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策并用平衡电网尖峰电力供需
——访全国人大代表、国网冀北电力承德供电公司安全总监祁春风
随着我国用电需求结构中第三产业和居民用电比重的不断增加,电力的时段性需求模式促使负荷特性发生变化。而分布式电源的大规模渗透,也使得小区域内负荷高峰与发电高峰交错出现。
如何灵活调控源网荷储,平衡电网尖峰电力供需?全国人大代表,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工会兼职副主席,国网承德供电公司安全总监、安全监察部主任祁春风结合自身工作提出建议,为助力低碳绿色发展建言献策。
记者:结合您的工作,谈一下如何完善源网荷储灵活调控机制,解决电网尖峰电力供需矛盾?
祁春风:自去年12月以来,我多次到河北围场坝上风电场实地考察调研,发现仅塞罕坝区域可开发风电项目容量就达到300~400兆瓦,而目前该区域仅有3座35千伏变电站,接入的分布式能源已达到消纳送出极限,峰谷差调节难度较大。大量新能源送出消纳受限,其随机性、间歇性特点对周边电力负荷峰谷调节造成影响。
对此,我建议积极构建能源综合利用体系,加强储能调峰技术研究与应用,提升新能源对电力系统的主动支撑能力,开展气象条件对发电及负荷供需影响分析,加强清洁能源送出和消纳网络建设,完善新能源消纳市场机制,引导绿色高耗能行业向清洁能源富集地区发展。
记者:冀北电力将从何处发力推进“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有什么工作举措?
祁春风:明确电力资源的功能定位,灵活调控源网荷储,平衡电网尖峰电力供需,是一个必将解决的问题。
目前,为缓解新能源快速增长带来的弃风弃光问题和区域发展带来的负荷峰谷差增大问题,冀北电力规划建设塞罕坝互联网生态示范区,区域内建设220千伏塞罕坝智慧能源站,实现区域新能源的提级送出,将新能源经御道口变电站送至500千伏超高压线路,传输至承德、唐山的负荷中心区,有效降低其发电随机性、间歇性特点对周边电力负荷峰谷调节的影响,同时通过能源互联网技术和示范工程的落地,可有效提升塞罕坝区域源网荷储灵活调控能力,打造国网公司践行“双碳”目标的冀北名片。
记者:2022年冬奥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不久前在北京和张家口赛区举行了测试活动。目前冀北电力在测试活动供电保障方面取得了哪些收获?
祁春风:冀北电力始终把冬奥会筹办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立足电网实际,积极担当作为。目前,“六大工程”全部建成投运,500千伏多路通道、220千伏双环网、110千伏双链式、10千伏双花瓣的高可靠供电体系搭建完毕,核心区供电可靠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促成奥运史上首次场馆全部采用绿电,打造了“双碳”目标落地的典型示范。“1+3+N”三级保障体系搭建完毕,各级保障队伍配齐配优,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在“相约北京”系列冬季体育赛事张家口赛区测试活动中,冀北电力承担着云顶滑雪公园、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和国家冬季两项中心4个竞赛场馆的供电保障任务。冀北电力按照“四个办奥”理念和“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全面落实国网公司冬奥会电力保障工作部署,创新构建“1+3+N”三级供电保障体系,并在本次测试活动中全面启动,通过测试保障活动,有效验证了保电方案、检验了供电设备、演练了保电队伍。参加保电的同事们为了做好测试保障工作,春节逆行出征,发扬“三牛”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完成了冬奥会冬季场馆测试活动保电工作,为2022年进一步做好冬奥会冬季场馆保电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