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能源资讯 » 能源资讯 » 中国能源资讯

日本敦促中国提前实现的“碳中和”是什么,现在完成得怎么样了?

日期:2021-04-20    来源:纵数横谈官方

能源资讯中心

2021
04/20
10:44
文章二维码

手机看资讯

关键词: 碳中和 核废水 碳达峰 化石燃料

日本,作为碳中和核废水的挂科生,却要来跟碳中和一期答卷超满分的中国理论学习方法,只能自取其辱。

事件词云图

最近,日本因为宣布要将核废水排放进海,被全世界骂出翔,作为受影响较大的邻国之一,我国外交部乃至国内各界媒体均表达了极其不满。为缓解舆论压力,日本环境大臣小泉进次郎于4月14日在彭博新能源财经峰会上,用碳中和问题甩锅中国,声称“中国的空气污染治理将对日本人民健康、社会产生直接影响”,敦促中国提前实现2060年碳中和承诺。

赵立坚回应日方新闻截图

对此,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4月15日记者会上进行了回应,所传达的内容有两部分:

碳中和“甩锅”回礼——

既然日方要谈碳中和承诺,那就来好好说道说道,中国作为未进入到碳达峰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减排实现碳中和问题上,一直展现出大国负责态度:其一,先于日本之前公开承诺要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其二,将发达国家从碳达峰到碳中和需要的50至60年时间,压缩到30年内完成。

反观日本,作为碳达峰时间远早于中国的发达国家,却在中国之后才宣布碳中和承诺,行动上却又拒绝接受《京都协定》第二承诺期,不履行全球减排计划,把碳中和承诺变成简单的“喊口号”。

以己之矛攻己之盾——

日方总是喜欢将国际责任挂在嘴边,眼下正是该好好表现的时候:请以负责任的态度把全球最关注的核废水问题解决一下。

原本日方是想借碳中和问题来转移公众注意力,没想到这一来二去的,却暴露了自己是碳中和、核废水处理双挂科生的尴尬境地,可谓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

在本次中日双方交锋过程中,提到了多个大家可能比较陌生的名词,今天船长就来跟大家好好聊一聊:

01 碳达峰、碳中和是什么?

近百年来,由于人类大量砍伐森林开垦土地,以及过度使用化石燃料,打破了生态平衡系统,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升高(主要温室气体),引发全球气温上升——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的连锁反应。

自20世纪以来全球海平面已上升了10-20厘米,预计未来100至200年内海平面将已无法避免的要上升至少1米,缓缓吞没着仅占地球表面29.2%的陆地面积。不仅如此,全球变暖还将会导致越来越多地区出现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等极端天气,甚至会因高温诱发超大型台风、飓风、海啸等灾难。从长远来看,全球变暖正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越来越多国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希望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解决二氧化碳上升问题,于是“碳中和”、“碳达峰”概念应运而生,成了对二氧化碳减排计划实施进展状态的定义词:

碳中和指的是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方式,来抵消人类生产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最终实现相对的“零排放”。

碳达峰则是指在实现“碳中和”目标之前,二氧化碳排放量所能达到的最高点,随后开始减少,直至实现“碳中和”。

去年9月,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我国对外公布了“3060目标”计划:明确全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争取于2030年达到峰值,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

关于给出的“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点并非随意拟定而来,它需要各国根据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来科学评估制定,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支撑经济发展的主要能源仍以化石燃料为主,二氧化碳减排需要有一整套的新能源及产业链逐步完善过渡的转换过程。就拿我国2030碳达峰来说,虽然现在我们国家也在发展新能源汽车,但在技术成熟及相关配套产业链完善之前,燃油车仍是主流,并且会在一段时间内随着国民购车需求量的上升而增多,其他像以煤电发电为主的家用电、家用燃气等就更不要说了,暂时还无法提供充足的新能源来全部替代。

因此,日方敦促中国提前实现2060年碳中和承诺,是一个完全不考虑中国发展情况的蛮横要求。

02 我国有哪些实现碳中和的举措,成效如何?

根据《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数据显示,我国2020年碳减排量相比2005年下降了48.1%,不仅兑现了此前的碳减排承诺,还超过了原定下降40%—45%的目标。

主要采取的措施及成效包括:

(1)植树造林成果显著

自2012年至2018年期间,我国植树造林面积达到5.08亿亩,相当于再造了0.9个日本,大概能够抵消2.4亿人每年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总量。森林覆盖率由建国初期的8.6%提升至21.66%,成果显著。

(2)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增速快,逐步取代火力发电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2020年,全国发电总量为741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未产生二氧化碳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28.8%,每项均保持着5%以上的增速,其中,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增速更是达到了10.5%、8.5%,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正在逐步取代火力发电。

(3)氢能产业发展提上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计划,增速迅猛

氢能作为高效的二次能源,具有来源广泛、燃烧热值高、利用形式多等优点,最重要的是能够实现真正的零排放,零污染,对遏制全球气候变暖至关重要。目前,美国、韩国、德国等多国都已经从国家层面制定了氢能产业发展战略部署。我们国家也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写入了氢能,明确提出“推进加氢等设施建设”,2020年4月,更是颁布了《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对氢能汽车推出购置补贴及产业化应用示范奖励政策,提出“争取4年左右,建设氢能源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的明确目标。

根据中国氢能联盟发布的《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数据显示,在2016年至2019年期间,我国氢能源汽车销量每年均呈现高速增长趋势,年销售量平均增长率为67%,超过了全球58%的增长率。

以2019年氢能源汽车销售情况来说,全球总销售量为10409辆,我国占据了27%,仅次于韩国,走在了氢能源汽车发展前列。

(4)二氧化碳回收利用技术领先,规模化运作成效初显

如果说植树造林、发展清洁能源这些都是减排的常规手段,那“二氧化碳回收利用”将是一个“减排降温”的开创性举措。因为经过特殊处理的二氧化碳能够运用到可再生燃料、工业原料、制冷、人工降雨等多方面,对二氧化碳进行批量回利用,不仅可以协助解决“减排降温”问题,还能变废为宝,产生不俗的经济效益。但问题在于二氧化碳的收集和转化过程比较繁琐,目前很多国家都在想办法攻克相关技术难题,而我们国家在这方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比如:最近中国科技大学研究出一种纳米催化剂,能够实现二氧化碳到目标产物的高选择性转化,该研究成果在《德国应用化学》杂志上进行了发表,并且被评选为“卷首插画”论文,可见这类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开创性有多大。

当然,不仅只是技术上领先,在项目落地应用上,我们也已经逐步形成了规模化效应,比如:4月9日,中石化公布了去年10月建设的二氧化碳捕集项目运行成果,截至目前已经累计回收二氧化碳16.5万吨,计划到2025年扩建至年回收百万吨级项目。

以上就是我们国家当前针对碳中和目标所做出的一些举措及成效,当然,这只是其中一部分并不是全部,更广泛的还包括提高能源转化及利用率、生物能源发展等。

在船长看来移民火星、走出银河离我们还太遥远,现在乃至未来,还有许许多多代人,都将也只能生活在地球这个唯一的家园里,保护好她,不只是国与国之间的责任,更应该是每个人的责任。

先从碳减排遏制全球变暖做起,它也许会很难,难到要用几十年来布局一整个新的能源替代产业链,但它也可以很简单,简单到只要多种一棵树、少开一分钟灯……

返回 国际能源网资讯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