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能源资讯 » 能源要闻 » 中国能源要闻

我国深水油气开发关键技术装备取得突破

日期:2022-05-11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作者:张伟

能源资讯中心

2022
05/11
16:54
文章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关键词: 水下采油树 油气勘探开发 中国海油

5月11日,我国首套自主研制深水水下采油树在海南莺歌海海域完成海底安装并启用,标志着我国深水油气开发关键技术装备获得突破。

水下采油树是海洋油气生产的“咽喉”,它连接了来自地层深处的油气和外部的油气运输管道,通过它可以控制油气的开采速度、实时监测和调整生产情况。水下生产系统包括水下采油树、水下控制系统、水下管汇等设备。长期以来,全球仅有5家公司掌握水下生产系统的设计建造技术,导致该设备采办周期长、价格高、维保难。此次中国海油实施的500米级水下油气生产系统工程化示范应用项目,标志着我国具备了成套装备的设计建造和应用能力。

中国海油海南分公司总工程师刘书杰表示,此次水下生产系统应用后,较以往成本降幅约27%。不仅可以使既有设施周边那些独立建平台开发没有经济效益的油气藏得到有效开发,更将大幅降低深水油气开发成本,对于加快国内油气勘探开发、提高能源自给率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水下生产系统通常要求20年免维护,而500米水深环境相当于设备本体要承受50倍的大气压、同时长期承受低于6摄氏度的低温环境和海水腐蚀,严苛的环境条件对设备密封强度、材料承压能力、工艺质量提出了世界级技术挑战。

中国海油首席科学家、该科研攻关项目的项目长谢玉洪介绍,为攻克这一关键技术装备,中国海油牵头联合中船集团重庆前卫等16家单位持续攻关水下生产、水下控制、水下监测等多项关键技术,在多年技术积累的基础上,历时36个月,掌握了设计、制造及测试技术。

此次中国海油实施的500米级水下油气生产系统工程化示范应用项目,将开发海南东方1-1气田乐东平台的周边气藏,使用该水下生产系统的气井每年约可生产天然气2亿立方米。

返回 国际能源网资讯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