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能源危机,叠加全球疫情的影响,导致全球供应链受到巨大冲击, 不少欧洲企业被迫开始减产停产,原料要么涨价要么停产断供,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少,在供应断裂和需求锐减的双重“打压”下,已经有不少制造业巨头“转移阵地”,加快在中国的投资。
能源危机致欧洲制造业加速“外逃”
受到俄乌冲突导致的能源危机、欧元贬值等影响,欧洲工业企业的日子近来不太好过。
面对电力和天然气价格十倍以上的涨幅,许多工厂的出厂价已经无法覆盖成本。今年7月,欧元区工业生产同比下滑2.3%,创下两年多来最大降幅,再考虑到欧元价格也已跌至二十年的新低,相当于进口成本同步暴涨,欧洲工业企业的生产竞争力遭到了双重削弱。
传统制造业强国如德国、法国的大企业,已开始将本国的制造业转移出去。欧盟国家的企业为了自救,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产业链相对完备、生产成本低廉的地区作为企业生产线外迁的目的地。首选是美国,中国、东南亚也在考虑范围之内。
据德国《商报》报道,仅美国俄克拉何马州就吸引了60多家德国企业前往投资扩展业务,其中包括汉莎航空、西门子、阿尔迪和费森尤斯,这4家公司最近累计扩大投资近3亿美元。
另据德国中央银行数据,今年上半年德国对中国市场的直接投资达101亿欧元,而去年同期为62亿欧元,创造了德国投资中国的历史新高。中国市场也极具吸引力。
中国有何优势可承接欧洲制造?
欧洲这轮转移的企业,主要以先进制造业为主,比如化工、半导体、蓄电池、机械设备以及汽车行业。
与其他行业不一样,先进制造业不仅需要廉价的能源、发达的基建、充足的人力和人才储备、还需要完善的产业链条,缺一不可。
美国自然是企业外迁的好去处,但美国的人力成本也较高。
东南亚有廉价的人力,但在人才储备、基建建设、产业链完备以及市场规模大小上,远比不上我国。
反观我国,不仅旧能源发展的非常好,俄罗斯、蒙古、中东的原油国家关系维护得都不错,能源价格保持的非常稳定,同时,新能源发展也走在国际前列。
此外,在锂电池、新能源等先进制造业上,国内市场也有发展基础和产业链完备度。
虽然,目前欧洲制造业外迁的原因是欧洲冲突。
但从长期来看,中国也是欧洲制造业外迁的不二之选。
近几年的数据也能证明这一趋势。
过去4年,德国、荷兰、英国和法国这四个国家,就平均占到了欧洲对华投资总额的87%,而在过去10年,这一比例为69%。
不仅是欧洲,根据商务部数据,8月韩国、日本对华投资增长同样飞快,韩国同比增速高达58.9%,日本26.8%。
这都在说明,我国吸引高端制造业迁入上,颇具优势。
欧洲制造业外移,中国的机会在哪?
首先,这些欧洲头部企业的迁入,毫无疑问会为我国的制造业升级注入活力,带动新能源、汽车、机械制造等高端制造业的升级与发展。
对于争取到这些企业的城市来说,比如湛江、苏州、无锡、沈阳等等城市来说,这些企业的入驻,也会为本地的产业升级丰富新思路,或许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其次,光伏太阳能等新能源板块受益明显。
欧洲为了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一定会加大能源投入。而中国的新能源产业无论是从专利上还是从产能上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中国未来从中受益程度也将是最大的。
第三,我国化工产业有望更多承接欧洲产能转移,从而量价双升。
中国制造业供应链比较优势明显,有利于扩大出口,同时也给国内具有替代进口能力的高端化工企业提供了发展的窗口期,比如万华化学、新和成、沧州大化、东方盛虹、恒力石化、卫星化学等。
最后,欧洲企业迁移到中国来,第一件事就是建厂招才,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缓解我国就业的问题。
来源:AB客