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正处于能源转型的关键时期。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全球能源转型:2050路线图》报告中显示,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给总量中的占比达到2/3,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占比将高达85%。同时,国际能源网/光伏头条记者了解到,丹麦、挪威、芬兰等多个国家规划提出2050年前实现100%可再生能源。
在中科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许洪华看来,从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过渡是我国能源架构变化的主要趋势,其中必将经历可再生能源适应化石能源架构,化石能源适应可再生能源为主架构,以及最终构建可再生能源系统架构等三大共存阶段。
他还预测,2050年可再生能源将成中国主导能源,其是实现替代化石能源的根本途径。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多能互补、源网荷一体化规划设计、能源与能源与建筑、交通、物联网等其他领域融合是未来能源架构的主要应用形式。
行业人士都了解,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规模一直在持续扩大,并始终位居全球首位。国际能源网/光伏头条关注到,2010-2016年光伏、风电装机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58%、30.9%;2019年我国光伏发电、风电首次“双双”突破2亿千瓦,其中光伏发电装机2.04亿千瓦,风电装机2.1亿千瓦,分别同比增长17.3%和14.0%。
对于可再生能源未来的发展,许洪华表示,系统技术、专项技术以及通用技术的创新是关键;从专项技术而言,目前光伏、风电等系统技术以及关键装备技术需要持续提升,同时储能、电力电子、材料等通用技术需要进一步与之匹配支撑。
“技术创新是关键,非技术因素同样重要。”许洪华强调,下一步要通过电力市场交易、灵活发电控制、储能装置和需求侧技术以及扩展输电基础设施等方式来提高常规发电厂调节灵活性,适应可再生能源比例的逐步提高。
此外,对于业内备受关注的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许洪华表示,做好传统能源发电的灵活性改造和可再生能源的协同发展,可大大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接入和消纳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