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发电成为了全球能源开发再利用的关键研究方向。据外媒报道,德国公司SINN Power开发出世界上第一个浮动混合可再生能源平台,可同时利用波能、风能和太阳能生产电力,成为一个完整的海上离网能源解决方案。该平台可为岛屿提供可再生能源,有助于部署海上风电场。风力发电就是海洋能最直观的体现,据悉,海洋能是一种蕴藏在海洋中的可再生能源,包括潮汐能、波浪引起的机械能和热能。海洋可再生能源包括海上风电、潮流、洋流、潮差、波浪能、海洋热能、盐度梯度和生物能等。
可再生能源发电包括哪些
据了解,可再生能源,可以循环使用,能够有规律地不断得到补充,没有使用期限,也不会因长期使用而减少。如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均为可再生能源。这些都可以利用来发电的。
可再生能源的历史
在19世纪中叶煤炭发展之前,所有使用的能源都是可再生能源,其主要来源是人力和畜力的形式利用牛,骡,马,水磨和风磨粮食,和柴火。在右边的美国能源使用的两幅曲线图中,直到1900年的石油和天然气的重要性,和风能和太阳能在2010年发挥一样的重要性。
除了核能、潮汐能、地热能之外,人类活动的基本能源主要来自太阳光。像生物能和煤炭石油天然气,主要透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太阳能储存起来。其它像风力,水力,海洋潮流等等,也都是由于太阳光加热地球上的空气和水的结果。
木材
柴是最早使用的典型的生物质能源,烧柴在煮食和提供热力很重要,它可让人们在寒冷的环境下仍可生存。
役用动物
传统的农家动物如牛、马和骡除了会运输货物之外,亦可以拉磨、推动一些机械以产生能源。
水能
磨坊就是采用水能的好例子。而水力发电更是现代的重要能源,尤其是中国、加拿大等满是河流的国家。
风能
人类已经使用了风力几百年了。如风车,帆船等。
太阳能
自古人类懂得以阳光晒干物件,并作为保存食物的方法,如制盐和晒咸鱼等。
地热能
人类很早以前就开始利用地热能,例如利用温泉沐浴、医疗,利用地下热水取暖、建造农作物温室、水产养殖及烘干谷物等。
海洋能
海洋能即是利用海洋运动过程来生产的能源,海洋能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海洋温差能和海水盐差能等,一些沿海国家的海岸线,就很适合用来作潮汐发电。
生物能
生物质能是指能够当做燃料或者工业原料,活着或刚死去的有机物。生物质能最常见于种植植物所制造的生质燃料,或者用来生产纤维、化学制品和热能的动物或植物。许多的植物都被用来生产生物质能,包括了芒草、柳枝稷、麻、玉米、杨属、柳树、甘蔗和沼气(甲烷)牛粪等。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0-2025年中国海洋能行业发展趋势与“十四五”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显示:
海洋能的发展前景规模分析
海洋中是一个巨大的能源宝库,潮汐能、波浪能、盐差能等,其中波浪能由于其具有能量密度大、能源分布广泛等特点,在海洋能的开发中占有一定的优势。漫长的海岸线和广阔的海域决定了中国具有丰富的波浪能,开发潜力巨大。中国的波浪能开发利用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于1975年制成并投入试验了1台1000W的波浪能发电装置,并进行了改良和升级。
在波浪能发电站建设方面,广州能源所在1989年建成3000W的多振荡水柱式波浪能电站,于1996年试发电成功,升级成为一座20kW的波浪能电站。广东省汕尾市在2005年建成了世界上首座独立稳定的波浪能电站。近些年来,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技术中心等单位先后在技术上有所突破。就目前波浪能发展概况来看,无论从技术层面还是从规模层面尚未达到大规模集中发电程度,但是波浪能发电产业这些年来一直稳步发展,应紧跟相关国家政策的要求,解决相关技术难题,波浪能产业的发展必将为世界能源产业做出重大贡献。
海洋温差能储量巨大且绿色环保,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哺海洋养殖,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高精度数值模拟方法是未来温差能工程运营中资源评估、可行性分析和环境影响评估的主要手段和发展趋势。提高温差能发电系统的效率和净功率,加强对温差能发电装置安全稳定性和冷水后处理的研究,提高装置使用寿命和冷水的利用率,以此提升温差能发电的综合经济效益是未来温差能发展的重点。
2018年,海洋电力行业全年实现增加值172亿元,比2017年增长12.8%。从能源结构看,我国是一个“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1993年,我国首次成为石油的净进口国;2006年成为天然气的净进口国;2009年成为煤炭的净进口国。我国能源资源约束日益加剧,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调整结构、提高能效和保障能源安全的压力进一步加大,能源发展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与挑战。目前,我国非常规油气和深海油气资源开发潜力虽然较大,但海洋石油开发既是发掘能源的过程,也是消耗能源的过程。
中国海洋可再生能源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海洋能资源潮汐能、波浪能和海洋温差能是海洋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形式。据测算,仅我国南海蕴藏的温差能,每年就能发电5亿千瓦时。利用海洋能发电,不仅能够为我国沿海尤其是岛屿、海上石油平台的能源供应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还可用于反季蔬菜大棚、水产品养殖等附属开发。
2017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77611万亿元,增速为6.9%,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4%,与上年持平。海洋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占沿海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接近17%,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对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海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6%、38.8%和56.6%,海洋三次产业结构连续6年保持“三、二、一”的态势。海洋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继续发挥着海洋经济稳定器的作用。海洋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结构不断优化。
目前,全国已形成国家、省、市、县4级环境监测网络,共有专业、行业监测站4800多个,其中环保系统2200多个监测站,行业监测站2600多个。开展海洋环境监测的300多个,主要隶属于国家海洋局、海军、地方省市。
2018年,海洋电力行业全年实现增加值172亿
数据来源:国家海洋局
中国海洋可再生能源市场需求结构分析
从能源结构看,我国是一个 “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1993年,我国首次成为石油的净进口国;2006年成为天然气的净进口国;2009年成为煤炭的净进口国。我国能源资源约束日益加剧,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调整结构、提高能效和保障能源安全的压力进一步加大,能源发展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与挑战。目前,我国非常规油气和深海油气资源开发潜力虽然较大,但海洋石油开发既是发掘能源的过程,也是消耗能源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