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30日,2019中国(山西)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盛大举行。在高峰论坛现场,
智能电网与能源互联,成为与会专家学者的热议焦点。迈入智能电网的第二次革命,电力智能化在绿色、低碳方面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也肩负着能源电力转型的关键重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余贻鑫在会上表示:“智能电网是个典型的物联网,是带有颠覆性的,是多能源的
智慧能源网的核心,国内国际市场极其巨大。”
高比例风光发电需要智能电网多元调配
建设美丽中国,推动能源革命,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高比例的可再生风能和太阳能发电。据余贻鑫表示,当前,我国风光电量占总电量比重仅有6%左右,发展空间巨大。根据权威机构预测,2035年我国风光电量之和占总电量的比例将达到25%左右,2050年这一比例将进一步提高到50%左右。巨额的可再生能源消纳,必须依赖智能电网的多元调配。
余贻鑫表示,实现高比例分布式风光电能消纳的关键在于实现其多变性的就地(终身)解决,即未来电网必须将责任分摊到终端承担,所以需要采用需求响应、储能、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等多种技术。因此,需要一个功能合理的电网,来集成相关各方,并提高能源脱碳,转利用过程的效率,这个电网就是智能电网和成熟的市场环境。
据余贻鑫分析,传统电网无法适应大量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电力,解决办法只有依赖智能电网——它具有电力和信息的双向流动性,能够建立起高度自动化和广泛分布的能量交换网络,把分布式计算(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和通信的优势引入电网,达到信息的实时交换和社会层面上瞬时的供需需求。
五大优势引领未来电网高能发展
迈入电网的第二次智能化建设,发展重点将在110KV等低压领域。由于现代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发展速度迅猛、价钱低廉,如果将其与低压电结合,那电网成本和效益比值会非常明显。依靠通讯互联的智能电网,将呈现以下五大特征优势:
首先,用户能积极参与电网优化运行。通过智能电网,消费者可拥有信息,且能介入和积极参与系统的运行优化——需求响应和分布式能源。
其次,电网能容纳全部发电和储能选择。当前,传统电网中央发电占优,对分布式发电接入有许多障碍。智能电网的发展,将拥有高渗透率的、“即插即用”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
第三,智能电网能够使新产品、新服务和新市场成为可能。得益于智能化的电网布局,未来将会建立更加成熟的、很好集成的趸售电力市场,为消费者扩大新的电力市场。
同时,智能电网能够为数字经济提供电能质量,优化资产利用和高效运行。智能电网的发展,能够提供多元的质量以及价格方案,供市场快速解决问题,保证电能质量。同时,升级之后的智能电网,极大地扩展了电网参数的采集,能够把运行数据同资产管理结合起来,提升运行质量与效能。
另外,智能电网能够自动检测所存在的问题并做出响应,可有效预测并对系统干扰做出反馈。面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袭击,能够迅速恢复响应,具有快速的复原能力。
智慧能源建设聚焦大数据价值挖掘
灵活可控的智能电网发展,需要基础设施和ICT技术的融合。聚焦智能电网建设十余年的的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配电研究所副所长、教授级高工张东霞也认为,智能电网,是伴随着新能源的介入和信息通讯技术的渗透而来。
她提到,智能电网再往前一步,就是智慧能源与能源互联网。当前,国网积极向能源互联网转型,坚强智能电网和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成为重中之重。而大数据的价值挖掘,将成为智慧能源发展的关键。
张东霞认为,能源互联网是一个核心枢纽,将平台与用户终端连接起来。当前正大力布局的泛在电力物联网,将围绕电力系统各环节,充分应用移动数据、人工智能实现数据的共享与融通。
她介绍到,大数据能做发电预测、负荷预测、非进入式负荷分解、电压预测、还有储能预测控制、微网控制,功能强大。电力系统越来越复杂以后,包括智能语言的设置、无人机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提炼,都需要互联网大数据的分析计算。甚至于面对破坏系统的安全威胁,都需要大数据挺身而出。
但是,张东霞也特别强调,当前我国能源转型电力大数据的价值挖掘,平均数仅有4%,其巨大价值远没有实现。她提到,大数据的挖掘从低到高,价值体现取决于数据、模型和算法,要经历几个阶段。能源互联网建设好不好,最后取决于能不能把数据的价值挖掘出来,在这个市场上,我们还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