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成都市经信局印发了《成都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其中氢能方面指出:
一、发展目标
1、推动加氢基础设施建设。出台加氢站建设规划,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加氢站建设,探索“氢—油—气”综合能源站、“站内制氢—储氢—加氢”一体化示范站建设新模式,适当加密示范区加氢站布局,初步建成全市加氢站服务保障体系,构建成都半小时加氢网络。引导现有加油加气站进行改、扩建升级,引入充电、换电、加氢、光伏等,创新“油气氢电非”综合能源服务模式。开展规模化富余水电制氢试点,推进彭州电解水绿氢工厂一期、二期项目建设,在郫都、龙泉驿等区域试点建设小规模制氢加氢一体站。推动成渝、成德绵、成雅、成自、成南等高速沿线布局加氢站。到2025年,建设各类加氢站30座。
2、扩大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出台成都市燃料电池汽车推广计划和支持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若干政策,申报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争创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依托郫都区、龙泉驿区、新津区氢燃料电池公交应用示范线路,推广燃料电池汽车在城市公交场景示范运营。依托城际运输、旅游客运等领域示范,示范推广城际客车、货运重卡等重型燃料电池商用车,形成以成都为枢纽,辐射川内的绿色“氢走廊”。到2025年,力争新增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5000辆。
3、技术创新实现突破。实现氢燃料电池客车氢耗小于5.5kg/100km,车载电堆寿命、电堆体积功率密度、低温启动等核心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二、重点发展方向
1、氢燃料电池整车。优先发展氢燃料电池中重型车辆,扩大燃料电池货车、客车生产规模。积极发展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物流车、环卫车、工程作业车等。鼓励开展燃料电池轿车、SUV/MPV乘用车研发。
2、燃料电池及关键零部件。重点发展质子交换膜、催化剂、双极板、膜电极等材料和部件,长寿命、高性能、低成本的燃料电池电堆集成。加快发展氢气循环泵、空气压缩机、氢气电控喷射、高压电磁阀等辅助系统关键零部件。支持发展燃料电池系统及其零部件测试平台、燃料电池控制管理系统、故障诊断系统、能量健康管理系统。
3、制运储氢关键设备。重点发展水电解制氢、热化学制氢等制氢设备及氢气提纯设备,70Mpa高压力车载储氢、加氢设备。积极发展高精度流量计、氢气检测系统、高性能传感器、制氢加氢一体机等关键零部件及设备。探索发展低温液态储氢、有机液态储氢及合金固态储氢等材料、技术和设备。
三、深化国际国内合作
共建成渝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以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为主攻方向,强化成渝两地规划协同、技术攻关、产业配套、示范应用、市场联拓、人才培养等,促进两地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互补互强。加强供需信息互联互通,开放整车企业供应链,探索成渝两地企业优先采购双方配套零部件优惠政策,提高成渝两地汽车零部件配套水平,打造“成渝零部件配套走廊”。依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技术转移联盟,加速关键零部件技术突破。加强数据互联互通,推动新能源汽车及充换电(加氢)基础设施运营跨平台、跨领域、跨区域发展,联合“成渝氢走廊”沿线城市申报国家级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到2025年,成渝两地汽车产量达到300万辆、产值达到6000亿元。
原文如下:
成都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
(征求意见稿)
为加快建设国内领先的汽车产业转型先行区,打造世界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根据《成都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结合产业建圈强链行动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发展基础
1.产业规模保持平稳。近年来,全市汽车产业保持高位平稳发展,产能规模达200万辆,年产量连续7年超过100万辆;汽车产业规上工业企业462户,比2016年增加191户。2021年,成都汽车产业实现产量103.4万辆,位居全国第8位,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5.2万辆,同比增长85%;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700亿元,同比增长7.6%。
2.汽车产业体系不断完善。成都汽车产业已初步形成涵盖高中低端轿车、大中微客车、重中轻载货汽车以及各类专用汽车的产品体系。截至2021年底,全市拥有大众、沃尔沃、神龙、丰田、吉利等欧系、日系、自主品牌整车企业15户,聚集美国江森、德国博世、加拿大麦格纳、法国彼欧等汽车关键零部件企业近1000户,产品覆盖底盘、车桥、车身、内外饰件、汽车仪表、汽车电子等领域,涉及汽车220种零部件大类中的107大类。
3.汽车产业新能源化步伐加快。聚焦纯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主攻方向,加快汽车产业提档升级。推出吉利帝豪EV450、沃尔沃XC60、神龙5008、东风爱丽舍重汽豪沃V7-X等中高端新能源车型,导入领克混动、野马芒果等新能源整车项目;四川一汽丰田、中植一客氢燃料电池客车实现商业化应用,服务北京冬奥会。产业形成特色集聚,新津纯电动汽车产品矩阵加速拓展,邛崃动力电池产业链加快完善,郫都氢能全产业链初步形成。
4.技术创新水平持续提升。引进一汽大众全球唯一数字化研发中心、威马汽车全球研发中心、野马新能源汽车研究院、重汽新能源重卡等研发平台,整车研发设计环节短板加速补齐。建成华川电装新能源技术研发中心、东方电气中央研究院、凯迈新能源动力技术研发中心等关键核心零部件研发平台,在纯电动驱动电机、燃料电池电堆、电池管理系统等领域开发出一批标志性成果。拥有信通院车联网创新中心、综合交通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车联网领域创新平台。
5.推广应用成效显著。截至2021年底,全市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26.6万辆,位居全国第7,非限购城市第1;累计建成充电桩6.1万个、充换电站1413座、加氢站3座,位居中西部第一。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应用取得新进展,入选国家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第二批试点城市,中德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四川试验基地投入运行,建成全省首条基于5G和LTE-V2X网络的智能驾驶示范线,落地全省首个无人驾驶+车路协同的示范项目。
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汽车企业总部缺失,整车企业带动效应仍需进一步加强,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相对薄弱,汽车产业零部件本地配套率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较小,传统汽车龙头企业转型缓慢,纯电整车龙头企业缺失,市场主流车型导入比例有待提升;新能源汽车向私人消费和公共领域渗透率不高,应用环境和配套体系有待加强;产业创新要素集聚不足,缺乏国家级研发平台、检验检测机构。
(二)面临形势
全球汽车产业发展格局加速重塑,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成为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世界主要汽车大国纷纷加强战略谋划,我国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上升为国家战略,产业发展迎来战略机遇期。一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程度加快提升。随着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动力电池成本持续下降,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快速攀升,连续七年位居世界首位,即将进入规模化快速发展新阶段,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20%的目标或将提前实现。二是智能网联汽车呈现蓬勃发展态势。随着自动驾驶及智能座舱等智能化创新技术加速迭代,感知、联网技术日渐成熟,传统主机厂、互联网企业、ICT企业、出行服务企业等纷纷加入智能网联汽车赛道,智能网联汽车市场普及率逐步提升,市场规模日益扩大。三是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稳步推进。国内氢能产业呈现积极发展态势,氢能制备储运加注、燃料电池等关键技术加快突破,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范围持续扩大,应用成本下降推动产业进入快速成长期。
二、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站位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坚持以“双碳”目标为引领,贯彻落实市委优化空间产业交通能源结构重大部署,坚定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方向,推动龙头企业导入高端车型,积极引进主流汽车品牌,培育壮大新势力车企,提升整车综合竞争实力,将市场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构建自主可控、高效协同的汽车产业新生态,加快建设国内领先的汽车产业转型先行区,打造世界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二)基本原则
创新驱动、固本扶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创新团队和创新平台培育力度,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协同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技术、管理、体制、和模式创新,鼓励优势企业合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提升核心零部件自主可控能力。
协调推进、融合发展。完善横向协同、纵向贯通协调推进机制,加快汽车与人工智能、信息通讯、交通能源、材料环保等领域的深度融合;推进产业研发、制造、运营、保障、服务一体化发展,创新整零协同发展模式,构建产业发展新业态。
整体推进、集聚发展。加大资源要素投入力度,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将汽车产业布局与全市优化空间产业交通能源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强化专业化与分工协作,推动企业集聚、资源共享、整体优化。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持续健全汽车产业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和成渝双城经济圈协同化发展开放合作机制,充分发挥成渝经济带城市间产业优势,推进产业相互补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加强国际国内合作,积极进行海外布局,加快融入全球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
(三)发展目标
力争到2025年,基本建成产业基础牢固可靠、产业配套自主可控、融合发展安全高效、产业生态循环畅通,具备全国第一梯队竞争力的汽车产业链。
——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汽车产业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00亿元,整车年产能力争达300万辆,年产量2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15万辆,累计新增推广新能源汽车35万辆。
——技术创新实现突破。补齐新一代动力电池、电机控制、车规级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纯电动乘用车平均电耗优于12千瓦/百公里;L2级别以上智能驾驶汽车新车占比达到60%以上,建成车联网先导区;实现氢燃料电池客车氢耗小于5.5kg/100km,车载电堆寿命、电堆体积功率密度、低温启动等核心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汽车企业,丰富中高端车型、多动力类型产品矩阵。加快引进头部企业,支持导入主流车型,培育汽车领域生态主导型企业10家、“单项冠军”企业3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0家。
——产业生态不断完善。引入软件工程、信息安全、人工智能等行业紧缺人才500人、创新团队50个;“三电系统”、膜电极、智能系统关键零部件总成企业加速集聚,整零本地配套率不断提高,形成较为完备的汽车零部件供应体系。
(四)产业布局
立足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基础,按照系统布局、突出优势、区域联动、协同发展理念,加强全市统筹,充分发挥各区(市)县资源禀赋,构建“一核四区多点”产业空间布局。
“一核”即以成都经开区为依托,打造高端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研发制造核心区。重点发展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大力发展研发设计、先进制造、检验检测与认证、总部经济、汽车后市场等。
“四区”即以青白江区、东部新区、郫都区、新津区为依托,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主导区。青白江区依托青白江区商用车生产基地重点发展新能源智能网联商用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研发与制造;东部新区依托简州智能装备制造新城重点发展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研发与制造,大力发展检验检测和汽车赛事文化产业;郫都区依托绿色氢能产业功能区重点发展氢燃料电池中重型、中远途商用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研发与制造;新津区依托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重点发展涵盖客车、公交、物流等车型的新能源商用车及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燃料电池系统等关键零部件研发与制造。
“多点”即以高新区、天府新区、双流区、邛崃市、大邑县、彭州、新都区、金堂县、简阳市等地为依托,优化布局关键零部件配套区。高新区、天府新区重点发展智能网联、无人驾驶、车规级芯片研发及车用操作系统开发与应用;邛崃市(天府新区半导体材料产业功能区)、金堂县重点发展动力电池关键材料研发与制造;新都区、大邑县、简阳市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研发与制造;双流区重点发展现代充电设施研发与制造。
三、重点发展方向
结合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际,重点主攻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方向,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
(一)纯电动汽车
纯电动整车。优先发展纯电动乘用车,引进市场认可度高、核心竞争力强的中高端热销车型,积极培育外资新能源汽车品牌,加快发展纯电动大型客车、纯电动重型货车等高附加值商用车、纯电动通勤车、医疗车、物流车、环卫车等专用车。
动力电池。巩固正负极材料产业优势,重点发展高镍三元、低钴/无钴、硅碳等先进电池材料,带动锂电设备环节发展。推进电池制造规模化发展,大力发展高比能、高安全的动力电池产品,支持开展固态电池等新一代动力电池及材料的研发和技术储备。提升动力电池系统集成能力,支持开展电池结构创新,支持开发高精度、高可靠、低成本的电池管理系统。
电机电控。重点发展高输出密度、高效率、高压高速化的驱动电机,基于IGBT功率模块的电机控制器,探索应用宽禁带材料功率模块的新型逆变器技术,鼓励研发多合一系统、动力域控制器。支持开发具备能量管理、转矩控制、安全监控等智能行驶控制功能的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
(二)燃料电池汽车
氢燃料电池整车。优先发展氢燃料电池中重型车辆,扩大燃料电池货车、客车生产规模。积极发展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物流车、环卫车、工程作业车等。鼓励开展燃料电池轿车、SUV/MPV乘用车研发。
燃料电池及关键零部件。重点发展质子交换膜、催化剂、双极板、膜电极等材料和部件,长寿命、高性能、低成本的燃料电池电堆集成。加快发展氢气循环泵、空气压缩机、氢气电控喷射、高压电磁阀等辅助系统关键零部件。支持发展燃料电池系统及其零部件测试平台、燃料电池控制管理系统、故障诊断系统、能量健康管理系统。
制运储氢关键设备。重点发展水电解制氢、热化学制氢等制氢设备及氢气提纯设备,70Mpa高压力车载储氢、加氢设备。积极发展高精度流量计、氢气检测系统、高性能传感器、制氢加氢一体机等关键零部件及设备。探索发展低温液态储氢、有机液态储氢及合金固态储氢等材料、技术和设备。
(三)智能网联汽车
智能网联整车。重点发展L2级别的自动驾驶乘用车、货车,规模化生产,逐步推动L3、L4级别自动驾驶功能应用。加快发展无人接驳车、无人配送车、无人清扫车等高度自动驾驶专用车,探索商业化应用。
智能系统。积极布局车规级芯片、智能计算平台、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产品,做强激光/毫米波雷达、车载高清摄像头、高精度定位传感器、车载显示屏幕等感知系统环节,补齐ADAS执行系统、智能驾驶座舱等薄弱环节。
车联网。重点发展路侧激光雷达、路侧毫米波雷达、路面传感器等路侧感知设备,基于C-V2X的MEC平台、智能道路工控机等路侧计算单元,开发具备路径优化、车辆调配的云控平台软件。
四、主要任务
(一)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加强核心技术攻关。重点围绕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整车集成技术领域,以及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驱动电机与电力电子、网联化与智能化技术等关键零部件技术领域,重点突破智能汽车芯片与传感器、人机交互系统、车联网、新型电子电气架构、膜电极、氢能储运、加氢站、车载储氢等关键技术和产品。动态更新产业链全景图谱,明确技术路线选择。推行关键核心技术项目“揭榜挂帅”“赛马制”等科研组织方式,分年度征集发布关键核心技术需求,面向市内外汽车产业“链主企业”、龙头企业、科研机构遴选揭榜单位,建立揭榜单位负责技术攻关、需求企业负责项目产业化的运作模式。
建设共性技术创新平台。着力提升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能级。大力支持西门子全球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仿真工程中心、一汽—大众数字化研发中心、华为车联网创新中心、信通院车联网创新中心等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支持龙头企业、高校院所整合创新资源,力争建设氢燃料电池、智能网联汽车、智能交通等领域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推进“汽车智创活力港”“智能网联创新中心”等科创载体项目建设,构建“核心+基地+网络”协同创新体系。
提升产业创新服务能力。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创新服务需求,鼓励创新孵化载体引进专业化运营队伍,加强创新孵化、技术转移、知识产权、项目融资、国际交流等高技术服务供给。加快建设国家汽车零部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四川)、国家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四川区域中心)和中德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基地,设立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促进中心,建设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集聚区,提升整车、关键零部件的计量测试、性能评价与检测认证能力,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开放共享服务。
(二)构建新型产业生态
培育生态主导型企业。乘用车领域,推动一汽-大众、一汽丰田、东风神龙等整车龙头企业加快布局中高端市场,培育国际知名品牌。加快建设沃尔沃Polestar、吉利BMA等项目,推动沃尔沃等企业加快释放产能,积极扩产增量。商用车领域,引导成都大运、雷丁野马、雅骏新能源、重汽王牌等企业提升物流车、专用车产品质量和品质,推动成都客车、中植一客等企业加快发展新一代新能源客车,积极开发氢燃料电池客车。
大力招引优势头部企业。制定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等产业图谱,深入实施项目招商大会战,招引落地一批造车新势力头部企业、外资车企新品牌、自主品牌主流车型制造、研发项目,推动研发总部企业制造基地回归。建立整车六大系统一级供应商清单,重点招引“三电系统”、氢燃料电池核心材料、智能系统等关键零部件总成企业,吸引专精特新企业集聚。
培育细分领域领军企业。重点围绕动力电池、氢能储运、加氢站、智慧出行等领域,支持重点企业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细分行业领域领军企业,培育一批“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支持优势中小企业做专做精,发展高附加值关键零部件,争取更多企业进入国内外知名整车企业供应商体系。加快推进产业上下游企业“分转子”和“小升规”。
推动整零协同发展。鼓励整车和零部件企业深度融合,推行零部件企业评优推介机制,鼓励整车企业批量采购,形成稳定配套合作关系。支持一汽-大众、一汽丰田、吉利、沃尔沃、神龙等整车龙头企业设立零部件配套子公司。充分利用成渝两地、成德眉资区域协作配套区位优势,积极参与川渝地区汽车产业“主配”跨区域牵手活动,支持整车企业相互开放产业链,构建跨区域产业链分工体系。到2025年,关键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达50%,都市圈供给零部件配套率达60%,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供给零部件配套率达70%。
(三)推动跨界融合发展
推动新能源汽车与能源融合发展。统筹新能源汽车充放电、电力调度、可再生能源消纳等需求,加强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电网(V2G)高效联动,促进新能源汽车与可再生能源高效协同。鼓励“光储充放”(分布式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充放电)多功能综合一体站建设,率先在“两区一城”建设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广泛接入新能源汽车等智慧化用能终端。
推动新能源汽车与信息通信融合发展。推动交通信号灯、视频监控等数据资源开放,建设智能汽车大数据平台,逐步实现智慧道路、智能汽车、交通管理指挥系统等信息互联互通,推动基于5G车路协同车联网大规模验证与应用。建立车联网安全防护体系,建设通信身份认证鉴权平台,提供数据安全保障机制,确保交互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加快建设“智能工厂”, 聚焦整车及零部件领域,打造柔性制造的数字化车间;支持传统车企推进数字化改造。到2025年,打造4-5家示范性“智能工厂”,建设50家以上“数字化车间”。
(四)强化基础设施保障
推进智能交通设施建设。建设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开发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软件、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设计技术。推进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标识、交通管理及信息发布系统等实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升路网全域感知、路测实时计算、数据通信传输等能力,构建集感知、通信、计算等能力于一体的智慧化道路基础设施环境。推进城市关键道路智能化改造,加快开展基于5G车路协同车联网大规模验证与应用。
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桩站先行、适度超前,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和充电桩建设,加快构建布局合理、便捷高效的专用充电基础设施网络,新建建筑物配建停车场、新建公共停车场按照一定比例配建新能源汽车停车位。加强居民小区、商业楼宇、行政办公、公园、产业功能区等重点区域停车场充电桩建设,推进居民小区智能充电试点。统一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及运维标准,建立信息互联互通、智能技术标准体系完善的新型充换电基础设施体系。大力开展换电模式试点,加快布局换电站,积极争取“国家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城市”。
推动加氢基础设施建设。出台加氢站建设规划,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加氢站建设,探索“氢—油—气”综合能源站、“站内制氢—储氢—加氢”一体化示范站建设新模式,适当加密示范区加氢站布局,初步建成全市加氢站服务保障体系,构建成都半小时加氢网络。引导现有加油加气站进行改、扩建升级,引入充电、换电、加氢、光伏等,创新“油气氢电非”综合能源服务模式。开展规模化富余水电制氢试点,推进彭州电解水绿氢工厂一期、二期项目建设,在郫都、龙泉驿等区域试点建设小规模制氢加氢一体站。推动成渝、成德绵、成雅、成自、成南等高速沿线布局加氢站。到2025年,建成充电桩16万个、充(换)电站3000座,建设各类加氢站30座。
(五)加强推广示范应用
提高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出台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政策。加大公共领域示范应用,推进公务用车以及公交、出租、环卫、邮政、城市物流配送、机场等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氢能化,到2025年,力争新增推广家庭用车26万辆、网约车4万辆、巡游出租车0.8万辆、公交车0.65万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30%。发展高效城市配送模式,严格实施道路运输车辆能源消耗量准入制度,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排放的老旧运输车辆,推动道路运输车辆低碳升级。积极创新新能源共享汽车新业态新模式。提升私人消费领域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继续执行新能源汽车免限行、停车优惠等支持政策,探索在新能源汽车使用环节给予更多优惠政策支持,引导个人消费者树立绿色低碳的消费理念,提高个人购买新能源汽车比例。
扩大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出台成都市燃料电池汽车推广计划和支持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若干政策,申报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争创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依托郫都区、龙泉驿区、新津区氢燃料电池公交应用示范线路,推广燃料电池汽车在城市公交场景示范运营。依托城际运输、旅游客运等领域示范,示范推广城际客车、货运重卡等重型燃料电池商用车,形成以成都为枢纽,辐射川内的绿色“氢走廊”。到2025年,力争新增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5000辆。
加强智能汽车示范应用。积极争创车联网先导区,全面建成中德智能网联汽车四川试验基地,提升综合试验验证能力,加快形成智慧交通生态园。支持简州新城建设园区级封闭式、半开放和开放式无人驾驶示范线。以成都大运会为契机,优先在体育场馆、国际机场、旅游景区等短程接驳、路况稳定的路线开展L4级别自动驾驶汽车出行服务。推动在成绵高速、成渝高速等高速路,城市主要环路、城市联络线等城市快速路开展智能网联车辆示范应用,稳步增加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里程。
开展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示范。围绕流通回收、梯次利用、综合应用等环节遴选一批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鼓励电池生产企业与综合利用企业合作,对废旧蓄电池开展多层次、多用途的合理利用,降低综合能耗;鼓励汽车生产企业、电池生产企业、电池回收利用企业等共建共用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网络,扩大回收服务网点覆盖范围,持续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
(六)深化国际国内合作
共建成渝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以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为主攻方向,强化成渝两地规划协同、技术攻关、产业配套、示范应用、市场联拓、人才培养等,促进两地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互补互强。加强供需信息互联互通,开放整车企业供应链,探索成渝两地企业优先采购双方配套零部件优惠政策,提高成渝两地汽车零部件配套水平,打造“成渝零部件配套走廊”。依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技术转移联盟,加速关键零部件技术突破。加强数据互联互通,推动新能源汽车及充换电(加氢)基础设施运营跨平台、跨领域、跨区域发展,联合“成渝氢走廊”沿线城市申报国家级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到2025年,成渝两地汽车产量达到300万辆、产值达到6000亿元。
打造成德眉资产业协同发展生态圈。以成都为核心,发挥德阳和眉山新能源电池产业优势,联动乐至专用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功能区,形成“研发+转化”“总部+基地”“终端产品+协作配套”等产业分工模式,推动成德眉资都市圈汽车产业同城化发展。举办成德眉资新能源汽车及充换电设施供需对接活动等系列活动,充分促进成德眉资四市企业在更大范围内集聚和配置资源,加速推动企业成链集群发展。
引导企业国际化发展。引导企业深化国际化发展战略,支持龙头企业布局国际市场,拓展整车及零部件出口业务,推动产业合作由生产制造环节向技术研发、市场营销等全链条延伸。充分利用产业政策调整的发展机遇,引进培育外资新能源汽车品牌。建设国际物流通道,推动产业功能区与成都市航空港、铁路港和泸州港等合作,巩固畅通进口零部件公铁水联运物流通道及整车出口公水联运通道,利用“蓉欧班列”铁路物流通道连通欧亚,构建贯穿亚欧物流配送供应链。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成都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链长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全市新能源产业链发展各项工作,协调解决产业链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市经信局牵头成立工作专班,统筹产业研究、规划编制、政策制定、重大项目招引和营商环境优化等相关工作。建立新能源产业联席会议、问题台账、工作督查、信息报送等制度,定期通报新能源产业链发展情况。推行“市+区+产业联盟”的产业服务机制,探索“业界共治”集群培育模式,共同开展规划编制、政策制定、项目引进等工作,加快资源要素集聚。
(二)优化政策支持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新能源汽车相关税收优惠、财政奖补、促进消费等政策。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国家和省重点项目计划和专项资金,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市重点研发项目、重大科技专项按规定给予优先支持。加快出台《成都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2022—2025年)》《成都市促进绿色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研究制定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专项政策措施。
(三)完善要素保障
强化产业发展空间保障,深化“亩产论英雄”评价,加大闲置低效土地盘活力度,用好新型产业用地(M0),优先保障汽车重点项目用地需求。拓展汽车企业融资渠道,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引导作用,吸引风险投资资金、私募股权基金等参与汽车产业项目投资,鼓励金融机构为汽车企业提供优惠贷款、创新金融产品等服务,支持企业股权融资、债券融资。推行政企联合人才引进模式,围绕汽车产业发展需求,重点支持引进“高精尖缺”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完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建立产教融合学院、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等形式培育汽车产业中高端技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