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内蒙古大力发展现代能源经济,让煤可以变成电,可以制成油,还能够变成五颜六色的染料。内蒙古黑色的煤,走出一条绚丽缤纷、千变万化的七彩之路。内蒙古的现代能源转型,交出一份亮丽的“答卷”。
这段时间,天气转凉,全国各地即将迎来冬季用电高峰期,在通辽市扎鲁特旗的±800千伏扎鲁特到山东青州特高压直流换流站,工作人员通过输电线路通道可视化系统等技术手段,保障输送山东的线路安全。目前,内蒙古通过三条特高压线路,每年向千里之外的山东省输送235亿度电,相当于山东省用电量近5%,山东省每20户人家,就有一户用的是来自内蒙古的电。
国网通辽供电公司副总工程师 曹志刚 :目前鲁固(扎鲁特至山东青州)直流输送能力已达到650万千瓦,截至今年9月26日,累计向山东地区输送清洁电能约630.57亿千瓦时。
“十三五”期间,内蒙古电力外送范围扩到华北、东北、华东,外送能力达7000万千瓦,其中已建成的三条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和三条特高压交流输变电通道,输电容量达到4400万千瓦。
2019年,内蒙古外送电量超过2000亿千瓦时,居全国第一。至2020年上半年,内蒙古电力总装机规模超过1.3亿千瓦,位居全国第二,发电量跃升全国第一。
内蒙古煤炭资源丰富,十三五期间,内蒙古积极推进原煤、天然气,能源基地、煤制燃料等项目建设,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坚实保障。到2019年,全区煤矿采煤机械化率达到98%以上,煤炭行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今年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原煤生产企业生产原煤4.7亿吨,销往区外2.2亿吨,有力保障了相关省市的原煤需求和能源供应。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纪委书记 张宏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们国家最大的产煤地区,同时也是保证全国煤炭安全稳定供应的重点地区,通过“十三五”的快速发展,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工业正在朝着高质量、智能化 、现代化的发展之路上快速发展。
眼前这些五颜六色的液体,看着像是一瓶瓶饮料,其实这是用于高端户外服装的染料,具有牢固度高,清洁安全等特点。这种染料的原料,是来自于乌海市煤焦化过程中苯、萘等副产品。黑色的煤炭,在这里变成五颜六色的染料。乌海市青石化学建设的5万吨高牢固分散染料项目,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如今,内蒙古煤化工企业以煤为原料合成甲醇,再通过甲醇制取乙烯、丙烯,最终能够制成各种生活用化纤、塑料制品,煤炭由黑到白,身价翻了几倍。
乌海市青石化学公司副总经理 崔田 :煤焦化过程煤是要裂解,裂解生成焦炭,在这个过程中,煤里边含有一些有机的成分,(通过)提炼,然后深加工,扩展出各种各样的化学产品来,不断地复配,可以复配出上千种颜色。
十三五期间,内蒙古煤化工产业发展迅速,一批规模大、技术水平高的煤化工项目陆续投产。久泰能源与清华大学合作采用制芳烃技术,让煤化工产业实现新突破,产品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内蒙古汇能煤化工公司累计生产23.6亿立方米天然气,投资72亿元开工建设的二期项目,将建设全球最大的水煤浆气化炉,实现年产12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
目前,内蒙古甲醇产能达到1千多万吨,工艺技术装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煤制油产能150万吨,位居全国前列;煤制天然气产能17亿立方米,约占全国的35%。
内蒙古已建成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煤制二甲醚五大国家级现代煤化工示范基地,现代煤化工产能产量规模均跃居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