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中国“十四五”电力规划制定的窗口期。无论是今年1月国家能源局召开的“十四五”电力规划工作启动会议,还是今年5月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强调了进一步提升电力供应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性。在中国能源转向追求更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阶段,未来五年要以何种途径来实现能源安全和电力供应稳定,已成为能源业内广泛讨论的话题。
从2019年开始,关于继续扩大煤电装机规模以保障电力供应安全的声音不断涌出。国网能源研究院认为,2030年前后中国电力系统中需要12亿千瓦以上的煤电装机;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建议煤电装机在2030年达到13亿千瓦的峰值;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则认为煤电装机到2035年要达到14亿千瓦才能满足电力需求。但另一方面,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也提出,“十四五”期间中国无需新增煤电装机。各方对中国煤电未来增长空间的判读出现如此巨大分歧的关键点在于,在确保未来电力安全和满足最大电力负荷的不同解决方案中煤电应扮演何种角色。
中国从2015年开始出现煤电产能过剩的问题,煤电机组利用率持续下降,年运行小时数从2014年的4746小时下降到2019年的4384小时。中国电力系统近几年一直存在整体电力过剩、而尖峰电力短缺的问题。如果依赖增加电源来满足最大电力负荷需求,将付出极大的经济代价,造成严重的投资浪费和电力资源挤压。
图表制作:绿色和平
2020年6月15日,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与袁家海教授研究团队发布《中国电力安全经济性分析和保障路径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影响中国电力供应安全的关键问题——尖峰负荷缺口进行了保障路径研究,并评估了不同保障方案的经济代价。
《报告》指出,若中国继续存在2018年的电力缺口规模,即各省电力缺口总和2454万千瓦,用新增煤电来满足尖峰负荷缺口将造成每年约70.2亿元的投资浪费。
中国的电力缺口集中出现在夏季高温时段,以非常规的空调电器为代表的温控负荷的快速增加,使得用电负荷变得尖峰化。在部分地区,全年最大负荷95%以上的尖峰持续时间低于24小时,97%以上的持续时间则更短。尖峰化的用电负荷将成为未来的常态,对电力系统的供应安全提出巨大挑战。而解决电力缺口问题不能孤立地聚焦尖峰负荷供应,而要从电力系统的整体角度出发,优化电力供应结构,从根源上解决电力缺口问题。《报告》的研究结论指出,相比于新建煤电机组,满足尖峰负荷有其它更经济的方案。延寿煤电机组适合在较低利用小时数下供应高峰负荷,同时需求侧响应也将成为调峰的有效手段。
数据来源:报告研究团队调研数据
图表制作:绿色和平
前能源基金会清洁电力主任陆一川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指出,新增煤电装机并非填补电力供给缺口的优化选择。如果短期内的供需矛盾主要反映为高峰时段的可调出力不足,也就是电力平衡问题,那么新增煤电装机就显然不是应该的选项了。因为中国需求侧响应的潜力还远远没有被发掘出来。在目前这个转型的关键节点,解决同样的电力平衡问题,在需求侧做文章社会代价要小很多。
与此同时,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计划也大力推进了大数据和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等新基建的发展。这些新基建未来将有助于更好地预测用户需求,管理能源调度,优化电网调峰。
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所长鲁刚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随着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推进,如果未来通过数字化、通信等技术让商场实现与电力系统的双向感知,实时了解电力系统需求,并能通过调节温度获得利益,就可以顺利实现需求侧的响应。同时,2019年12月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2021-2035)》(征求意见稿)提出,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V2G)能量互动。“鼓励地方开展V2G示范应用,统筹新能源企业放电、电力调度需求,综合运用政策经济性手段,实现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能量高效互动,降低新能源汽车用电成本,提高电网调峰、调频和安全应急等响应能力。”大数据和新能源车充电桩等新基建的大力发展将进一步强化电力安全,并减少电力体系对新建煤电的需求。
目前,中国经济的列车已经坚定地行驶在高质量、可持续的绿色发展快车道上。但近几年来,能源产业始终在传统煤电的慢车道上反复启停,这背后有多重原因,既有部分地方财政方面的考量,也存在着对保守供电模式的惯性思维。进入“十四五”规划的窗口期,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僵化单一的电力供应思路,把握好新能源、新基建、大数据等技术发展的机会,经济合理地保障电力资源充裕。采用多种电力资源协调配置、电网调度、需求侧响应、储能等更经济可行的技术方案,并充分利用跨区电网和自备电厂来满足短时的尖峰电力缺口。这将可以避免盲目扩张煤电带来的经济代价和资源浪费。
尽管当下世界经济和能源需求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但为了实现中长期的能源发展战略,中国“十四五”电力规划思路应该保持战略定力,充分考虑中长期中国能源战略以绿色低碳为方向的需要,从而避免继续在传统煤电慢车道的“反复启停”,尽快并入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发展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