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山西运城盐湖区一份处理两名80多岁老人违规用吊炕取暖的通报引起广泛关注。
通报显示,当地对两位老人吊炕封堵并拆除烟囱,分别对子女罚款2000元。但冯村乡政府负责人说,网传的这张通报是草稿,并未罚款。
01禁柴封灶 居民取暖成难事
两名老人都是独居,因为取暖的吊炕烧柴冒烟,被乡政府的工作人员发现。
其中一位老人已经85岁,听力不好,直到有人上门来封炕,才知道白天村子里有广播通知过不让烧炕。
2020年,老人家里安了清洁能源改造的热风器,政府有采暖电费补助。但由于身体原因,老人闻不了这款热风器出的热气,所以今年冬天几乎没用,还是用烧柴火的老办法取暖。
吊炕被封之后,老人只能穿着厚衣服睡觉。
封炕的第二天,村干部送去电暖器。但电暖器对老人帮助并不大,晚上睡觉的时候,老人怕开着电器不安全,会把它关掉。
无独有偶,河北秦皇岛山海关区在古城区也面临着取暖难的困境。据了解,2019年开始,古城区域内全面禁煤。今年开始,环保管控升级,全区域禁止烧柴火,家中烟囱不准冒烟。
甚至采取封堵炉灶等极端手段,导致部分老人和困难群众挨冷受冻,引起群众质疑。
12月17日,是古城今年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据气象数据显示,当天最高温度零下2℃,最低温度零下8℃。
当天中午12点,家住古城西五条胡同的牛大爷(化名)家,温度不到7℃。
17日中午12点,古城内一户人家的室内温度不到7℃
71岁的牛大爷无奈地说:“早上起来是4度或5度这样,现在7度。暖气片开开,温度也上不来。烧柴火都不行!不让冒烟,咱也没冒。老百姓就挺着呗,没辙!”
17日晚,古城西五条胡同牛大爷(化名)家的炉炕冰凉
牛大爷和76岁的姐姐还有尚未成家的儿子一起生活。破旧的老房里,即使是大白天,房间里也比较昏暗,炕上冰凉,被子里很潮湿。当地政府免费发放的电暖气堂皇地挂在墙上。
牛大爷说,各级领导也到他家来过几次,除了巡查禁止烧煤烧柴之外,主要是动员他家把炉炕改为电水暖炕。
牛大爷说,清洁取暖改造是好事,大家都支持,但不能“一刀切”,禁止烧煤可以,但不能连柴火也不能烧。
最让他担心的是,过几天温度再低一些,水管冻了怎么做饭。
古城西五条胡同牛大爷(化名)晚上睡觉铺的是当地政府免费配发的电褥子
02知情干部揭露禁柴封灶根本原因
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也是治理大气污染的关键举措。
国家相关部门多次强调,杜绝“一刀切”,坚持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宜煤则煤,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保障群众取暖。
相关领导干部明知禁止烧柴取暖、封堵炉灶不符合政策要求,但仍然强制执行。当地一位干部解释,根本原因是古城内有国家级大气监测国控点位,为了数字好看,区里只能环保管控层层加码。
“晚上七八点钟工作人员看谁家冒烟去敲门,人家都不给开门,就知道你去了不干别的事,就告诉人家别烧了,老百姓就一句话,我太冷了。”
知情干部还说,不仅仅是古城内,山海关古城外的其他村庄,目前可以正常烧柴,但临近古城国控监测点位的一个村庄,也不让烧柴和其他生物质,就是为了确保监测点位的环保数据达标。
“就是为了想尽一些办法把数值降下来。现在不让老百姓烧柴,就为了12月份最后一个月的数据,每年都这样,去年也是这样,今年可能达不到环保任务,所以管控更严了。”
还有一位领导干部表示,古城内国控点位的环保数据,如果不好看,确实让主要领导压力非常大。
03惠民的“煤改气”“煤改电”为何遇阻?
近年来,农村全面推行“煤改气”“煤改电”,可“只改不用”的现象不少。就像冯村乡这位被封炕的老人,“煤改气”“煤改电”的惠民政策并没有为她带来实惠。
理论上,清洁取暖既能减少污染,又能让农村居民生活环境更清洁舒适。那么真正落实到农民家的“最后一公里”存在哪些困境?
一方面,尽管用电用气有政府补贴,但比起烧煤烧柴,价格还是贵。《中国散煤综合治理研究报告2021》显示,散煤取暖成本是燃气壁挂炉的一半左右。烧柴更是零成本。
加之“空心村”问题日益凸显,部分农村地区以中低收入家庭以及失独、孤寡老人群体居多,他们对清洁能源的消费有心无力。另外,很多农村老人不习惯用、甚至不会用燃气。
而且,用电用气取暖,效果往往比不上烧煤烧柴。
另一方面,安全问题也是常见顾虑。农村房屋分散、结构各异,相比于城市,天然气管道、电路的建设和维护很困难。
再加上村民对用电用气的安全知识并不了解,反而造成了很多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