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3月7日下午
日程: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
十多年前的山崩地裂改写了玉树历史。灾难,却没有压垮人们的脊梁。扎西多杰代表在发言中讲述的“新玉树”,仿佛一首诗,流淌在青藏高原上的诗歌。
“你讲到玉树啊,勾起了我的回忆。”习近平总书记说:“灾后,我去玉树灾区,当时上到了一个海拔4000多米的村子,那里破坏还是很严重的。”
在满目疮痍的灾区,习近平同志的一番话给很多玉树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说:“大灾之后肯定有大变化,有你们百折不挠的精神,有党中央全力支持,有全国人民四面八方支援,大家一起自力更生重建家园,将来肯定会有一个新的玉树。”
“我很牵挂玉树。”“后来对玉树重建情况,我一直非常关注。你们实现了‘苦干三年跨越二十年’,我为玉树的发展而高兴。”
抚今追昔,总书记娓娓道来:“当时,我去了解群众靠什么生活,有些人上山挖虫草,旅馆都住满了,过几天好日子,回到家里又是贫困日子。通过全国性脱贫攻坚,现在你们取得了这样的成绩,非常好。特别是你讲到了,人们通过抗震救灾、脱贫攻坚,看到了党的关怀、党的力量,发自内心想要唱支山歌给党听啊。”
国网青海电力共产党员服务队在班彦新村村民家中检查电热炕用电情况,确保群众用电安全。
玉树新貌,也是广袤西部地区沧桑巨变的缩影。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班彦村,崎岖陡峭的山路走了一辈又一辈,山上的土坯房修修补补几十年。不承想,易地扶贫搬迁,村民们过上了城里人羡慕的好日子。
来自互助县的阿生青代表发言后,总书记问:“村民们的电热炕是什么样的?”几年前去考察,他踩着雨后泥泞去新村时,还没有这种炕。
“比较实惠,一晚上就一度电、几毛钱。”
土炕变成电炕了。水厕还是旱厕?刺绣产业怎么助力脱贫?一桩桩、一件件,再小的事情,只要是关系乡亲们衣食冷暖的事,都是总书记惦念的大事。
多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再来青海看一看啊!阿生青代表乡亲们邀请总书记:“盼着您再到土乡来,吃口八眉猪肉,喝口酩馏酒。”
中国大地上,山还是那些山,水还是那些水,一切却在改变。“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举世瞩目的成就之下,是每一步都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民族复兴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坚实有力。
班彦新村全貌
据了解,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班彦村地处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2016年青海省决定班彦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当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专程来到建设中的班彦新村,入户察看房型布局,询问施工进展,同村民亲切交谈,并语重心长地嘱托:“一定要把易地移民搬迁工程建设好,保质保量让村民们搬入新居。”
2016年底,村民们住进了新村,这里通了电,房屋整洁明亮。“搬到新村来啥都好,就是一入冬,家家户户煨火炕,炕洞冒着煤烟,既不卫生也不美观。”班彦村驻村第一书记袁光平说。
为解决村民实际困难,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积极实施“柴改电”,为每户村民安装两个6平方米的电热炕。“电热炕”就是在火炕表面加装一块碳纤维发热板,通电之后辐射热量。一个电热炕10个小时的耗电量仅1.2千瓦时,一个冬天一百多元电费就够了。村民白玛卓嘎说:“电热炕卫生、方便,调好温度,就能热乎乎地睡一整晚。”
国网青海电力多措并举服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实施动力电改造、乡村电气化工程,助力该村光伏项目并网发电;投资203万元,建设“光伏+储能+污水处理”综合能源利用示范项目,解决了污水处理站日常用电和维护资金问题,助力旱厕全部改造成水厕。可靠的电力支持新村稳步脱贫,现在村民们发展集体经济,办起了“农家乐”、酩馏酒作坊等产业,日子越过越红火。
为更好服务“大美青海”发展,国网青海电力大力推广实施电能替代,让上万户农牧民群众告别土炕,用上了电热炕、电热膜。如今,青海的电能替代正在向商业热泵、餐饮电炊、家庭电气化、农业配套领域拓展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截至2020年底,国网青海电力累计推广实施电能替代重点项目2336个,完成替代电量103亿千瓦时,减少燃煤消耗126.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41.5万吨。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国网宣传部、国网青海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