如是1MW/4MWh的系统,它的经济性怎么样?成本大概是个什么情况?
曹子维:成本当然这就是每一个公司最机密的事情了,但是我现在可以给你分享一下,我们有一个目标就是在2019年年底实现每瓦时两块钱。
主持人:说这2块钱的事,当时就有人来问我了,现在在咱们后面可以讨论这个事,到底是几块钱人家很关心,如果你要真做到2块钱,电池做不下去了怎么办?因为现在虽然电池才几毛钱,不到1块钱,但是我们的寿命不是它的好几倍吗?这样一算起来可能就是问题了,当然需要大家努力。
曹子维:给大家强调一下,也是我跟我的客户一般反复强调的,就是你在算这个经济账的时候也要算度电电价,更合适更合理的指标。
听众:既然飞轮储能已经到了大储容量的阵列式的技术水平,有没有一个对比,比如储能从占地面积上,从经济性上,或者周期的经济性上,来和现在的电池储能技术有一个对标,如果上技术上对标有一定竞争性的话,是不是我们现在电池储能系统的一些应用场景可以由飞轮阵列来实现?
曹子维:是这样的,这个技术我看它并不是一个完全代替锂电池的一个方案,为什么?因为它有自身的限制在,像用地面积,有很多工商业应用的CNI这样的,中关村比如想来一套,地贵的要死不可能装,所以你瞄准的只能是这种征地成本比较低的一些地方,西部新能源比较发达的地方,这可能是一个更合适的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