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能源资讯 » 能源人物 » 国内能源人物

北京绿色交易所梅德文:完善碳交易市场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路径

日期:2021-01-13    来源:财经杂志

能源资讯中心

2021
01/13
13:34
文章二维码

手机看资讯

关键词: 碳中和 化石能源 碳排放 气候变化

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要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面临诸多挑战。为低成本、高效率的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应当建立完备的低碳经济和低碳金融体系。

北京绿色交易所总经理、北京绿色金融协会秘书长梅德文

“只有通过建立以碳交易市场为代表的交易机制,才能低成本、高效率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解决化石能源过度消耗的问题。”北京绿色交易所总经理、北京绿色金融协会秘书长梅德文1月8日在“2021在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目前国际层面的共识是,进一步完善碳交易市场才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路径。

梅德文表示,发达国家一般是在人均GDP达2.5-4万美元的时候实现“碳达峰”,诸如日本等OECD国家从实现“碳达峰”到计划实现“碳中和”,所历经的时间计划长达60年。对比来看,中国的人均GDP目前只有一万美元左右,计划用30年时间完成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过渡,即把我国的碳排放从100多亿吨变为0亿吨,我国又拥有全球最大的化石能源生产和消费系统,不仅仅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还是最大的碳排放国家、最大的能源消耗国家,而且我们的能源结构又是“富煤、贫油、少气”,因此实现碳中和显得“压力山大”。

通过观察温室气体减排在中国的实践可以发现,通过行政手段实现“碳中和”, 成本大、效率低,我们实际上更需要以碳交易市场为代表的市场机制,激励新能源产业或非化石能源产业以解决减排的正外部性问题,约束化石能源产业解决碳排放的负外部性问题,最低成本、最高效率地改变能源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治理环境污染,从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梅德文还提到,中国在碳交易市场建设方面起步较早,从2011年开始就建立了碳交易试点。目前国内几大碳交易市场覆盖的总人口达2.6亿,能耗为8.3亿吨标煤,GDP达14万亿元人民币,具备一定的代表性,但目前也存在诸如市场分割导致规模小、缺少金融产品等问题,需要在今后逐步发展和完善。

展望未来,梅德文表示,中国只有建立一个完备的低碳经济和 低碳金融及低碳社会体系,才能低成本、高效率的实现“碳中和”。中国的企业则应该从财务价值、业务价值、无形资产价值和管理价值等各方面做好各自的低碳管理工作。

以下为发言实录:

非常感谢邀请北京绿色交易所参加会议。我主要谈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碳交易市场促进“碳中和”,第二介绍现在碳交易市场的现状,第三再说一说北京绿色交易所的碳市场与碳中和实践。

第一,说说碳市场如何有效促进碳中和。

今天的会议的议题里面有“碳中和”,所谓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的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节能减排和植树造林等“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的过程。那么为什么要碳中和? 这主要是要解决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说到气候变化问题的产生,主要由于人类社会在过去200多年,特别是自工业革命以来过度消耗化石能源,造成大规模排放二氧化碳,加剧了温室效应,改变了大气结构,产生了气候变化,如果不大力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将严重影响人类经济社会发展。

为了解决这个气候变化问题,就需要碳达峰、碳中和。而实现“碳中和”,一般说来,至少需要在三个方面付出努力。

一是建立低碳经济或绿色经济体系,包括发展新能源产业,激励新能源产业,抑制化石能源产业。

二是建立低碳金融或者说绿色金融体系,所有的高碳产业背后都是高碳金融,都是金融在起巨大的政治助推作用,所以要想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碳中和”,我们必须发展低碳金融或者绿色金融,抑制非绿色金融。如果是非绿色产业,它的融资成本就应该提高;如果是绿色产业、低碳产业就应该降低它的融资成本。

三是建立低碳或者绿色社会体系,建立低碳或者绿色的生活方式、生活观念。

总之,鉴于气候变化“长期性、结构性、全局性”的综合特征,我们只有建立起低碳经济、低碳金融、低碳社会或更广义的绿色经济、绿色金融、绿色社会这样“三位一体”的整个体系,才能构成完整的低碳社会生态链,才能如期实现碳中和。

另外,再说说国际经验。据有关报告分析,发达国家一般是在人均GDP2.5-4万美元的时候实现“碳达峰”,欧盟和日本这些OECD国家,他们提出实现“碳中和”的时间都是在2050年,而他们实现“碳达峰”的时间则是在1990年左右甚至更晚一点,也就是说他们相当于用60年的时间从碳达峰实现碳中和。而中国目前人均GDP 1万美元左右,据推算2030年将达到或接近2万美元。我们2030年要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相当于我们要用30年时间完成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即把我国的碳排放从100多亿吨变为0亿吨,而发达国家大约计划60年时间。特别是,相比发达国家,中国目前是不仅仅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据IMF预测,中国2020年GDP将超过100万亿,将超过美国GDP的70%)、最大的碳排放国家(中国2020年碳排放近100亿吨,约为美国的两倍)、最大的能源生产与消费国家(中国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近50亿吨标煤),而且我们的能源结构又是“富煤、贫油、少气”,据中石化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近日公布《2021中国能源化工产业发展报告》预计,我国“十三五”末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中占比分别为84.3%和15.7%。另据著名能源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研究,我国的能源强度(单位GDP消耗的能源)在2010年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近十年来逐步下降,但2018年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我国当年生产了全球15%的GDP,但却消耗了全球能耗的23%)。

综上所述,在这样的发展阶段、能源结构、资源禀赋背景下,我们碳达峰、碳中和“压力山大”。

那么,如何做到碳达峰、碳中和?有两种手段,一种是行政手段,就是“关停并转”。比如说,山西或河北的农村有一个口号,叫做“谁烧煤,就抓谁”。这就是非常典型的行政手段,这些地市甚至说要动用高科技的无人机来排查哪里烧煤。行政手段是中国特殊的国情所需要的,但它的成本极大,效率较低。

另外就是以碳交易市场为代表的市场手段。国际社会的经济学家以及包括联合国的科学家、社会学家在内的研究,包括欧美近二十年的碳市场发展实践证明,只有建立以碳交易市场为代表的市场机制,才能优化资源配置、管理气候风险、发现排放价格,从而低成本、高效率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倒逼解决化石能源过度消耗的问题,约束或者抑制化石能源的生产、消费与流通,同时激励像金风科技这样的新能源企业的发展。即碳交易市场主要有两个功能,一个是激励机制的功能,即激励新能源产业或非化石能源产业,以解决减排的正外部性问题;二是约束机制的功能,即约束抑制化石能源产业,解决碳排放的负外部性问题。从而最低成本、最高效率地改变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治理环境污染,大力促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这正如中国央行原行长周小川2020年底在国际金融论坛上发言所说:“实现碳减排和碳中和主要依靠激励机制。该激励机制应该来自于碳市场”。

第二,我再简单介绍碳交易市场的现状

首先,我介绍中国地方碳交易试点。我国从2005年开始就参与到国际碳交易市场的建设中,那时候主要是CDM即清洁发展机制。我国从2011年开始启动在京津沪渝广东湖北深圳七省市开展碳交易试点。这几个试点的碳交易市场在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能源消费、温室气体排放各有特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覆盖的总人口达2.6亿,能耗8.3亿吨标煤,GDP达14万亿元人民币,以上三个数据分别占全国的19%、27%、23%,从规模总量上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我国碳交易试点采用类似于欧盟碳交易市场EU-ETS的制度设计,即总量控制下的排放权交易,同时接受国内自愿减排项目产生的核证资源减排量即CCER。主要交易产品包括配额、CCER,配额分配方法包括历史法、基准法。配额交易采用在线场内交易和线下场外交易,制定MRV即测量报告核查机制、履约、惩罚机制,建立登记注册报告系统等。

从2013年正式交易到现在,我们已经经历了7个履约期,这七个省市碳交易试点共有2837家重点排放单位,1082家非履约机构和1万多个自然人参与了交易。截至2020年12月31日,包括后来加入的福建省,这八个试点碳市场配额现货累计成交4.45亿吨,成交额104.31亿元。广东、湖北因市场体量大,累计成交量最高,位于第一梯队;北京、深圳、上海位于第二梯队;天津、重庆、福建累计成交量相对较低,位于第三梯队。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国CCER累计成交2.68亿吨。其中上海CCER累计成交量持续领跑,超过1亿吨,占比41%;广东排名第二,占比20%;北京、深圳、四川、福建和天津的CCER累计成交量在1000-3000万吨之间,分别占比在4%-10%之间;湖北市场交易不足1000万吨,重庆市场暂无成交。总的来说,试点省市的碳排放总量和强度保持双降趋势,碳交易试点取得了预期成果。

众所周知,市场发展需要两个最重要的要素条件,一个是规模,一个是流动性。因此,从整体上看,我国的碳交易市场的规模还比较小,比如说跟中国的资本市场、信贷市场等相比,碳交易市场规模很小。这是因为中国碳试点市场主要现状,首先是市场呈现分割状态导致没有规模效应;其次它是一个现货非金融市场,没有金融产品,所以中国碳交易市场无论是规模、还是流动性都有待完善。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全国统一的碳市场正式启动 ,2021年将迎来中国碳市场的真正元年。今年1月5日,生态环境部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正式启动。2020年底印发规范性文件《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公布了《纳入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管理的重点排放单位名单》。最初仅覆盖发电行业,纳入门槛为2013年~2018年期间任何一年二氧化碳年排放量超过26000吨当量。目前,共有2225家发电企业为重点排放单位,其碳排放从2019年1月1日起直接纳入全国碳市场管控。市场采用基准线法进行配额分配,即对单位产品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限制。碳市场主管部门根据电厂的发电量及其对应的基准线为企业分配配额。机组燃料类型及发电技术不同,其对应的基准线也有差异。若企业获得配额高于其实际排放量,上述盈余的部分可以在碳市场中出售。因此,运用基准线进行配额分配的方法也可以推动现有火电企业提升生产效率。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今年元月3日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强调指出“尽快的在线上开展第一单的碳排放权交易”。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副理事长王志轩也明确表示,电力行业参与碳市场具有多方面影响:一是促进发电行业、发电企业重视碳减排,碳将作为一种有价资源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影响;二是提升了行业、企业碳排放管理的能力建设,如,建章立制、成立碳资产公司、开展碳盘查、编制核算报告等;三是在发电行业节能降耗空间越来越小的情况下,提供了一种低成本减碳的市场手段;四是促进电力行业向清洁低碳转型,进一步促进低碳或零碳的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在碳市场,中国履约企业也许可以从财务价值、业务价值、无形资产价值和管理价值等各方面做好自己的低碳管理工作。

据有关统计,中国发电行业全年碳排放总量约为40亿吨,因此,尽管全国碳市场只是一个电力行业交易,但其正式启动后也必将超过欧盟碳市场,成为全球最大碳市场。另据多个机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碳交易市场成交量或将达到2.5亿吨,为2020年各个试点交易所交易总量的三倍,成交金额将达60亿元。随着《碳交易管理办法》的实施,未来,中国碳市场覆盖范围将逐步扩大,最终覆盖发电、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造纸和国内民用航空等八个行业,排放总量将超过50亿吨,在整个“十四五”,碳排放交易量有望在“十三五”的基础上增加3-4倍!到碳达峰的2030年,累计交易额或将超过1000亿。

展望碳市场未来,正如生态环境部气候司司长李高司长指出的那样,将在扩大市场容量、丰富市场交易品种的的同时较为显著的提升市场流动性,是实现碳价发现功能以及全社会低成本温室气体减排的关键。总之,在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雄伟目标下,也正如周小川行长近期所言,国家需要利用稳定有效的碳约束机制及碳激励机制,更大力度地发展和利用碳市场,形成合理有效碳价格,奠定绿色金融基础,降低能源消费强度、化石能源消费量,最终实现碳中和。

第三,我再简单介绍我们北京绿色交易所的相关实践

北京绿色交易所,原北京环境交易所,由北交所联合中国石化、中海油等七家央企联合成立于2008 年,2020年更名为北京绿色交易所,是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特许经营实体,是集各类环境权益交易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化市场平台,业务范围包括碳排放权交易、排污权交易、用能权交易以及低碳转型服务等,目标是成为国内、国际环境类权益的价值发现平台和市场交易平台。

我简单介绍北京绿色交易所的相关碳市场碳中和的实践。

一是北京碳强制减排交易试点。自2013年11月28日开市至今,北京碳市场持续稳定运行七年,截至2020年10月16日,各类碳排放权产品累计成交6581万吨,成交额18.3亿元,成交均价稳居全国第一。以上数据一定程度表明碳市场较好的实现了碳定价对节能减排的促进作用。自2016年至2019年,北京重点碳排放单位的碳强度累计下降了16.5%,也进一步验证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推动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的显著效果。

二是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包括个人碳中和市场。举例说明,2016年,全球领先的支付和生活方式平台“支付宝”推出手机应用程序蚂蚁森林,鼓励用户减少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推动大家拥抱更低碳的生活方式,即用户可以在蚂蚁森林里记录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低碳绿色足迹,例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在线支付水电费。蚂蚁森林会用“绿色能量”奖励大家每一次环保行动,当用户积累到一定的能量值后,支付宝会在现实生活中种下一棵真正的树。用户可以通过卫星实时查看自己的树。除了能“种树”,还能“护树”。在这一过程中,蚂蚁森林也利用数字科技的力量探索生态脱贫之路,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北京绿色交易所作为技术支持单位,帮助蚂蚁森林项目提供相关技术支持,即为其个人用户减排开发科学的方法学计量计算。四年多时间,蚂蚁森林累计5.5亿用户,已经种植2亿颗树,种植面积280万亩,守护树林面积280平方公里,累计减排1200万吨,蚂蚁森林目前已经是个人碳中和推进建设低碳社会最成功的案例,获得了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2019“地球卫士奖”,联合国环境署还授予蚂蚁森林“激励与行动”类别奖项。

三是气候股权基金。据相关机构测算,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每年资金缺口超万亿,中国亟须制定更多激励包括气候股权投资在内的绿色股权融资的政策,以解决绿色债权融资与绿色股权融资不匹配的问题。我们目前正在联合有关机构积极推出气候股权投资基金,以有效促进改善当前减排项目资金支持不足的局面,同时也将在资本市场形成一定的引领作用,对于助力低碳项目开发以及减排量价格的发现具有一定意义,因为稳定有效的减排量价格也将为后续项目投资提供良好的现金流预期。

最后,大家知道,2020年9月,国务院批复的《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探索设立全国自愿减排等碳交易中心。正如我们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殷勇日前表示:未来北京将在人民银行等国家金融管理部门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的服务体系,积极申请和创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和绿色金融国际中心,努力探索绿色金融引导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助力中国如期实现碳排放的目标,全力建设面向全球的碳市场。殷市长强调,北京绿色交易所未来要对标国际领先的碳市场标准,积极发展资源减排交易、探索绿色资产跨境转让,同时借鉴国际碳市场中碳期货、碳期权等成熟的经验,积极开展新型的碳金融工具。积极服务支撑北京建设全球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中心,逐步发展成为中国绿色金融市场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为中国低成本、高效率促进碳达峰、碳中和作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返回 国际能源网资讯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