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的持续复苏,制造业总体持续回暖,叠加气象部门对今年冷冬的预判,我国煤炭市场需求逐步增加,一些业内人士预计,今年冬季煤炭市场整体供应或将趋紧。目前,有关部门及煤炭上下游企业已开足马力,全力确保冬季煤炭供应充足。
多重因素促煤炭需求增长
“相对于国外,国内疫情已基本得到有效控制,我国经济已步入复苏的快车道。同时,临近年底,各省加足马力稳经济,对工业用电有所支撑;基建及地产作为经济稳定器,开工率或将加快提增,从而利好水泥、建材等非电用煤需求联动稳增。”煤炭行业专家李学刚告诉笔者,在工业用电量增长的同时,随着北方大部分地区进入供暖季,沿海地区气温逐步转冷,民用电支撑也将逐步回增。
11月4日,国家气候中心发布信息,预计今年冬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全国大部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低,隆冬季节(2021年1月)可能出现大范围强低温雨雪过程。
李学刚表示,今冬的“拉尼娜”现象可能引发的大范围极端低温天气,叠加国外疫情对我国部分行业外贸需求增加,拉动我国制造业生产上升走势,也会加大用电需求。“而随着水电进入枯水期,挤出效应减弱,火电压力明显加大。今冬动力煤旺季需求或超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在煤炭需求上涨的同时,一些煤炭主产区也加大了对安全生产的督导。为了确保煤炭生产安全,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于近期下发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严厉打击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等违法违规行为。随后,国家煤矿安监局召开全国煤炭安全生产紧急视频会议,指出当前煤矿面临的风险较多,煤炭保供压力增大,违法违规开采行为抬头,要求充分认清当前安全形势的严峻性,扎实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各项工作。
山西、陕西先后下发开展全省煤矿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的紧急通知。排查时间直至2021年1月31日,为期三个月。与此同时,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也发文禁止超量生产。“随着安监措施趋紧趋严,预计今年最后两个月,主产地产量继续扩大的可能性有限,供给紧张局面依然存在。”李学刚说。
进口量环比快速下降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9月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原煤产量达3.3亿吨,同比下降0.9%,日均产量环比增长5.0%;1~9月累计产量27.9亿吨,同比下降0.1%。10月以来,煤炭主产地采取多种措施有序释放先进产能,煤矿生产情况有所好转,煤炭产量环比继续增长。
而根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10月全国煤炭进口量1372.6万吨,较去年同期的2568.5万吨减少1195.9万吨,下降46.56%;较9月份的1867.6万吨减少495万吨,环比下降26.5%,煤炭进口规模连续三个月快速下降。1~10月全国累计进口煤炭25315.5万吨,累计降幅8.3%,降幅较1~9月的4.4%有所扩大。
“若按照2017年煤炭总进口量2.7亿吨来执行‘平控’政策,今年最后两个月进口煤配额所剩无几,不足2000万吨。”李学刚表示,“尽管考虑东北煤炭缺口较大、蒙东煤炭供应不足等因素,为保证东北取暖需求适度增加了东北地区的进口煤额度,但南方沿海地区进口煤配额并未增加,而南方地区大多数企业今年的进口煤配额已经用完。”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进口煤炭中的75%流向了南方地区。自2015年起,我国煤炭进口量逐年增加,2019年达到近3亿吨。虽然进口煤在国内煤炭行业供需紧张时充分发挥了补充作用,并有效降低了东南沿海地区企业用煤成本。但从目前看,今年年底之前我国进口煤限制政策将不会出现太大变化。
进口煤减少,华东、华南地区用户不得不将拉运重点转至国内市场以补足缺口。“虽然这给沿海煤炭市场带来利好,但也为国内煤炭保供带来更大压力。”一位业内人士告诉笔者。
主产地有序释放先进产能
面对冷冬预期及不断增长的用电需求,有关部门和主要产煤省区未雨绸缪、及早谋划,建立煤炭保供长效机制,优化煤矿组织生产,加快释放煤炭先进产能,多措并举确保煤炭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全力保障各地生产、生活用煤需求。
据悉,一些主产地陆续召开增产保供会议,要求上游加快增产增供。内蒙古加快相关煤矿手续办理,努力推动煤矿复工复产;建立煤矿储备产能,努力增产增供。鄂尔多斯地区推出“保供”举措,最大限度释放优质煤炭产能,煤炭保供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煤炭产量已经开始并将进一步增加。其日均煤炭产量已经连续二十多天保持在220万吨以上的较高水平,比今年7、8月份日均产量增加40万吨以上。
而根据东北地区煤炭缺口较大的问题,有关部门充分发挥进口煤补充作用,适时增加东北地区煤炭配额;并适度增加下水煤及鄂尔多斯地区向东北地区的煤炭供应,有效缓解了东北地区煤炭市场紧张局面。
火电企业科学制定采购计划,积极兑现长协合同。据笔者了解,经过近几个月的补库,当前全国重点电厂库存已达到去年同期水平,可用天数超过去年,在今年冷冬及进口额度不足等作用下,预计下游终端补库接近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