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新旧能源交替、国家环保政策趋紧、区域新旧动能转换的产业变革背景下,传统能源大省山东开始对新能源提前布局。
2020年6月24日上午10点,山东省政府召开专项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山东省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显示,山东省委、省政府把加快氢能产业发展作为超前布局先导产业、抢占新能源技术制高点的重大举措,未来山东将“构筑两大高地、布局两大集群、培育壮大鲁氢经济带”。
“构筑两大高地”是指围绕“中国氢谷”“东方氢岛”建设,将济南打造成为氢能产业创新研发、装备制造、商务会展、商业应用基地;将青岛发展成为氢能轨道车辆及船舶研发制造、氢能港口机械及物流应用、氢能热电联供及固定式、分布式电源研发应用基地。
“布局两大集群”,即形成以潍坊、淄博为龙头的燃料电池及关键材料产业集群和以聊城、济宁为龙头的燃料电池整车及氢能制储装备产业集群。
借助两大高地引领示范作用,带动两大集群氢能产业快速发展,培育壮大青岛—潍坊—淄博—济南—聊城—济宁为重点区域的“鲁氢经济带”。
数据显示,工业大省山东“传统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高达94.5%,高于全国8.7个百分点,已成为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无论是全球产业趋势、区域发展形势还是企业个体命运,都倒逼山东能源结构向新能源布局、转型。
氢能被称为最清洁的能源。目前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氢能用户,2016年煤制氢产量已达1800万吨,但多就地用于合成氨、石油炼化等工业领域,远离人们日常生活消费。山东是工业副产氢第一大省,每年有400多万吨的副产氢,在发展氢能产业方面有基础和优势。
2018年,山东省完成了《山东省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8-2025年)》《山东省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8年)》,强化了规划对氢能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2019年初,山东省成立全国首个省级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联盟;6月,中国氢能联盟在山东发布全国第一个《中国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成为支撑氢能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目前,山东省已建成6座加氢站,其中5座日加氢量在500公斤以上。在济南、潍坊、济宁、聊城等市开展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的示范运行,已开通燃料电池公交专线7条。目前,全省氢燃料电池汽车上牌数为242辆。今年3月份,潍柴集团举办了“潍柴20000台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工厂正式投产”仪式,标志着山东省氢燃料电池业务走出迈向全球一流商业化的关键一步。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靖士宽表示,山东省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刚刚起步,下一步山东将计划着力提升制储运氢及成套装备的生产能力,提升燃料电池系统产品品质,提升燃料电池汽车整车集成与控制系统性能,提升山东省燃料电池轨道交通、港口机械和船舶等装备水平。
根据该《规划》,山东围绕建设国家氢能与燃料电池示范区,计划“三步走”。从现在起至2022年,为全面起步阶段——产业发展制度体系逐步建立,工业副产氢纯化、燃料电池发动机、关键材料和动力系统集成等核心技术率先取得突破,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加氢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燃料电池汽车在公交、物流等商用车领域率先示范推广。2023年至2025年,为加速发展阶段——产业链条健全完备,燃料电池核心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制氢、储运、加氢及配套设施网络逐步完善,氢能在商用车、乘用车、船舶、港口机械、分布式能源、储能等应用领域量化推广。2026年至2030年,为塑造优势阶段——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全面提升,关键技术综合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企业和品牌,建立氢能产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业态深度融合的新型智慧生态体系。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关兆泉表示,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山东计划建成集创新研发、装备制造、产品应用、商业运营于一体的国家氢能与燃料电池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