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广绿色低碳出行,到2025年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5%以上。
提升多元安全保障能力
稳定本地电力供应,大力提高外受电比重。推动“蒙电入津”特高压电网建设,优化电网网架结构,构建500千伏“目”字型扩大双环网,建设坚强局部电网,打造国内一流城市配电网。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推动本地油田增储上产。加快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拓展外部供应渠道,努力增加陆上气源,充分利用沿海液化天然气(LNG)资源,打造北方地区重要的LNG资源接收区,形成多方向多渠道供气格局。加强京津冀油气管网设施互联互通互济,强化石油、天然气主干管线建设,完善C型贯通高压管网架构,着力打造区域能源枢纽。
打造能源创新示范高地
加快储能关键技术研发,推进储能在可再生能源消纳、分布式发电领域示范应用。推动能源与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5G等新技术融合,积极发展综合智慧能源,推广智慧能源小镇技术,推动滨海能源互联网综合示范区建设。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制氢、加氢设施建设,拓展示范应用场景,打造氢能产业高地。创新能源利用模式,统筹LNG冷能资源,探索冷能梯级利用应用场景,建设一批冷能梯级利用示范项目。
推动能源消费清洁转型
大力优化能源结构,持续减少煤炭消费总量,加大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利用,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加快能源清洁化进程,坚持化石能源清洁利用和清洁能源开发并重,推动煤炭集约高效利用,扩大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电力装机规模,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加大工业、交通、生活等领域电能替代力度,进一步提高电气化水平,扩大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加大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推行力度。加快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持续推动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建设,打造绿色供应链,提升工业绿色发展水平。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加快推动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发展壮大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
深入实施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等创建活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完善居民用电、用水、用气阶梯价格制度和城镇污水垃圾处理收费政策。扩大绿色产品消费,积极引导购买节能环保低碳产品,加大政府绿色采购力度和范围。完善城市慢行系统,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大力推广绿色低碳出行,到2025年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